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接近中午,我妈妈带着我和另外两个弟弟一起去往柳宗元雕像。坐出租车到了目的地后,我们开始往小山上走,因为柳宗元的雕像在这座小山的顶上,我们下了车就往上走,不一会儿我们就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看着那高高的柳宗元雕像,我想到了之前爸爸自驾车带我和妈妈来柳州时最瞩目的便是这座柳宗元雕像了。他站在山顶,微微蹙起眉头,瞪着炯炯有神的眼睛望着脚下这座城市的变化、来往的车辆以及源源不断的游客,好似要观察出什么不对劲的地方。</h3> <h3> 在柳宗元的雕像下面照常有柳宗元的简介,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吧。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现在山西永济),故人称柳河东。生于长安(现在陕西西安),长于长安。自幼聪慧。4岁时,母亲虞氏教以古赋14篇,皆能朗朗背诵。贞元九年(793),进士及第。这一时期,他在功名、仕途上都比较得意。21年(805),唐顺宗即位,33岁的柳宗元为礼部员外郎,协助王叔文等改革弊政,为反封宦官擅权、藩镇割据,做了不少于国于民有利的大事。王叔文革新集圑执政不到7个月。因遭宦官和豪族大官僚的联合反扑而失败。宪宗即为,柳宗元被贬为永州(现在湖南零陵)司马。在永州10年,艰苦生活的磨练。辛勤的创作,使他在文学上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元和10年(815),柳宗元奉召回京,但旋即又改贬为柳州刺史,柳州所处荒僻、环境恶劣,柳宗元尽力为百姓做了不少兴利除弊的好事:如释放奴婢、组织开垦荒地、兴办学堂、破除迷信落后风俗、发展文化卫生事业等。4年后卒于柳州,年仅47岁。世人又称他为柳柳州。</h3><h3> 柳宗元和韩愈齐名,同为唐代古人运动的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幽峭明净,自成一家。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首,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白篇,散文谕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谕》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h3> <h3> 柳宗元在柳州有许多成绩,其中有四大成就在柳州比较有名:①释放奴婢;②挖井取水;③开办学堂;④广种柑橘。</h3><h3> 柳宗元在柳州废除“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责没为奴婢”的残酷风习,制订了一套释放奴婢的办法,此举受到广大贫苦人民的欢迎,后来被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县。</h3> <h3> 柳宗元也致力于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他使从来不敢打井的柳州,接连打了好几眼井,世世代代靠天吃饭,靠喝雨水和河水长大的柳州人,从此喝上了干净甘甜的地下水,这不能不说是柳州人民的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柳宗元亲自带人在城内示范挖井取水,使得人们掘井来自给自足,喝水的方式改变也是生活方式改变的反映,从而也带动了人们思维方式的更新。</h3> <h3> 柳宗元上任后,亲手创办了很多学堂,采取各种方法鼓励小孩积极念书,从根本上提高民族的素质。在政事之余,柳宗元还耐心接受青年学子的拜访,对他们循循善诱。针对当地百姓迷信落后的习俗,柳宗元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同时推广医学,培养出当地自己的医生为民众服务。</h3> <h3> 柳宗无不仅仅致力于知识的传播,更致力于劳作事业。当时柳州城外有着大片大片的荒地,柳宗元以父母官的身份,号召组织乡间的闲散劳力,开荒垦地,种树种菜,鼓励发展生产。有了足够的土地才能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和蔬菜,人民的生活才能走出饥饿和贫穷。在柳宗元的努力下,柳州可耕种土地面积大增。柳宗元还重视植树造林,亲自参加植树活动。柳宗元在位期间,整治街巷,修筑庙宇,并开发了不少自然景观。</h3> <h3> 从小姨那里听说过一点点后,我再到这里了解,要说我内心没有震撼是假的,说太崇拜也是假的,他让我佩服。他被贬了两次,两次都会让当地变得越来越好,第二次便是柳州,当时柳州很差,皇帝把他贬到这里是想让他吃苦的,可他却教给当时的人民很多东西,使柳州的发展越来越好,现在柳州的变化也很大,但是在当地唯一没有变的就是当地人对柳宗元的尊敬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