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多举措做好康复紧缺人才培训项目

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

<h3><font color="#010101"><h3>&nbsp; &nbsp; &nbsp; &nbsp;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求,认真实施“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新方针,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司《关于做好2018年度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通知》(国卫科教教育便函〔2018〕164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承担了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康复紧缺人才培训项目,培训来自湖北省县级医院康复医师35名,旨在帮助学员掌握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技能操作,使他们能够独立对康复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评定、制定康复方案,最终达到缓解卫生健康行业康复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该项目在湖北省卫健委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培训部的领导下,在同济医院康复医学全科同事的共同努力下,从启动至今,集全院全科之力从各方面开展了对学员全方位的培训。</h3></font></h3> <b>一、启动会</b> <h5>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处李辉副处长讲话</h5> <h5>同济医院朱文珍副院长讲话</h5> <h5>康复医学科黄晓琳主任讲话</h5> <h5>紧缺人才培训学员代表蒋双龙讲话</h5> &nbsp; &nbsp; &nbsp; 2019年4月4日上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政楼18楼举办康复专业紧缺人才培训项目启动会。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教处李辉副处长作重要指示和讲话;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朱文珍副院长代表同济医院对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学员能够融入同济大家庭,发挥主观能动性、学有所成;康复医学科黄晓琳主任对培训具体实施提出了详细计划和具体要求,培训学员代表发言表示珍惜并利用难得的学习机会,学好专业知识服务于人民。<br><br> <b>二、制定《康复医学紧缺人才学员培训手册》</b><br> <h5>学员培训手册</h5> &nbsp; &nbsp; &nbsp; 为实现学员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保证培训任务的顺利完成,经我科培训负责人及带教老师讨论后,制定了《康复医学紧缺人才学员培训手册》。手册包含总则、培训医师轮转安排、培训医师学习、参考书目及请假制度五个方面内容,旨在帮助学员理解培训目的,掌握学习方案,快速融入科室,有序有效的完成此次培训。<br> <b>三、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理论授课</b><br> <h5>康复医学基础理论授课(黄晓琳主任)</h5> <h5>WHO康复培训与研究合作中心顾问Sheila Purves讲课</h5> <h5>康复治疗技术授课(黄杰技师长)</h5> <h5>TBL教学法(王熠钊副主任医师)</h5> <h5>&nbsp;Sandwich教学法(黄燕主治医师)</h5> <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15px;">课后线上反馈</span><br>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按照省卫健委发放的培训大纲和培训任务要求,本项目已安排第一阶段理论授课51个课时,其中主要包括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康复评估、康复治疗及临床康复等内容,希望各位学员可以掌握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技能操作。在授课方式上,采用TBL教学、“三明治”教学策略等多样化的授课方法,以提高学员学习及探讨问题的积极性,掌握更多的治疗方法。同时,为了增加理论授课的多元化,我们加入了扩展课程内容,邀请了相关学科和外籍老师为培训学员进行授课。并且设置线上评教,及时做到了解学员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font></h3> <b>四、各部门临床老师积极带教,学员学习兴趣浓厚</b> <h5>门诊带教(黄晓琳主任)</h5> <h5>教学查房(陆敏副主任)</h5> <h5>治疗室带教(夏楠治疗师)</h5> &nbsp; &nbsp; &nbsp; 理论授课外,临床带教也是此次培训的重点。为提高临床带教质量针对培训学员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包括教学查房,通过脑卒中、脊髓损伤,骨折等住院病例来学习治疗思路及治疗方式;门诊带教,参与专家门诊,学习问诊及专科查体,以掌握门诊病历书写及运动处方开具;治疗室带教,主要向治疗师学习康复评定、治疗的流程及治疗思路。通过临床带教,帮助医学员将自身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运用到临床工作中,更好的掌握康复专业技能。<br> <b>五、康复医学科特色的团队工作模式</b> <h5>团队讨论(许涛副主任医疗组)</h5> <h5>团队讨论(刘雅丽副主任医疗组)</h5> &nbsp; &nbsp; &nbsp; 为了使学员了解并应用康复团队工作模式,每周都会组织学员参加团队工作会议(Team work)。会议由医师,PT,OT,言语,矫形及中医治疗师,护士,患者本人及家属等共同参与。首先由学员汇报病例,提出患者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希望达到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期间带教老师补充,然后由各个治疗组从各自领域出发,剖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并针对问题提出治疗和解决改善的具体方法。通过团队讨论让学员懂得康复团队工作的理念重要性,并锻炼学员带领团队工作的能力,确保达到“独立对康复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评定、制定康复方案”的培训目标。<br> <b>六、针对性的、多样化的考核模式提高教学效果</b><br> <h5>学员线上考核</h5> <h5>问卷星分部门理论考核</h5> <h5>学员病例汇报(光谷病房)</h5> <h5>学员病例汇报指导老师提问(本部病房)</h5> &nbsp; &nbsp; &nbsp; 经过三个月的学习,学员状态逐渐进入正轨。为检验学习质量,反馈教学效果,我们安排了季度考核,一方面,采用最新的问卷星线上答题模式,根据学员在不同学习内容,进行了不同部门的理论知识考核。通过形式,促进学员及时查漏补缺,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病例汇报形式,检验学员收集、归纳、总结知识点的能力,督促他们自我学习、拓展学习。学员们利用课余时间查资料,制作PPT;带教老师百忙之中挤出时间给予指导。通过这个过程不仅学员学到很多东西,也让老师知道了带教方面的不足,促进了师生的感情。<br> <b>七、丰富多彩的学员生活</b><br> <h5>学员聚餐</h5> <h5>微信群中分享学习和生活</h5>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培训不仅要安排学员工作和学习,也要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学员大都不是来自本地,突然来到武汉,对于吃,住,交通出行等都很发愁,为此专门建立了学员生活微信群,致力于帮助和解决学员生活中的问题,为大家解决后顾之忧。学员自己选出班长及组长,定期安排体育、娱乐等活动,让大家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些都使得原本互不相识的学员,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培训生活更加精彩。</font></h3> <h5></h5><h5>&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策划:刘雅丽<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制作:罗璨 &nbsp; 刘雅丽<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审核:陆敏 &nbsp;</h5><h5>&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复审:黄晓琳<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h5>

学员

康复

培训

同济

带教

学习

授课

华中科技大学

医学科

黄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