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梦想的翅膀 扬帆远航” --2019年暑假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英国交流学习记实

天山雪莲

<h3>  北京时间7月28日,“2019年暑假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英国交流学习团”于早7时35分从首都国际机场正式启程。此次交流活动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主办,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交流中心承办。英国交流学习团14名团员将在英国伦敦开启为期9天的国际交流学习之旅。</h3> <h3>  出发前交流团成员集体合影留念</h3> <h3>  </h3> <h3>  北京时间7月28日17:50分,英国交流团航班安全落地,经过2个多小时的手续办理,顺利出关。带队老师们辛苦!孩子们辛苦!</h3> <h3>  交流团经过20多小时的连续工作,到达格林威治大学,入住大学宿舍,团员们一夜好眠,时差顺利调整完毕。</h3><h3> 小团员们完全熟悉了,在等车去格林威治大学时互相交流,开心谈笑。</h3> <h3>  北京时间7月29日,第二天,格林威治大学 </h3><h3> 格林威治大学(University of Greenwich)位于伦敦,建于1890年,其前身是伍尔维奇理工学院(WOOLWICH),是英国创办的第二所理工学院。目前,格林威治大学是英国规模最大的10所大学之一、英国获得研究收入和咨询收入最高的大学之一,也是教育部推荐的出国留学大学之一。于2013年3月加入“英国大学联盟”。在世界最佳大学排名中排在601-800位的区间(2017年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大学排行榜)</h3><h3>  </h3> <h3>   早餐、稍作休息,开启学习模式</h3><h3><br></h3> <h3>  学习课程,开始交流</h3> <h3>  考试题和学习手册</h3> <h3>  小考试,为后面精准学习进行准备</h3> <h3>  奋笔疾书</h3> <h3> 受邀前来与交流团进行交流的是前英国商务总署驻中国高级外交官,Neil Blackman,他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同时预祝同学们在英国有一个快乐、有意义的学习生活</h3> <h3>  </h3> <h3>  世界著名的格林尼治天文台建于1675年。当时,英国的航海事业发展很快。为了解决在海上测定经度的需要,英国当局决定在伦敦东南郊距市中心约20多千米,泰晤士河畔的皇家格林尼治花园中建立天文台。1835年以后,格林尼治天文台在杰出的天文学家埃里的领导下,得到扩充并更新了设备。他首创利用“子午环”测定格林尼治平太阳时。该台成为当时世界上测时手段较先进的天文台。</h3><h3> 孩子们站在格林尼治天文台山顶,背后是伦敦全景,难得的大晴天,非常给力</h3> <h3>  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宇宙和太空</h3> <h3>  难忘时刻,双脚踩在了东西半球换日线上</h3> <h3>  北京时间7月30日,第三天</h3><h3> 愉快的早餐,伦敦的生态环境真好</h3> <h3>  英国学习生活节奏稍慢一点,还没上课时间,早餐之后,团员们在雨中开心的活动,脸上的笑容阳光灿烂。</h3> <h3>  经过昨天上午的英语水平测试,孩子已分班,进入不同班级学习,开启学习模式🙋</h3><h3> 带队老师随时关注团员们动态,老师说:“很多时候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他们离开我们也会很棒!而且会越来越优秀!这个团的孩子们都是来自优质家庭的优秀孩子!</h3><h3> 肺腑之言!</h3> <h3>  天气特别善待交流团的孩子们,昨天外出大晴天,方便出行,今天室内学习,淅淅小雨,不冷不热,孩子们感受到伦敦独特的气候特点</h3> <h3>  学院方面课程安排的张驰有度,既紧凑又科学,晚课进行中</h3> <h3>  北京时间7月31日,第四天</h3><h3> 古朴幽静的伦敦街头,美丽开放的大学校园,历久弥新的格林尼治,朝气蓬勃的幸运孩子,加油!少年们!</h3> <h3>  北京时间8月1日,第五天,漫步伦敦城,感受英国文化</h3><h3> 学生们带着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从交通、建筑、人文等各个方面感受伦敦,感受英国文化。</h3> <h3>  早饭后,团员们带着午餐出发,一路感受英国人最常用的出行方式,公交和火车。由于伦敦独特市区环境,建筑历史悠久,英国人又习惯固有的生活状态,不愿意改变,所以在英国,人们选择的出行方式以公交、地铁、火车为主。</h3> <h3>  很酷,有范</h3> <h3>  上午乘船行走于泰晤士河,游览伦敦两岸标志性景观,大本钟、塔桥、伦敦眼、威斯敏斯特大教堂……</h3> <h3>  中午在圣詹姆斯公园午餐、喂鸽子、稍微做休整,沐浴在阳光下,和英国人一起享受休闲的午后,感受英国人慢节奏的悠闲生活状态……</h3> <h3>  下午继续漫步伦敦城,白金汉宫、圣保罗大教堂、国家美术馆、特拉法加广场、莱斯特广场、皮卡迪利广场……</h3><h3><br></h3> <h3>  团员们在观赏完伦敦重要景观后,继续感受伦敦的商业繁荣,感受伦敦独具特色的双层巴士、电话亭、街头艺人等。在皮卡迪利广场 、莱斯特广场购买了一些纪念品。团员们特意在唐人街里走走,在异国他乡感受祖国的强大。</h3> <h3>  团员登游轮前与塔桥合影</h3> <h3>  白金汉宫合影留念</h3> <h3>  经典景点集体合影</h3> <h3>  北京时间8月2日,第六天</h3><h3> 通过前一天的行走参观,了解伦敦,今天,英国老师带着团员们准备英语演讲,主题为《我眼中的伦敦》,在前一天参观游览的基础上,经过一天时间的需要学习和准备,下午学生们进行了成果展示。 </h3><h3><br></h3><h3> 本次交流学习的前四天,由“游”到“学”,再“游”到“学”,学生不论从个人阅历角度,还是从英语学习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英国老师为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h3> <h3>  小周同学的演讲稿,与众不同😜</h3> <h3>  北京时间8月3日,第七天,参观游览</h3><h3> 给孩子最好的精神给养的地方</h3><h3> ————博物馆</h3><h3></h3><h3> 当地时间8月2日,交流团利用一天时间,游览了伦敦两个重要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h3><h3> 乘车出发了!</h3> <h3>  英国科学博物馆(Science Museum)建于1857年,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博物馆。馆里保存并陈列有关在自然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和对现代科技研究和探索具有意义的实物,是一个集自然科学、科学技术、农业、工业和医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其广博性在世界范围内独占鳌头。学生们参观了科技馆的蒸汽、风车等动力展厅、钟表展厅、车船飞机展厅、物理化学机械展厅。各室的展品中有实物,也有模型,有些展出它的横断面,或者有电子互动屏,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在科学的海洋里遨游。通过参观学习英国科技发展的展览,激发了学生探索科技、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理想。</h3> <h3>  团员在科学博物馆的航空航天馆内合影</h3> <h3>  团员在科学博物馆内的“早期蒸汽引擎”旁边合影</h3> <h3>  英国国家博物馆(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颠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1759年正式对公众开放,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英国国家博物馆拥有藏品800多万件。由于空间的限制,还有大批藏品未能公开展出。</h3><h3> 专业的大英博物馆讲解人员声情并茂的详细介绍了埃及馆、希腊馆和中国馆的展品,每件展品都在诉说着一段历史。让学生印象深刻的无疑是中国馆,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万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看着我国大量文物,因为中国曾经的落后、民众曾经的愚昧无知,而流落于此,学生们无一不觉得心痛,纷纷表示一定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不能让祖国屈辱的历史重写。<br></h3><h3><br></h3><h3> 英国交流团在大英博物馆门前合影<br></h3> <h3>  英籍华人的讲解,专业和敬业精神必须首肯,</h3><h3>民族情怀暂且不做评说。</h3><h3> 感触:一个民族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强大,</h3><h3>唯有教育是根本。</h3> <h3>  团员们参观很专注,小周同学回答相关问题</h3> <h3>  北京时间8月4日,第八天,英国交流团学生与世界名校亲密接触</h3><h3> 当地时间8月3日,交流团利用一天时间,在英国著名大学剑桥大学进行参观和学习。</h3><h3> 剑桥大学坐落在英国剑桥,是一所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是英语世界中第二古老的大学,前身是一个于1209年成立的学者协会,成立至今已经有810年的历史,剑桥大学的历史本身就是一本厚重的教科书,值得学生们领略这所历史悠久的名校。剑桥大学培养出了牛顿、达尔文、霍金等科学家及数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徐志摩、金庸也曾就读于此。</h3><h3> 团员来到剑桥,进入学生视野的波光粼粼的康河,真的像诗人描述的那样“微风轻轻拂过,小河泛起一阵斑斓。一会儿,风停了。河中倒映着柳树的影子。”横跨于康河之上“数学桥”,又称“牛顿桥”,同河岸旁边的学院经典欧式风格建筑行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唯美的画面让团员们惊呆不已。</h3> <h3>  进入剑桥以后,团员们首先参观了菲茨威廉博物馆,是剑桥大学的艺术和考古博物馆,位于剑桥市的中部。菲茨威廉博物馆的展品分为五大体系:考古区、实用艺术区、硬币和纪念章区、手稿和印刷书区、手绘和印刷区。馆里的展品来自欧洲、古埃及、苏丹和东亚等地区。油画展厅不乏提香、鲁本斯、莫奈、雷诺阿和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展厅中很多大师的作品吸引着学生时时驻足观赏。</h3> <h3>  团员们在参观完博物馆后,来到康河河畔,乘船观赏剑桥内建筑及桥梁景观。“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随着船夫,缓缓的撑动小船,团员们的脸上荡漾着轻松、愉快、幸福的笑容。小船一路穿越剑桥内著名的数学桥、叹息桥等众多桥梁,团员们在康河之中欣赏剑桥内各大学院风格多样的建筑群。</h3> <h3>  感受了徐志摩笔下的视觉效果,团员们结束完游船之旅,继续漫步于剑桥街头,寻找大师的足迹,团员主要参观了著名的“国王学院”、“皇后学院”、“圣约翰学院”、“三一学院”。剑桥的校舍,按照建筑年代的不同而风格各异,学生们在此领略了英国不同时期的大部分建筑风格。</h3> <h3> 英国交流团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门口合影</h3> <h3>  剑桥内著名的“数学桥”</h3> <h3>  三一学院门口的苹果树吸引了学生们纷纷驻足拍照,相传就是这棵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中了牛顿的头。像苹果砸中牛顿从而启发牛顿一样,本次活动也一定能对英国团的学员们一样有所启发,回去以后发奋图强,为祖国的进一步强大而读书。</h3> <h3>  带队的彭晓明老师,超有爱,在剑桥大学内与砸中牛顿的苹果树合影</h3> <h3>  多么温馨和谐有爱的画面,洒满爱的光辉!</h3> <h3>  北京时间8月5日,第九天也是最后一天。</h3><h3> 英国交流学习团为期9天的学习交流圆满结束,下午15时25分平安抵达北京机场。</h3> <h3>  离开学校前操场合影</h3> <h3>  英国交流学习团顺利抵达北京机场</h3> <h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思古今中外事。周恬熠能在众多优秀团员中被遴选参加交流活动,非常幸运,这是她人生中可遇不可求的大好机会,感恩主办方为她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为她搭建了放飞梦想的平台。通过在伦敦的学习和交流,提升了孩子的国际化视野、体会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启发她重新对自身长远发展的思考,增强人生发展的新动能。</h3><h3>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此次游学经历,应该是:“在新的风景里,遇到新的人,更遇到新的自己。”</h3><h3> 努力!少年!</h3> <h3>  周恬熠在机器人联盟工委网站发表的游记</h3> <h3>  家长在网站发表的感言</h3> <p> 2019年8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