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北盘江流经贞丰县的7个乡镇,在境内形成了一条94千米长的大峡谷,为贵州的峡谷之最。这条峡谷集峰林、溶洞、怪石、瀑布、伏流、花滩、旋塘和原始森林植被于一体,既有长江三峡的秀丽险峻,也有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雄奇壮美。在这一段峡谷中,还萦绕着远古壁画、古城遗址等夜郎文化之迷,以及铁索桥、摩崖石刻、古驿道等人文景观。可以说,北盘江大峡谷是贵州西部旅游线上的一个新的亮点。也是“迂回曲折的画廊”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再现。特别是关兴高等级公路上的北盘江特大桥,桥长388米,大桥高486米,是亚洲同类桥中的第一高桥。给人再现一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感觉,从大桥上俯瞰深隧幽长的大峡谷,给人一种“天沟地缝”的感觉。近千米高、几千米长的斧削绝壁犹如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巨幅长廊壁画。特别是在雾气朦胧、烟云缭绕的时候,给人更是一种仙境般的感觉。</h3> <h3>花江峡谷</h3><h3>北盘江流经贞丰县北盘江镇的那一段被当地人称为花江。据当地人讲,古时候这一地段两岸的山崖上花草树木十分繁茂,每适春夏时节,百花盛开,花瓣纷纷坠入江中,碧绿的江面上飘着一层绚丽的色彩,所以就把这一段北盘江称为“花江”,这一段峡谷自然也就叫花江峡谷。这里山势险要,连绵不断,水流湍急,奔腾呼啸,当地的民歌是这样唱的:“山顶入云端,山脚到河边。隔河喊得应,相会要半天”。1962年,地处板贵乡的花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两岸的人要相会就很方便了。</h3><h3>花江峡谷</h3><h3>从贞丰眺望对岸的关岭,群山巍峨,秀丽挺拔,常有云雾缭绕其间,如同仙境。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流沙河收沙僧”一集就是在花江峡谷拍的。花江被当成是流沙河,猪八戒与沙僧交战时,沙僧不敌,逃到对岸的山巅上,猪八戒随后赶到,一钉钯打下,沙僧躲开了,山巅被钉钯筑掉一块……当然,这是用电脑特技来合成的,但那座山巅却是实景拍摄。如果把对岸的几座山峰连起来看,很像一尊仰卧的“睡佛”。关于这个睡佛,还有一个传说:佛祖派一个得道高僧到花江来修路架桥,造福于民。这位高僧修好了两边的路又把桥搭起来之后便大开酒戒,喝起了庆功酒,醉卧在岸边,谁知天降暴雨,江水猛涨,将桥冲毁了。佛祖大怒,便让他化为山脉,永远醉卧在这里。</h3> <h3>花江铁索桥</h3><h3>清代诗人彭而述有一首题咏花江的诗:“铁索黑水旧知名,天水曾当百万兵。试问临邛持节客,当年何路入昆明?”诗中所写的“铁索”指的就是这座花江铁索桥。从明代开始,政府曾几次在这一带建桥,要么被洪水冲垮,要么毁于贼寇。清代光绪年间,军门蒋宗汉竭力筹款建桥,历时6年之久,终于建成了这座长71米,宽2.9米,距水面高约70米的铁索桥。铁索桥历经百年风雨,几经洪水冲击,抗战期间又遭日本飞机轰炸,至今依然寒光闪闪,岿然不动。</h3> <h3>北盘江特大桥</h3> <h3>三岔河由纳孔河、坡乍河、纳摩河汇合而得名,景区内有三岔湖,天下第一奇峰——双乳峰、竹林堡石林,“虎”字摩崖石刻群,杨氏庄园、纳孔布依寨等众多景点,东岸有苗族起义军将领杨树森手书的“虎”字石刻崖壁,是贵州最大的“虎”字崖。</h3> <h3>三岔河</h3> <h3>虎</h3> <h3>者相,名源于“宰相”,相传三国诸葛亮“平南”时在此筑城操练兵马,故取名为“宰相城”,亦称“孔明城”,后因讳“宰”,清嘉庆年间更名为“者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