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8西游记—玩在西藏(下)

xuaiwu

<h3><b>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昨天游览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后驾车🚗到达巴松措,入住巴松措景区的民俗房。</span></b></h3> 西藏第五天 20190719 巴松措 <h3><b>  行程:巴松措-拉萨</b></h3><h3><b> &nbsp;</b><b>巴松措又名错高湖,是西藏东部最大的堰塞湖之一,2000年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场、名胜古刹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景色殊异,四季不同,各类野生植物汇集,可谓人间天堂。</b></h3> <h3><b>  巴松措位于林芝市工布江达县,意为“绿色的水”,有图见证,名符其实😊</b></h3> <h3><b>  在巴松措湖畔摆拍一下,效果不理想啊!😊</b></h3> <h3><b>  错高村的藏族民居</b></h3> <h3><b>  新农村建设的藏族民居</b></h3> <h3><b>  正宗的藏民</b></h3> <h3><b>  经主人同意我们进入这户居民家中参观。这家的女儿在江苏上大学,完全跟汉族学生生活在一起。照片中是来串亲戚的藏族小朋友,能用汉语与我们顺畅交流,家里的女主人完全不会汉语。</b></h3><h3><b> 家里的客厅特大,布置有两个大茶几和四个大沙发,还配有冰箱和消毒碗柜,看上去生活富足😂😂</b></h3> <h3><b>  错高乡的水力转经筒,省事了😂</b></h3> <h3><b>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错高乡水源充足,形成了湿地</span></b></h3> <h3><b>  驾车进入景区深处,让我见识到了梦寐以求的原始森林,看这树干你能推测出它的寿命吗?😂😂</b></h3> <h3><b>  这就是我心中原始森林的味道,这也让我理解了“朽木不可雕也”的含义,苔藓植物像绿地毯一样覆盖在倒下的木头上,手摸上去软绵绵的,只要轻轻一压,木头立马坍塌。</b></h3> <h3><b>  读不懂的藏文,不过看上去很特别!</b></h3> <h3><b>  找一块布满苔藓的大石块,依靠着拍一张照片,见证我到过原始森林,就像这样。我的愿望实现了😂😂</b></h3> <h3><b>  看看有没有原始森林的味道!</b></h3> <h3><b>  尼洋河坝</b></h3> <h3><b>  听说在景区的深处有个新措,那里的瀑布牧场非常漂亮,但我们因为油箱的油不足,选择了提前撤出景区,有些遗憾。</b></h3> 西藏第六天 20190720 <h3><b>  拉萨在我心中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作为朝圣圣地对它有着无限的遐想。</b></h3> 布达拉宫 <h3><b><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nbsp;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进入拉萨,站在布达拉宫前,如梦初醒,原来它也是人间😂😂</span></b></h3> <h3><b>  </b><b><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别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取名叫布达拉宫</span>。</b><b><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span></b></h3> <h3><b>  站在布达拉宫前,能感到它的壮观,实话说,远没有当初第一次踏上北京土地的感觉,更没有第一次站在天安门广场时的神圣感,反而因为站在这里而没有了原来的神秘感😂😂</b></h3> <h3><b>  布达拉宫广场上的藏族服饰是藏文化的重要体现。</b></h3> <h3><b>  夕阳下布达拉宫广场的上空漂浮着金黄色的祥云</b></h3> <h3><b>  灯光下布达拉宫的倒影像水彩画般美丽!</b></h3> <h3><b>  登上布达拉宫</b></h3> <h3><b>  参观布达拉宫内的监狱,活剥人皮,活挖眼睛,再配上鲜活的惨叫声,看的我毛骨悚然,浑身发抖,赶快逃离!</b></h3> <h3><b>  布达拉宫周围的大量藏民也在时刻提醒着我们:这里是藏民聚居区</b></h3> <h3><b>  转经筒是藏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b></h3> <h3><b>  藏族发型也算藏文化的特征之一吧!</b></h3> <h3><b>  布达拉宫分为白宫和红宫,红宫的墙壁外层都是由一种藤条经过晾晒,药物浸泡后构成的,具有防潮、防火和防震的功能。</b></h3> <h3><b>  晚上观看大型史诗剧《文成公主》,在露天的广场上,有几百人参加的演出确实很震撼。然而天公不作美,演出中途下起了大雨,幸运的是我们租来的军大衣和雨伞☔️让我们幸免于难,顺利看完了演出。为演员们的敬业精神点赞👍👍</b></h3> <h3><b>  给两个大衣哥来个特写写😊</b></h3> <h3><b>  从文成公主剧场看拉萨全貌,对面的布达拉宫清晰可见,其实拉萨并不大</b></h3> <h3><b>  看,这是下雨☔️时的云,原来下雨就是天上的云掉到地上😂</b></h3> 西藏第七天 20190721 大昭寺 <h3><b>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围绕大昭寺、药王山、布达拉宫、小昭寺为“外圈”,即“林廓”,已绕拉萨城大半。</span></b></h3> <h3><b>  大昭寺内供奉着各种神像,因为不是信徒也读不懂这些大神,但仍让我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信徒们的虔诚。</b></h3> <h3><b>  大昭寺外的藏民,每个动作中都透着都佛教的虔诚和膜拜。</b></h3> <h3><b>  环绕大昭寺的八廓街(又名八角街)。工作日信徒们进入寺内是不要门票的,周末则只让游客买票参观,信徒们不免票政策,但是在寺院外仍有很多信徒绕寺院祈福,形成了壮观的景象。</b></h3> <h3><b>  大昭寺广场的朝拜者</b></h3> <h3><b>  八廓街上遇见最小的朝圣者,看上去像是兄妹俩。看见他们虔诚的一步一叩,内心的感受五味杂陈,庆幸、遗憾、还是不可思议?等他们长大了,是不是早早的就有了成年藏民们的姿态:突臀弯腰,该用什么词来描述?谦卑、虔诚、还是奴性?不知道</b></h3> <h3><b>  大昭寺外磕长头的信徒们,一连几个小时!</b></h3> <h3><b>  大昭寺外的信徒,我理解他们的行为有点像“开光”仪式</b></h3> <h3><b>  色拉寺辩经</b></h3> 拉萨河畔 <h3><b>  辽阔的水域装不进我的镜头!</b></h3> <h3><b>  一只静立的红嘴鸥为单调的水面增色。</b></h3> <h3><b>  西藏公路建成纪念碑伫立在拉萨河畔,让我联想到人民解放军的不畏艰险!也想起了那首《天路》!!没有人民解放军,怎会有通往西藏的天路,作为普通的老百姓又怎会看见世界屋脊的仙境!</b></h3><h3><b> 这里有一只可怕的狗狗🐶,培养了一个超能的我😊😂</b></h3> <h3><b>  拉萨河畔的大莲花,也该是佛教圣地的特色吧!</b></h3> 西藏第八天 20190722 <h3><b>  行程:拉萨—那曲—安多</b></h3> <h3><b>  返京线路,听说非常艰难:一是海拔太高,对人是一次考验;二是道路艰险,对车是重大考验。在路线主要策划李爱文同志打了退堂鼓,准备改道317时,由于老方同志坚持按计划实施:挑战109(青藏线),最终选择按原计划进行😊</b></h3> <h3><b>  拉萨市当雄县念青唐古拉山,海拔4530米</b></h3><h3><b> 三位男士因为适应了西藏的环境,昨晚竟然下棋到一点多。离开拉萨不久海拔就开始飞速上升,他们的高反又回来了,都叫难受,又是吸氧又是吃糖😊</b></h3> <h3><b>  拉萨市当雄县</b></h3> <h3><b>  正在建设中的青藏高速铁路🚞</b></h3> <h3><b>  真正行驶在109国道上才知道,其实青藏线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它的风景是这样的😊</b></h3> <h3><b>  一路走来,不管是美丽的草原,还是插入云霄的高山⛰️之巅,凡有人活动的地方就有高压线塔,不仅对电力行业的建设者们 心生敬意,想起了那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其实我们的幸福生活背后有多少默默无闻的负重者</b></h3> <h3><b>  见过南迦巴瓦雪山🏔️后,雪山就成了伴随我们的最普通风景,尽管它们没有南迦巴瓦那么雄壮和美丽!</b></h3> <h3><b>  那曲市安多县:这是美景吗?但确实过于平凡,无处不在😊</b></h3> <h3><b>  原本计划入住那曲,但想到第二天艰难遥远的路途,最终选择入住海拔4800米的安多。幸运与不幸并存😂。入住天龙酒店,一晚458元,应该是我们住过的最差酒店了:没有早餐也就罢了,尽然没有卫生纸。</b><b>活动有些不适,没有明显高反,但早晨起床却发现安多停电了,住在三层的我们要爬楼梯到一层,这可真是个考验,吓到大气不敢喘,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幸运的是有</b><b>一样重要的东西:房间供应氧气。一夜睡的美美的,得意😎</b></h3><h3><b> 几位男士也吸取前一天的教训,早早的休息了</b></h3> <h3><b>  那曲市色尼区</b></h3> 西藏第九天 20190723 <h3><b>  行程:安多—格尔木</b></h3> <h3><b>  刚出门就发现今天阴天☁️</b></h3> <h3><b>  很快,天竟然下雪❄️了,这不是真正的七月飞雪吗?突然想起了《窦娥冤》,也不知道,窦娥的七月飞雪在哪里?</b></h3> <h3><b>  看看他俩,有没有瑟瑟发抖?!😂😂</b></h3> <h3><b>  西藏不缺水</b></h3> <h3><b>  随处可见的雪山🏔️</b></h3> <h3><b>  掉进沟里的大卡车,是一不留神呢还是疲劳驾驶?</b></h3> <h3><b>  矗立路旁、警示司机的破车!西藏境内无处不在</b></h3> <h3><b>  🏔️雪山,好大的雪山!</b></h3> <h3><b>  那曲市安多县唐古拉山口到了。唐古拉山口是西藏和青海的分界线,海拔5231米,也是我们本次西游记的最高海拔。除了美丽的雪山🏔️,稍低的气温,几乎感觉不到这是世界屋脊的脊梁😊</b></h3> <h3><b>  唐古拉山口,雪山竟然触手可及!</b></h3> <h3><b>  跨过唐古拉山口,我们就离开了西藏。可可西里在前方</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