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山西

岁月如斯一路前行

<h3> 山西因地处太行山之西而得名,东有太行屏蔽,西、南以黄河为天堑,北有长城拱卫,因外河而内山,自古就有“表里山河”之称。春秋战国时期属晋国地,故简称晋。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所以有“三晋”之别称。山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厚重,风土人情浓郁,一直就有“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陕西”一说。</h3><h3> 时间有限,仅就所见记之。<br></h3><h3><br></h3> <h3>五台山一一忻州五台县</h3><h3>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东北部五台县境内,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 最高点北台叶门峰,海拔3061米,被称为华北屋脊。五台山方圆约300公里。</h3><h3>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素有“金五台、银峨眉、铜普陀、铁九华”之说,同时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h3><div>真正意义上的五台山实际上是指五台县的五座相互连接环绕、挺拔秀丽的山峰。它们分别是: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门峰和中台翠岩峰。由于台怀镇寺院群分布在五座山峰之间,人们通常就把到过台怀镇视为去过五台山了。</div> <h3>菩萨顶</h3><div>菩萨顶坐落于五台山灵鹫峰上,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昔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现建筑为清代遗物,它以皇教首府和皇宫似的建筑闻名于世。清康熙、乾隆皇帝先后多次到菩萨顶朝拜。</div><h3><br></h3> <h3>显通寺</h3><h3>显通寺是五台山首刹,始建于东汉永平11年。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寺院之一,五台山开山第一座寺院。</h3> <h3>显通寺无量殿</h3><div><br></div><h3>无量殿是一座结构特殊的建筑物,殿内无大梁、无立柱,殿外无廊檐,因此人们又叫它无梁殿。它建于明代。其大殿外墙为白色,在我国仅见。</h3> <h3>塔院寺</h3><h3><br></h3> <h3>万佛阁</h3> <h3>南山寺</h3> <h3>晋祠一一太原</h3><h3>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 晋祠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誉为“晋祠三绝”。</h3> <h3>难老泉</h3> 雁门关一一忻州市代州<h3>雁门关“九塞尊崇第一关”,座落于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模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上古称北陵,战国列称九塞之首,南北朝列称北庭三关,明代列称山西内三关。历称勾注塞、西 关、西陉关,向以关山雄固,北塞门户著名,是中国长城文化、关隘文化之瑰宝。古雁门关北口为白草口,南口为太和岭口;明雁门关北口为广武口,南口为南口。雁门关东西两翼分别延伸至繁峙、原平,设隘口十八。雁门关整体布防概括为“两关四口十八隘”。古雁门关,历为中国北境重镇要隘和重要的戍边军政治所。“汉高祖北征”、“昭君出塞”、“宋钦徽二帝北掳”、“杨家将镇守三关”等重大历史事件均与此关联。</h3> <h3>盐池一一运城</h3><h3>运城盐池,亦称盐湖、银湖,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南,中条山下,浇水河畔,是全国有名的产盐地之一,总面积为130平方公里。它的开发约有四千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盐池之一。据传说,在舜帝当政的时代,人们就开始在夏天捞采水池内天然结晶的盐。到春秋战国时期,运城盐池就已出名。</h3> <h3>悬空寺一一大同市浑源县</h3><h3>悬空寺,又名玄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距大同市65公里,悬挂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h3><h3>悬空寺距地面高约60米,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因历年河床淤积,现仅剩58米。悬空寺发展了中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寺门向南,以西为正。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h3> <h3>黄河壶口瀑布一一临汾吉县</h3><h3>壶口瀑布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 黄河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是中国第二大瀑布。</h3> <h3>云岗石窟一一大同</h3><div>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 现存主要洞窟51个,造像5100余尊,最高的17米,最小的仅有几厘米,各类造像形象生动活泼,姿态飘逸隽秀。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五华洞雕饰绮丽,丰富多彩,是研究北魏历史、艺术、音乐、舞蹈、书法和建筑的珍贵资料。</div> <h3>王家大院一一晋中市灵石县</h3><h3>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是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艺术典范,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 现已开放的高家崖、红门堡、崇宁堡三大建筑群皆为黄土高坡上全封闭城堡式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余平方米。主体院落为前堂后寝式布局,不同身份人的居所和不同功能的院落均按照封建等级制度巧妙布设在有限的空间中,不仅体现了功能齐全、成龙配套的实用性,而且形成了院内套院、门内有门、层楼叠院、错落有致的艺术构架。</h3> <h3>乔家大院一一晋中市祁县</h3><h3> 乔家大院景区是以明清晋商翘楚,闻名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等乔氏家族的宅院而得名。至今完整地保留了乔家鼎盛时期商业和民俗的风貌。</h3><h3>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h3> <h3>木塔一一朔州应县</h3><h3>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因其全部为木构,通称为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h3><div>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div><div>应县释迦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div> <h3>佛宫寺</h3> <h3>平遥古城一一晋中市</h3><h3>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 平遥古城有“龟城”之称,街道格局为“土”字形,整体布局遵从八卦方位,体现了明清时期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城内外有各类遗址、古建筑300多处,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被称作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 2009年,平遥古城被世界纪录协会评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2015年7月13日,平遥古城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点。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h3> <h3>鹳鹊楼一一永济蒲州</h3><h3>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为我国四大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1997年12月,该楼的复建工程开始,2002年9月26日,新鹳雀楼落成并开始接待游人。新建的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三层。</h3> <h3>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非常精美。</h3> <h3>黄河</h3> <h3>宝源老醋坊一一太原市清徐县</h3><h3>清徐县有4000多年的制醋历史,被称为中国醋都。“宝源坊”始建于明朝宣德三年,即1428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h3> <h3>普救寺一一永济蒲州</h3><h3>位于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的塬上。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h3><h3>寺内有座方形砖塔,原名舍利塔,俗称莺莺塔。这座塔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内的“石琴”,并称为中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和缅甸掸邦的摇头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六大奇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