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之行(第3天)八达岭长城

Phoebe

<h3>目前,八达岭长城对外开放长度为3741米,有城台、墙台21座。八达岭长城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h3> <h3>八达岭长城座落于北京市延庆区境内,蜿蜒腾跃于燕山山脉的崇山峻岭,是万里长城千百座名关险隘中,历史最为悠久、文化最为丰富、建筑最为宏伟、景色最为壮观、名声最为远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h3> <h3>“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迄元明,上下两千多年。有多少将帅元戎、戍卒吏丞、百工黔首,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坚强毅力、聪明智慧、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丰碑国宝。”</h3> <h3>早上3点半起床,5点50分到达八达岭长城2号停车场(有8个停车场,前山后山各4个)</h3> <h3>八达岭长城有三个入口一个出口。</h3><h3>三个入口与停车场的关系:</h3><h3>1、缆车入口:后山停车场,不能徒步上山只能搭乘缆车,缆车不属于长城景区,直达长城景区北7楼附近,再买门票拐上长城。</h3><h3>2、滑车入口:前山熊乐园停车场,只能搭乘滑车,只到北4楼。</h3> <h3>3、正门入口:前后山停车场之间,注意前后山停车场开车慢速仅需5分钟左右,估计步行15分钟左右,完全不像部分有意误导游客所说的不通或需要步行30分钟以上!正门可以步行从1楼上到北10楼,也可以去南楼。但是上下山的滑车是只有在一个出口,就是熊乐园的入口处。<br></h3> <h3>从2号停车场步行15分钟到达八达岭熊乐园入口登长城。</h3> <h3>准备登长城</h3> <h3>我从登长城口,爬上了长城。有多好条路上城,从每个口上长城看到的风景都不一样。</h3> <h3>八达岭长城城墙用条石、青砖依山而筑,城墙险要处有城台、墙台和敌台。<br></h3><h3><br></h3> <h3>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频繁、激烈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军事筑城技术广泛发展起来。</h3> <h3>各诸侯国为了防御邻国的突然袭击,在边境修筑一些关、塞、亭、障等守备设施,后来进一步把关、塞、亭、障用城墙连接起来加以扩建,便出现了早期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h3> <h3>在战国后期,匈奴、山戎等游牧部族势力日益强大,不断南下袭扰掠夺。</h3> <h3>秦、赵、燕三国修筑了规模巨大的边地长城,以防御游牧部族的袭扰。</h3> <h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结束了战国诸侯纷争的局面,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制国家的大业。</h3> <h3>为防御北方匈奴部族的侵扰,加强边境的防护,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和太子扶苏,指挥30万军队和数十万民夫,用九年时间,在秦、赵、燕三国边地长城的基础上,大规模地加以修建、连接和增筑,完成了军事防御工程的修筑,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秦代万里长城。</h3> <h3>从熊乐园入口处登长城。从左边走不远处(大概20分)就是好汉坡。</h3> <h3>爬上好汉坡,才能算好汉😎(导游说的)</h3> <h3>在八达岭长城一带,好汉坡是一段陡坡,顶峰海拔868米,上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石碑</h3> <h3>小黄下最难走的好汉坡✌(坡高70~80度之间)</h3> <h3>八达岭长城地处险要,墙体高大坚固,敌台密集,气势雄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极致。</h3> <h3>八达岭四季风光的绝妙:“叹画图百态又千姿,如此古长城,尽春秋冬夏,星移物转,不改峥嵘。</h3> <h3>最是春花铺锦,夏绿叠云,展向天边去,神往青冥。</h3> <h3>漫道红衰翠减,爱丹林浓染,秋气澄清。</h3> <h3>更冬来莽莽雪岭,玉龙腾春,风光尽收方寸。</h3> <h3>望关山无限古今情,凭交付几行征雁,万种心声”。</h3> <h3>“天之下,地之上,长城脚下是故乡”,就成为中华民族再也不能忘却的民谣,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永远地回荡……</h3> <h3>秦始皇东临渤海后驾返咸阳,于八达岭关前仰天长叹;</h3><h3>元顺帝夜走黑松林,泣别八达岭;</h3><h3>明永乐帝(朱棣)扫漠北,八达岭前遍览群山;</h3><h3>康熙帝三征噶尔丹,八达岭内运筹帷幄,鞭指长城;</h3><h3>康乾盛世,两帝御笔题诗八达岭下弹琴峡;</h3><h3>慈禧太后西逃,凄惶回顾,泪洒望京石。</h3><h3>至于拓拔氏筑墙为塞,戚继光议建墩台。</h3> <h3>八达岭长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八达岭见证了长城的发展,历史的兴衰。</h3> <h3>————————🐎——————————</h3> <h3>举世闻名的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据京城约五十公里,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辉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世系表)。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h3> <h3>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h3><h3><br></h3> <h3>我回来啦!</h3> <h3>景区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未开放陵寝有永陵、裕陵、献陵、庆陵、茂陵、康陵、景陵、泰陵、德陵、思陵。</h3> <h3>————————🐎——————————</h3> <h3>————————🐎——————————</h3> <h3>  北京•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h3><h3>国家游泳中心又称“水立方”(Water Cube)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它的设计方案,是经全球设计竞赛产生的“水的立方”([H2O]3)方案。其与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分列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两侧,共同形成相对完整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h3><h3><br></h3> <h3>2008年奥运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承担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等比赛,可容纳观众坐席17000座,其中永久观众坐席为6000座,赛后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游泳、运动、健身、休闲于一体的中,<br></h3> <h3>————————🐎——————————</h3> <h3>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h3><h3>国家体育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场内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举行了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奥运会后成为北京市民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h3><h3><br></h3> <h3>体育场由雅克·赫尔佐格、德梅隆、艾未未以及李兴刚等设计,由北京城建集团负责施工。体育场的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场馆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h3> <h3>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2008年3月完工,总造价22.67亿元。作为国家标志性建筑,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结构特点十分显著。体育场为特级体育建筑,大型体育场馆。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级1级。</h3> <h3>2014年4月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审委员会从中国1000多座地标建筑中,综合年代、规模、艺术性和影响力四项指标,初评出二十个建筑。最终由此产生十大当代建筑。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为初评入围建筑之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