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报告——丹江口水库旅行记

一水东流

<h3>这次短暂的丹江之旅,真是一次名副其实的说走就走的旅行。我和@山那边在江城参加了同学聚会之后,一时兴起,两张火车票和中巴票就到了目的地,就这么简单。</h3> <h3>我国第一座举世闻名的丹江口大坝</h3><h3>到丹江口,我们首先是冲着这座大坝和由此行成水库而来的。这里也是我国闻名遐尔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h3><h3><br></h3> <h3>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与河南两省交界处,汉江上游,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世界无双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资料显示,该水库由1973年建成的大坝下闸蓄水形成,由汉江库区和丹江库区两部分组成。其水源来源于汉江及其支流丹江。2012年水库加高后,其水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蓄水位超过170米,蓄水容量超过290亿立方米,被誉为“亚洲天池”,她也是汉江天然的水位调节器。</h3> <h3>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是综合开发和治理汉江流域的水利枢纽工程,由拦江丹江口大坝、丹江口水力发电厂、升船机和两个灌溉引水渠渠首组成。</h3> <h3>我们于下午4点,在靠近大坝的左侧一家酒店安顿下来,@山那边作为业内专家,40年前,还是大二学生的她曾来此垻实习,如今故地重游,又立即开始做功课。</h3> <h3>随后我们按照酒店工作人员的指点,去观看夕阳下和夜色中的水库风光。</h3> <h3>人们在周末的夕阳下和夜色里,聚集在大坝边的浅水区捉鱼、捞虾、嬉戏,或在沙滩上,或者登上人工游船玩耍。</h3> <h3>我们先在岸边观看,随后也坐上了人工游船。</h3> <h3>第二天早上8点,我们早餐后先参观大坝</h3> <h3>在等游览车的时间,@山那边认真观看大坝景区介绍</h3> <h3>导游先带我们参观丹江口水电站。该电站是总装机容量为105.9万千伏安,共有17.65万机组6台,采用发电机_变压器组单元接线,发电机电压15.75千伏,经变压后,以220千伏和110千伏输出,负担着华东电网主要的调峰电量和调频、调相、负载备用、事故备用等任务。室内设备禁止拍照。</h3> <h3>主变电器</h3> <h3>已经退役的2号机组水轮机。这对情侣听到导游介绍后,特意跑过去近距离观察</h3> <h3>随后我们乘坐观光车上到大坝。</h3><h3>大坝总长达2494千米,高度达176.6米,左侧为发电区,中间为泄洪区,右侧为航运区。</h3> <h3>40年弹指一挥间,@山那边特意在此留影纪念</h3> <h3>她边认真听导游介绍,边录视频</h3> <h3>泄洪时用于吊起闸门的起重设备</h3> <h3>站在垻上看丹江口库区,附近水面宽阔,水质清澈,水面平静;如站在水边,顿时一股清凉浸入心脾,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h3> <h3>水库左岸是丹江口市老城区</h3> <h3>库区右岸是该市新城区。据了解,目前已经有公检法等部分机关入住新城区</h3> <h3>泄洪时刻</h3><h3>根据导游和资料介绍,水库平均泄洪能力达9200立方米/秒,自其成建到目前,近半个世纪,共拦蓄、削滞汉江上游发生的上万立方米/秒的洪水泄洪59次,解除和缓解了湖北武汉、襄阳等23个县市1亿多人口及1860多万亩耕地的洪水威胁。其抵御洪水的能力已达到百年一遇的标准。</h3> <h3>从网络图片上我们看到泄洪时,汹涌的江水如同一条凶猛的白色蛟龙直达天际,使人感觉壮观又略带恐惧</h3> <h3>看到闸前翻滚的涛涛白浪,感觉把洪水形容为猛兽一点也不为过</h3> <h3>大坝景区参观刚结束,我们就接到酒店工作人员的通知,到旅游港景区10点半的船票已经买好,让我们直接打的过去,那边有人通知我们取票。上午9:30点,我们乘坐滴滴到达乘船入口处。</h3> <h3>由于时间还早,我们就自由活动,随意拍照</h3> <h3>景区周边游玩设施陆续建成,远处的摩天轮格外醒目</h3> <h3>20多条游船静静地躺在清澈的湖水里,远山在如洗的长空中清晰可见,微风吹过,湖水碧波荡漾</h3> <h3>丹江口水库是目前中国功能最全、效益最佳的特大型水库之一。她在防洪、发电、航运(为了确保库区水质,目前已经停止其航运功能)、灌溉、养殖以及旅游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优势。看,船上的人是在捕鱼吗?</h3> <h3>Yes!</h3><h3>据说丹江口水库目前已经成为年产千万千克以上的商品鱼生产基地。</h3> <h3>我正在拍照,突然接到一女生的电话,是导游让我们上船,去“小太平洋”。导游按惯例向游客介绍本地风俗民情、当地土特产、水库建设历史等</h3> <h3>当听到导游介绍丹江口水库与葛洲坝和三峡大坝的关系时,说了一句丹江口水库是爷爷级别,引来一阵自豪的笑声,我的心情却显得有些沉重。因为这意味着创业者们付出了更艰辛的代价。</h3><h3>据史料介绍,1958年9月1号,10万民工以“人定胜天”的气概和对新生活满腔的热情,竟靠人工肩挑手提,使用及其简陋的工具,启动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库建设工程。</h3> <h3>当年10月,湖北、河南两省所属襄阳、荆州、南阳三个地区17县10万民工,挑着干粮,带着简陋的工具,汇集到丹江口工地,实行军事化管理,组成8个民兵师,另加一个由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机械师,合计9个师。</h3><h3>就是这10万民工,在当年11月5日,硬是用扁担、罗筐、小木筏,运载着黏土、砂石,发起了“腰斩汉江”的大会战。他们三班倒,昼夜不停,整个工地人山人海,这是怎样气吞山河的壮举啊!</h3><h3>虽然有些非明智之举不宜提倡,但在建国初期,百废待举,先辈们为民造福、勇于奉献的献身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过时。</h3> <h3>在介绍完后,导游告知大家,可以穿上救生衣到船后面拍照。话音刚落,一阵骚动,游客纷纷到船尾拍照去。</h3> <h3>站在库水中央,看这座渐行渐远的大坝,不一样的视觉,不一样的感受,她虽不很高大挺拔,却十分庄严壮阔。据资料介绍,目前从水库引水渠道引水已达年均9亿立方米,常年灌溉耕地360多万亩,已使昔日“水贵如油”的豫西南南阳盆地和鄂西北“三北”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h3><h3>更重要的是,2014年12月12日,该水库已开始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地区的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四省市20多座大中城市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h3> <h3>因为游船的快速行驶,库水翻出的“海浪”,聚集在一起,像一颗颗白珍珠,晶莹剔透。</h3> <h3>小伙子坐在护栏边,,经过35℃高温的曝晒,满脸黑红,他悠闲自在,双眼眯着,似无目的的直视前方</h3> <h3>听说远山上的白墙红瓦屋是移民房,政府出资兴建的新农村,我特别拍下两张。</h3> <h3>据说,该水库自20世纪50年代末始建,到本世纪初加高,湖北河南两省共有70万库区人口离开家园,或远走他乡,在完全陌生的地方谋生存,或投亲靠友,或就近后移,他们为了大家舍小家。</h3> <h3>几十年来,移民们服从政府统一安排,为国家整体事业发展建立了一座座无字的丰碑。他们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共和国的后人不能忘记,也不应该忘记。</h3> <h3>结束了半个多小时的水上行程,我们离岸,上到一个叫百喜岛的地方,去观看那个号称“小太平洋”的汉江库区。</h3> <h3>走到高处,猛回头,感觉脚下的人工湖,天水一色,蓝得十分梦幻,我们坐在上面感觉很威猛的那条游船也显得渺小。</h3> <h3>循着小径上去,已经听到有说话声</h3> <h3>原来是岛上的两位老人正在摘艾蒿。他们开着简易小超市</h3> <h3>“湖北人民欢迎您”的路牌口号是针对对岸的河南人民的。</h3><h3>初略观察,该岛目前还处于开发初期,但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如能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优势,科学合理规划,首先加快完善岛上基础设施,挖掘、开发更多特色旅游项目,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休闲游览。这对于提升其品牌品位,推进整个库区生态旅游观光业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库区民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h3> <h3>我正在录视频,突然听到左前方一阵“突突突——呜——”的声音,原来是有人到“小太平洋”冲浪去了。所谓“小太平洋”,实际上是指汉江库区宽阔浩瀚。丹江口水库最宽出和最深处在湖北丹江口和河南淅川两地交界处。导游介绍,最深处达80米以上。</h3> <h3>大约10分钟左右,他们就返回来了。后来在回程的船上,对照图片,发现冲浪的竟是我们同船的几个小青年。</h3> <h3>我们在岛上好像就是对着河南方向,望着浩渺无际的远方拍了几张图片,就听说要上船回去。</h3> <h3>快靠岸时分,在船里不经意间看到了岸上巍峨雄伟的大钟楼似乎直入云霄,非常壮观,我竟忘记了那是船前,一步跨上去,不记得是否有对焦,便按下了快门。等听到前面不能上去的喊声时,才发现左边的人正是司机,他正在架着船,直奔岸边。我赶紧很羞愧地向他说了声“对不起”。师傅略回头朝我微笑一下,小声说了两个字“没事”。这时我才发现,原来船前面没有护栏,游客如果上去拍照,一不留神,就有掉到水里去的危险,想想自己刚才的莽撞,真是有些后怕。</h3><h3><br></h3><h3><br></h3> <h3>看着钟楼上闹钟的指针,不禁要问,这趟花费140块钱(我们请酒店代购是团票100元)的船票(景点游玩免费),值吗?答:开心就好。😊</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注:器材:索尼黑卡6、手机小米5</h3><h3>史料和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此特向原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h3><h3><br></h3><h3>后记:我和@山那边两个老人在6月底仓促来到丹江口旅游,刚下车,就对鄂西北的民风朴实、热情好客有了切身的体验。我们所住金马酒店,虽然设施一般,但服务周到,主动为我们代买景点门票、联系出行乘车,使我们不仅真正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而且为我们节约了行程时间;尤其是对库区旅游景点的整体布局等方面,我们在小息时,偶遇对市情十分熟悉的奇石店王老板,他为我们做了耐心的介绍。</h3><h3>返程后整理图片,查阅资料,请教行家,特制作此美篇,以纪念此次愉快的旅行;以感谢丹江口热情好客的朋友们!</h3><h3>我们衷心祝愿库区的明天更美好!🙏💪😊</h3><h3>2019.7.12</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