<h3>酝酿了一年之久的东北专列,今日早7点55正式出发,我们一行五人汇聚火车站集合点,开始了为期13天的旅行。</h3><h3>火车上偶遇子洲老乡独自一人,几个姐妹和他聊的很投机,张老师很健谈,是中影协会员,一路为我们拍下很多美好的倩影,将引起我们无数次美好的回忆。</h3> <h3>坐骑———东北专列,这就是我们这次出行零时的家,我们的皮箱一直放在上面,每到一个车站,我们只带洗漱用品和当天的衣物,其他不用的东西就放在车上,基本上是,下面一晚,上面一晚,尽管这次火车耗费好多时间,但我们并没有觉得寂寞,劳累,车上打牌,聊天,说笑话,唱歌,生活的有滋有味,留下很多经典笑话</h3> <h3>19号7点到了我的故居—唐山北站,同学们激动的说看到了你们唐山了,并抢拍到这张照片。我在唐山生活了整整六年,对唐山有深厚的感情,唐山76年地震之后,新城市建设的特别漂亮,东西道,南北路经纬分明,街道上几乎不会堵车,京,津,唐三角地理,距离秦皇岛,北戴河也挺近,要不是当时企业不景气,下岗失业,我可能久居此地了</h3> <h3>19号早10点到山海关。90年我曾游览过山海关,老龙头(这次没去),今日旧地重游,有似曾相识的感觉。</h3> <h3>山海关人民欢迎你。下的火车出的站,山海关人民组织的仪仗队,敲锣打鼓欢迎我们这些夕阳红的大爷大妈,因为旅游可以拉动地方经济。</h3> <h3>我们不失一切时机,留下到此一游的美好回忆</h3> <h3>山海关,天下第一关。雄关名中外,长城壮古今。明长城东端起点,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三关我都去了。</h3> <h3>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都是女汉子!</h3> <h3>再次光临渤海湾,在唐山生活的那几年,每年都会到北戴河玩一圈,这次没有去北戴河,只在秦皇求仙入海处的海边沾沾海水,玩玩而已,旅行社为了安全也不让下海游泳,所以我们都没带泳装,稍有遗憾</h3> <h3>秦皇求仙入海处海边,我们没有坐轮船出海,所以留出更多时间海边嬉戏</h3> <h3>这个地方我们几个尽情的唱起了军港的夜静悄悄.....,边唱边舞,歌声笑声,海浪声,声声入耳,汇在一处。一个游人还被我们的激情感染偷偷的录了视频,也不知会传在哪,别人会怎么评价我们这几个放肆的中国大妈。</h3> <h3>这张是随团大夫府谷老乡拍的,也许我们敏感多疑,也许他...只有我们几个明白,迫不得已时我们不会主动找他的。</h3> <h3>芳像老顽童一样,玩的太尽兴,跌倒在海水中,我们笑得前仰后合,遗憾的是没有抓到最精彩的画面</h3> <h3>秦皇求仙入海处。因秦始皇公园前215年东巡碣石——秦皇岛,并在此拜海而得名</h3> <h3>傍晚才匆忙来到奥林匹克公园,所以光线暗淡</h3> <h3>奥运匹克公园,我们来个五环姿势,要是我当时穿上白衣服,那简直就是完美的五环相扣,不过这也是一种缺憾的美。</h3> <h3>站在我们中间的就是我们子洲老乡,中国摄影协会会员,多才多艺,高大帅气的张老师</h3> <h3>夜幕降临时间紧,幸好张老师技艺高超,给我们拍下美好的倩影 将引起我们难忘的回忆</h3> <h3>海鸥单翅</h3> <h3>20号一早乘车前往地大物博,地广人稀的哈尔滨,这是夜幕下的哈尔滨车站</h3> <h3>21号早上五点就叫早,大巴车接我们去吃饭,饭后来到圣索菲亚教堂,当时细雨菲菲,雾气蒙蒙,丝毫没减我们的游兴</h3> <h3>美丽的松花江,波连波,向前方...江面宽阔无垠,细雨蒙蒙</h3> <h3>当时我们还没经过张老师的培训,也不懂的地平线的取景基础知识,好多照片都输在地平线上</h3> <h3>美丽的松花江,远眺是中东铁路</h3> <h3>记得斯大林公园就在松花江畔,由于时间紧,又下着小雨,我们没有进去游玩,只在外面拍下这张照片</h3> <h3>之后来到太阳鸟,去参观著名的冰雕艺术,200元的门票,虽然是初秋时分,看不到外面传说中的冰天雪地,但还是有兴去室内看看</h3> <h3>冰雕艺术馆</h3> <h3>太阳岛大门</h3> <h3>冻的瑟瑟发抖的我们,像可爱的企鹅一样</h3> <h3>哈尔滨的冰雕艺术</h3> <h3>哈尔滨这个导游,解说精炼,态度和蔼也没有强行购物,所以我们都比较喜欢她,也是这次出游和导游拍下的唯一一张照片</h3> <h3>21号中午乘车22号一早到达漠河,找北寻源,漠河人称极昼村,夏至左右,每天只有一两个小时黑夜,冬天早上9点左右天亮下午三点左右天黑,学生们披星戴月上学。八个月冬天,四个月春天 几乎没有秋夏,八个月无霜期。这里居住的是鄂伦族人</h3> <h3>我们登上了北纬53度,高53米的观光塔,向北眺望,可以看到俄罗斯小村伊格纳斯伊诺村,靠近河边的最好建筑是村长家,我们从望远镜望去,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个边陲小村的村落,里村落不远的小红房子是俄罗斯的边陲哨所 。我们站在塔顶,背北面南,拥抱我们的祖国</h3> <h3>对面河岸的俄罗斯小村庄伊格纳斯依诺村,红色的建筑物是俄罗斯的边防哨所,靠近海边最高大的房子是村长家,据说村长必须居住在最边沿最危险的地方</h3> <h3>中国的边陲哨所</h3> <h3>军事要地,只能远眺</h3> <h3>我们坐着游轮远眺俄罗斯,稍不留神就可能出国了,但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看到我们的国旗,我们照样会情不自禁</h3> <h3>这是正在巡逻的我军边防小船,五星红旗迎风飘扬</h3> <h3>我终于找到北了</h3> <h3>22号夜宿农家小院里的李子树,农家院全是木质结构,里面简单干净,早饭的小饼是老板自己烙的,特别好吃,我们每人都能吃三四个,23号一早离开北极村返回漠河县</h3> <h3>23号返回漠河,这是县城的北极星广场,高高在上</h3> <h3>从北极星广场俯瞰漠河县城的景色</h3> <h3>漠河松苑公园,主要种树为樟子松和落叶松,低杆黑色的是樟子松。1987年5.6大火时,松苑奇迹般地逃过火劫,人人称奇,又因为漠河还有清真寺,茅厕,坟地等处未烧,于是人们总结:松苑不烧因吉祥之地,火魔不忍也;清真寺不烧,因真主威仪,火魔不敢夜;茅厕不烧,因污秽之所,火魔不屑也;坟地不烧,因鬼魅同宗,火魔不犯也。</h3> <h3>臭美玩自拍</h3> <h3>同行的榆林老乡为我们合影</h3> <h3>老乡指导我们排队形</h3> <h3>下午2点我们参观了大兴安岭5.6火灾纪念馆,87年的那场大伙整整烧了四十天,烧的惨不忍睹,据说是看林人未灭的烟头导致的火灾。那场大伙让大兴安岭100多万顷树木被烧毁,国家财产损失无法估量,这个纪念馆出于反思这场火灾的目的而建立,里面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希望众人对于森林防火,森林资源,生态保护等方面起到警示的作用</h3> <h3>23日下午2点多参观完纪念馆离开漠河去海拉尔车站,海拉尔出站口也有欢迎队伍,接站大巴上导游也给我们献了蓝色哈达,我们绕敖包转了三圈,捡块小石头扔到最高处,然后把哈达恭敬的献给敖包了</h3> <h3>呼伦贝尔大草原</h3> <h3>蒙古的下马酒是有讲究的,要么不接,要么喝干,双手接杯,左手端杯,右手无名指沾酒,敬天(朝天)、敬地(朝地)、敬祖宗(沾一下自己的前额)</h3> <h3>穿着蒙古服在臭美</h3> <h3>夜游满洲里,套娃广场</h3> <h3>25号参观国门,以及41号界碑</h3> <h3>国门</h3> <h3>北国第一门</h3> <h3>41号界碑</h3> <h3>猛犸公园,没进去</h3> <h3>25日下午离开海拉尔去敦化,直到26号下午5点多才到火车进站后,整整一天一直在火车上,因为时间紧,所以就在火车站卖了饺子,作为当晚的晚餐,之后大巴车接我们又坐了2个多小时,才到长白山不远的地方住下,第二天又是五点叫早,五点半出发拉出去吃了早饭,不到七点就来的长白山景区排队</h3> <h3>温泉水温最高能达到80℃,可以煮熟鸡蛋,不过鸡蛋是从里到外的熟</h3> <h3>最遗憾的是天池上面下着雨,雨雾朦胧,看不清底下的天池,同行的人坚持了一会,一风吹过,说是看到了,但拍到的照片也很模糊</h3> <h3>这是在长白山下参观人生种植,当地人物风情,坐马车体会闯关东半道被劫,还说体验资深美女被押上山做压寨夫人,遗憾的是不想说的那样,有人念念不忘的压寨夫人也没当成,只看到一个脏不兮兮的当地人站在草门下,有女的过去和他合影,动作粗野看的我们都不舒服😔</h3> <h3>最后一站沈阳</h3> <h3>28号参观沈阳故宫</h3> <h3>警钟长鸣,不忘国耻</h3> <h3>9.18历史博物馆</h3> <h3>宾馆楼道里的笔画特别漂亮,我们不放过任何机会,在楼道里走秀拍照</h3> <h3>这是返回途中车上玩牌时的精彩画面,放大看看东萍的眼神,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知道她的不易,哈哈哈</h3> <h3>28号夜幕降临,帅府闭关,匆匆忙忙自己出行去帅府外边转转,冒雨返回沈阳东站斜对面酒店,29号一早去购物店推荐紫砂金配饰,我们在超市买了朝鲜冷面之类,之后乘车返程直到31号凌晨才返回西安,结束了整整13天的旅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