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悠悠三十载,绵绵同学情。三十四年前,我们两个班级61名同学,满怀憧憬,相聚在大连轻工业学院,我们有一个响亮的班级名称——机851和机852,在这里我们度过了一生中最纯洁、最美好的时光。忆往昔,恰同学青年,风华正茂。校园里,谈笑风生;教室中,学海遨游;林荫下,畅想未来。玉山脚下、轻工湖畔留下我们青春的身影和稚嫩的足迹,在这里我们一起放飞梦想、放飞希望!三十年的分别,三十年的思念,给了我们相约再聚的足够理由。<br></h3><h3>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弹指一挥间,我们离开母校已经三十个春秋。回顾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亲切难忘,历历在目。当年的同窗友情,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上!</h3><h3> 三十载春秋悄然逝去,却也磨砺了我们的品性,馈赠了我们的智慧。穿过风雨兼程的岁月,每一次笑脸让我们的欢乐定格,每一次感动让我们的心灵靠近。三十年的时光,足以让我们在滚滚红尘中体味人生百味。岁月的沧桑,洗尽了我们青春年华和天真浪漫,但洗不去我们心中那分深深的同学情谊。这是一份永恒的记忆,这是一份珍贵的喜悦,这是一份无价的财富,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呵护和珍藏!</h3><h3> 三十年后的今天,时间褪去了我们的青春容颜,但我们的心依然年轻,依然火热。我们用智慧和汗水,在创造生活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体味了人生的成功和失败,品尝了人生的苦辣与酸甜之后才发觉,让我们难忘和难以割舍的依旧是那份四年苦读的同窗友谊!我们会把这次同学聚会当成人生的一个心灵驿站,片刻小憩后,我们会手牵手,珍惜温馨的昨天、过好充实的今天、走向美好的明天!人生不长,相聚更短,短短三天的相聚,是我们今生难得的节日,让我们共同享受和回味这美好的时光!</h3><h3> 三十年的聚首有太多的感慨,我们应该在生活的奔忙中找点空闲,穿越时空的隧道,再听听那熟悉的声音,再看看那久违的笑容!</h3><h3> 三天的时间,我们打开了珍藏三十年的记忆,倾心畅谈,让我们的心再年轻三十年,去重温我们美好的学生时代!同学们,愿本次的聚会,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留下永恒的怀念!愿我们的友谊,在回忆中永恒,在怀念中升华!</h3><h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共同祝愿:激情永在,友谊长存!最后,感谢大连同学对于本次聚会的辛勤付出!祝愿大家万事如意、幸福安康!</h3><h3> 2019年7月28日于动车上</h3> <h1><font color="#ed2308">老照片的回忆</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第一天相聚</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参观游览</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回母校参观</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金石滩游览</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海鲜烧烤大餐</font></h1> <h3>附:大连工业大学历史沿革</h3><h3> 辽宁省沈阳市政府决定成立沈阳轻工业学院,1958年7月22日开始筹建,1958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当时,设有纺织、印染、人造纤维、化工、酿造等五个本科专业。1958年12月,辽宁省委决定停办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并入沈阳轻工业学院。1959年春,学院转隶属于辽宁省轻工业厅。1961年10月,营口海水化工专科学校并入沈阳轻工业学院,称营口分院。1962年8月,辽宁纺织专科学校停办,学生和部分教师并入沈阳轻工业学院。文革时期,辽宁省先后撤消65所院校,由于沈阳轻工业学院特色鲜明,培养的人才为社会所急需,成为被保留的25所院校之一。1970月1月——1970年12月,沈阳轻工业学院搬迁到宽甸县,1970年,由省市革委会领导,以旅大为主。1970年12月,大连轻工业学校并入,更名为大连轻工业学院。1973年2月起,由辽宁省第一轻工业局领导。1978年8月,由轻工业部和辽宁省双重领导,以轻工业部为主。1998年由轻工业部划归辽宁省管理。1999年10月25日,辽宁纺织工业学校、辽宁纺织工业学校中日服装艺术分校并入大连轻工业学院。2007年3月16日,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