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贵阳文昌阁</h3><h3>文昌阁,位于贵阳城区东隅,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占地1200平方米,以设计巧妙、结构独特而著名,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文昌阁为此处古寺庙建筑群总称,包括山门、魁星楼、文昌宫、韦驮亭、文昌阁、东西配殿等。</h3><h3>东西宽48米,南北长60米,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其中,文昌阁系水城尚保存较完好之一处寺庙余部,尚存文昌阁及东西配殿,而山门、魁星楼、主持房、韦驮亭等已不存。</h3><h3></h3> <h3>文昌阁是中国一种传统祭祀建筑,许多地方都有修建,但各地文昌阁内所祀神祇数目不一。一般来说,文昌阁都是四角形、六角形、八角形。</h3><h3></h3> <h3>地震不倒之谜</h3><h3>建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h3><h3>文昌阁底层呈正方形,第二层和第三层是不等度数9个角。其中3个角为30度,6个角为45度。文昌阁共有81根梁、54根柱,都是9的倍数;二、三层的椤木,各为9根。二、三层的金柱都没有穿过楼板,它下面也没有相对应的柱子,这种做法使二层和底层减少了一圈柱网,增加了室内的使用空间,使上部的负荷均匀分散地向下传递,减少对底部的压力。</h3> <h3>这种特殊的框架结构,还有利于缓冲水平方向的摇摆,增强了它的稳定性,所以在地震时不易倒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