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奥匈帝国(德语:Österreich-Ungarn;匈牙利语:Osztrák–Magyar Monarchia),又名双元帝国,十三世纪后成为哈布斯堡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布斯堡帝国实施联合统治,其内部的奥地利、西班牙、匈牙利、勃艮第诸国在法理上和实质上均为独立国家,但同奉一位君主作为国家元首。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后,奥地利改组为帝国,半个世纪后,弗兰茨一世将匈牙利由王国提升为帝国,二元帝国正式建立。奥匈帝国与英、法、德、俄并列为欧洲传统五大强国,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其国土面积之辽阔、在当时欧洲排名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总人口数量之众多、稍逊于俄罗斯和德意志帝国,位于欧洲第三;机械仪器制造业之繁荣和钢铁军火工业之雄厚,排位世界第四,仅次于德国、英国和美国之后;其资源总储备之广泛和动员总兵力之庞大,亦是欧洲第四,只少于俄罗斯、德国和法国;而农产品种类之繁多和原油产量之丰富,则是超越拥有精致农业的法国和以粮食出口为导向的俄罗斯,位居全欧之冠;斯柯达兵工厂生产的重炮武器雄踞世界第一。</b></p> <h1><b> (一)弗兰茨二世主题</b></h1> <p class="ql-block"> 弗兰茨二世(Franz I,1768-1835),奥地利皇帝(1804-1835年在位)、神圣罗马帝国末代皇帝(1792-1806在位)。1792年继承父亲利奥波德二世的神圣罗马帝国皇位。他是一个专制者,憎恶任何形式的立宪制度。他支持奥地利发动的第一次反法联盟战争(1792-1797)。1797年被迫接受坎波福米奥条约,根据这一条约,帝国丧失了伦巴第和莱茵河左岸。1799-1801年他再次对拿破仑作战,被法国打败。1805年第三次对拿破仑作战,亦以失败而告终。次年,弗兰茨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历时800多年的神圣罗马帝国就此告终。1809年奥地利对拿破仑发动第四次战争失利。尽管弗兰茨瞧不起拿破仑,但由于考虑到国家利益,他不敢拒绝拿破仑对他的女儿玛丽亚.路易丝的求婚(1810年结婚)。</p> <p> <b>奥地利帝国于1823年发行的弗兰茨二世1泰勒银币(下图)。</b>直径40.00毫米,重28.00克。正面为帝国皇帝弗兰茨一世(1780-1835年在位)的侧面头像,背面为戴冠双头鹰徽及发行时间。</p> <p> <b>奥地利帝国于1833年为纪念弗兰茨二世与皇后伉俪视察波西米亚而发行的纪念章(下图)。</b>直径58.00毫米,重76.00克。正面为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二世与王后玛丽双人侧面头像,背面为被誉为“百塔之城”布拉格的城市雕塑。</p> <h1><b> (二)斐迪南一世主题</b></h1> <h3> 斐迪南一世(Ferdinand I, 1793-1875),奥地利皇帝(1835-1848年在位)。弗兰茨一世长子。1830年加冕为匈牙利国王。1835年3月2日继承奥地利皇位,朝政由一群顾问组成的“国务会议”掌管,首相梅特涅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1836年加冕为波希米亚国王,1838年又加冕为伦巴第和威尼斯国王。1848年革命期间逊位,由其侄弗兰西斯.约瑟夫继位。</h3> <h3> <b>奥地利帝国于1845年发行的斐迪南一世1泰勒银币(下图)。</b>直径38.00毫米,重28.00克。正面为帝国皇帝斐迪南一世(1835-1848年在位)侧面头像,背面为戴冠的双头鹰徽及发行时间。</h3> <h3> <b>奥地利帝国于1846年为纪念弗兰茨一世纪念碑落成而发行的铜章(下图)。</b>直径49.00毫米,重66.00克。正面为奥地利皇帝斐迪南一世(1835-1848年在位)侧面头像,背面为神圣罗马帝国末代皇帝(1792-1806年在位)、奥地利帝国皇帝(1804-1835年在位)弗兰茨一世纪念碑。下边为落成时间。</h3> <h1><b> (三)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主题</b></h1><p class="ql-block"><br></p> <h3> 弗朗茨·约瑟夫一世(Franz Josef I,1830-1916),奥地利皇帝(1848-1916年在位),匈牙利国王(1867-1916年在位)。伯父斐迪南一世无嗣,让他以皇帝假定继承人的身份接受教育。1848年,当革命蔓延到奥地利时,斐迪南逊位,12月弗朗茨登基称帝。1851年政府宣布撒销在1849年革命形势下颁布的宪法,自由主义者对国王不再信任。1854年4月24日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同茜茜公主(后为匈牙利女王)结婚。1835年维也纳行刺国王事件和米兰暴动,表明人民对帝国政府的极端反感。1914年7月,弗兰西斯.约瑟夫一世在外交大臣贝尔希托尔德怂恿下贸然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以致暴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在战争中期病逝。</h3> <h3> <b>奥地利帝国于1854年为纪念皇帝大婚而发行的2古尔登银币(下图)。</b>直径36.30毫米,重25.99克。正面为奥地利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与皇后茜茜公主(以后的匈牙利女王)双人侧面头像,背面为教皇庇护九世为一对新人(皇帝、皇后)主婚图,背面下缘为罗马字母拼写的皇帝大婚时间“MDCCCLIV”即1854年。</h3> <h3> <b>奥地利帝国于1854年为纪念皇帝大婚而发行的铜章(下图)。</b>直径55.00毫米,重74.50克。正面为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与皇后茜茜公主(以后的匈牙利女王伊丽莎白)双人侧面头像,背面为教皇为两位新人的主婚图和采用罗马字母拼写的发行时间。</h3> <h1><b>(四)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主题</b></h1> <p class="ql-block"> <b>匈牙利于1905年发行的弗朗茨·约瑟夫一世10科罗纳金币(下图)。</b>直径19.00毫米,重3.38克。正面为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1867-1918年在位)的戎装立像,背面为匈牙利国徽。</p> <h3> <b>奥匈帝国于1908年为纪念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登基60周年而发行的铜章(下图)。</b>直径84.50毫米,重189.00克。正面为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雕像和人群,背景为皇宫,背面主图为女神,背景为首都维也纳建筑。</h3> <h1><b>(五)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主题</b></h1><p class="ql-block"><br></p> <h3> <b>奥地利帝国于1886年发行的弗朗茨·约瑟夫一世2费罗林银币(下图)。</b>直径36.00毫米,重24.69克。正面为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1848—1916年在位)的侧面头像,背面为帝国国徽和币值及发行时间。</h3> <h3> <b>奥匈帝国于1869年为纪念弗兰茨·约瑟夫一世访问埃及并参加苏伊士运河开通仪式而发行的铜章(下图)。</b>直径70.00毫米,重137.00克。正面为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1867-1916年在位)侧面头像,背面主图为女神,背景为金字塔和帆船,下沿为发行背景和发行时间。</h3> <h1><b>(六)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主题</b></h1><p class="ql-block"><br></p> <h3> <b>奥地利帝国于1908年为纪念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加冕60周年而发行的5科罗纳银币(下图)。</b>直径36.00毫米,重24.00克。正面为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1848-1916年在位)的侧面头像,背面为手持橄榄枝奔跑的女神和国徽、皇冠及币值。</h3> <h3> <b>奥匈帝国于1873年为纪念皇帝加冕25周年而发行的铜章(下图)。</b>直径71.50毫米,重122.80克。正面为诸神簇拥下的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1848--1916年在位)图。背面为帝国国徽和发行背景及发行时间。</h3> <h1><b>(七)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主题</b></h1> <h3> <b>奥匈帝国于1915年发行的4弗罗林金币(下图)。</b>直径40.00毫米,重13.96克。正面为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侧面胸像,背面为国徽。</h3> <h3> <b>奥匈帝国于1873年为纪念维也纳世博会(第五届)而发行的铜章(下图)。</b>直径70.00毫米,重137.50克。正面为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1867-1916年在位)侧面头像,背面为欧洲三美女神。该章为本届世博会“五朵金花”套章中少见的一枚。</h3><h3> 此届世博会历时106天,参观人数125万,主题为:空前建筑设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