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选择</h3><h3> 酝酿了两个月,想过各种旅行方式。有推荐本地旅行社的,有推荐自由行的。考虑到母亲年事已高,恐遭罪受,最后敲定北京这家旅行社,感觉比较适合。</h3><h3> 临行前在网上搜索攻略,发现这家评价都很不错。关键是可以家庭组团,可以不用跟别人赶,一俩车跟随,游完一个景点可以随时上车,免了打车麻烦。还有专门导游跟随讲解,免得我费神跟老母亲和姐姐解释还讲不清。可以说是缘分,可以说是我胆子大,可以说是小甜和冼美女她们诚信和品质都高,也可以说是现在旅游业真的很发达很透明,反正我就是通过网页联系就交了定金。虽然也害怕、犹豫过,但最后证明我们遇到的是一群高素质的北京人,值得信赖和推荐。小甜几乎每天跟我联系,询问进程,嘱咐注意事项,关心游玩心情。冼美女领导得知我母亲八十高龄,三人也给我们组团,并全程关注叮嘱,司机接送和导游衔接都安排得妥妥的。若不是他们精心安排,我们不会玩得这么既省心又轻松愉快。</h3> <h3>(二)行</h3><h3>决定来回都坐普通卧铺火车,理由有二。一是我们时间充裕,不急着赶时间,路上聊聊天,看看沿途风景,享受旅行过程的舒缓惬意。二是母亲岁数大了,不宜长时间坐远距离高铁,也不必担心坐飞机受身体和年龄的限制。事实上,母亲很享受一路坐卧铺车的美好感受。</h3> <h3>(三)司机</h3><h3>刘帅哥,河北人,在北京开车得十多年了吧。麻利、热心又有耐心,总是笑眯眯的,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温暖感。虽然没有全程,但主要还是他开车接送。老妈说,这人笑得好好,慈眉善目的。每每遇到堵车他都能熟练地绕道避开。在北京几天没有一次遇到被堵得动弹不得而影响我们的行程。我最怕的就是被堵在路上。每游完一个景点都能即时接到我们,享受游累之后凉快舒适的休息。</h3> <h3>(四)导游</h3><h3>小李子,李国正,29岁,安徽人,青岛成长,北京工作,大学毕业生,常被派往国外旅行跟团。三天的导游业务,让我妈非常喜欢他。老说这小伙子人长得帅,像某个电视里的演员。说他说话好听,声音不高不低,脾气又好,讲解不厌其烦,讲得有趣,听起有味。反正后来我感觉我妈疼他都超过疼我了。关心人家累不累,是否受热啊,口干舌燥了没有啊,饿不饿啊。当然,老妈是个很内敛的人,她只跟我说,不会直接跟小李子说。而对我呢?我要买支北京老冰棍儿都不给买。</h3><h3><br></h3> <h3>(五)游玩</h3><h3>自从阿爸去世留下没能带他去远方旅游的遗憾之后,我就决定有机会就带阿妈去远地方游玩。姐姐从小为了她的弟弟妹妹们牺牲了自己的前程,算是第二个母亲了,所以姐姐也一块带着。北京是第一站,因为对于自然风景,她们是不以为稀奇的,山山水水她们都习以为常了。</h3> <h3>说来也奇了。阿妈平时坐我们的车都晕车,每次出门都要吃晕车药。我最担心旅途中她要是晕车了,那就啥也玩不成了。这次居然全程都不晕车,无论坐火车,还是坐跟随我们的七座SUV。我百思不得其解。</h3> <h3>姐姐也很争气。她那老寒腿也是我很担心的,怕她腿疼走不动。怪事了,几天下来走那么多路,一点事没有,蹦哒得比我还麻溜,还总是操空心,猴急猴急不消停。我也是惊呆了。</h3> <h3>阿妈思想很保守顽固,可这次出来很开心,很乖地听我的话,老早就准备好旅行必备之物。事实上准备得太多了。各类药物(一种也没用上),腌制辣菜和各种情况下的衣物用品,一应俱全,甚至扇子都准备了。穿着上也听我的瞎指挥,瞎统一。害得她头一天在地铁上站着,边上坐一溜小伙子都无人给她让座。</h3> <h3>姐姐兴致很高。一直操持着家务很少出远门。这一出来就像被放出来的鸟一样开心。就是有时太主动了,诺大的北京她一点也不害怕被丢了。第一天还真的差点被丢了。我们进了地铁,门关上了她还在外面。急得我顾不得斯文,大喊大叫。幸好是在第一节车厢,估计司机听到了,竟然地铁门重又打开放她进来了。现在想起还后怕。</h3> <h3>最值得一提的是,阿妈不仅不晕车,还行动敏捷堪比壮年人。登长城虽然是上下坐索道,但还是有一段最高处要自己爬上去。她老人家哪里是走啊,简直就是小跑着爬上去的。看得周围的人啧啧称奇。大包小包的跟我抢着背。都说人老了能走能吃能睡是有福之人,其实那也是子女的福气。</h3> <h3>第一天本是安排休息,上午安顿好后,我们迫不及待地去玩了南锣鼓巷。下午游景山公园,在故宫后山眺望紫禁城。无意间的安排就像是拉开序曲一般,两宝对皇宫充满好奇。</h3> <h3>第二天正式游故宫,天安门广场地方之大而空阔,游人之多让我直后怕:自由行?够呛!那母女俩好兴奋,都说这些只在电视里才看到。我虽不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被她们感染了。</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我拿着太监腔对老娘说:娘娘,仔细脚下呢您,别摔着了。今儿个,我是您的奴才,丫鬟,太监,侍卫,还是您的管家和摄像师。您只玩好,看好,走好,摆好姿势就得嘞。老娘笑起嘴都歪了。</h3> <h3>看完故宫和恭王府,老娘惊奇不已。她说,在桂阳就看不到那么大、那么高、那么漂亮、还那么多的大房子!咱岩头村要是有一栋那样的房子也好咯。笑得我直跺脚!</h3> <h3>第三天游长城。</h3> <h3>长城上人太多,就像电视网络上传的那样。从7月北京就正式进入旅游旺季。看风景变成了人挤人。找一块空地拍照留念都好不容易。本来是要去登居庸关的,小李子建议我们还是来八达岭。考虑有索道上下,还是从大众思维了。</h3> <h3>那天刘司机没有来送我们,原来他陪他的老朋友去了一段纯天然没修饰的一段不知名的长城,那儿没人。爽死了。</h3> <h3>第三天,上午颐和园,下午圆明园。</h3><h3>颐和园清凉,风景秀丽,宜慢走细看,得一整上午三四个小时才可粗略玩完。我们只花了一个半小时,是一大遗憾。小李子带着我们讲完主要的一部分,也就走完了。我们三个都老实巴交,也不提要求停下来多拍些照,或者走走别的路。03年我们来玩的时候走的另一条线:沿着湖岸走了一圈。这次就只走了长廊和后山。沿湖岸看风景,走长廊看文化,两条线都应该走走。</h3> <h3>游颐和园长廊的时候老妈感慨不已,说人家慈禧老佛爷真会享受,这里不仅这么凉快,还到处有凳子随时可以坐。我说那你就叫你儿子把这长廊买下来咯。她知道我在笑她,反唇相讥道:你还是叫你儿子买吧!</h3> <h3>阿妈一路闹笑话给我们增添了好多乐趣。看着北京那么大,见不到田土和山,操心人家北京人吃什么。看到中央电视塔光溜溜的又高又大,担心人家怎么爬上去,因为她以为像在老家爬树一样。把小李是导游就说成是导师。老说毛主席是每年都要整容(导游告诉她是每年要用药水保容),而姐姐则纠正她说,人家毛主席是每年都用药水煮过。我服了,彻底服了......</h3> <h3>(六)住</h3><h3>住在四环外平民酒店速8。这是此次旅行有点对不住她俩的。住宿条件一般,头一天热水还不太热,洗了一下赶紧停住了,幸好没感冒。基础设施还算齐全,比较干净,安静也很安全。离市中心比较远,晚上不能去逛街,就呆在酒店里家长里短地聊天,回来也没买什么纪念品。当然了,我也不主张买,基本上旅游买回来的都成了垃圾。</h3> <h3>(七)吃</h3><h3>吃是最头疼的事。头两天还听我的话,咱要吃不同于自己家乡的菜,体验不一样的口味。早餐酒店管,面包鸡蛋还能接受。中餐有时吃泡饭,面食,有时也点菜,都北方味,一个劲说不好吃。晚上想让她们吃好点,吃了两晚的海鲜,差点被她们埋怨死,说贵又贵稀稀,吃又怎么怎么不好吃。说起我都快哭了。后来几天干脆随她们去,尽量找湘菜。即便是湘菜也不地道。所以到后来因为吃的问题,她们俩都归心似箭了。</h3> <h3>总体来说,此次旅行非常圆满。阿妈回来还时不时要看看照片,回味一番。每每人问起好玩吗?她都高兴地说,好玩,好好玩!像个小孩一样。遗憾的是,都到家了,却闹起了腰痛,颈部也疼,饭也吃不下,慵懒嗜睡。估计是空调吹出来的毛病。又是吃药又是打针的,幸好第二天就又活蹦乱跳雄杆了。</h3><h3>问阿妈,以后还去旅行吗?她笑眯眯地说,还去!就是要掏你的腰包了。我问她,钱是什么?她被我问得莫名其妙。我告诉她:钱如果不花掉,它就是王八蛋!哈哈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