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县第十三届平型关文化旅游节隆重开幕

凝眸

<h3>盛夏的灵丘,山清水秀,万木葱荣,生机勃发。</h3> <h3>宽广美丽的武灵王公园,彩球高悬,鼓乐喧天,热闹非凡。</h3> <h3>7月1日上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纪念日之际,灵丘县在这里隆重举办“奋进新时代,永远跟党走”庆“七一”文艺演出暨第十三届平型关文化旅游节开幕式。</h3> <h3>本届文化旅游节的主题是:绘就全域旅游蓝图,推进文旅融合发展。</h3> <h3>出席本次节会的领导和嘉宾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洁,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为军,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总工会主席张文,县政府副县长张秀丽,县政协副主席燕昱,市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党总支书记刘继强,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栓明,以及部分旅游节组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文艺演出团体和社会各界群众。</h3> <h3>灵丘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洁宣布“奋进新时代,永远跟党走”庆“七一”文艺演出暨第十三届平型关文化旅游节开幕。</h3> <h3>副县长张秀丽在致辞中说,文化是旅游的根与源,旅游是文化的形与体。近年来,灵丘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打造四大旅游片区,东部以觉山寺、唐河湿地公园为重点,南部以平型关国家有机农业公园为龙头,西部以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为核心,北部以空中草原景区为主题,围绕“红、古、绿”三色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探索“生态旅游+美丽乡村+有机农业”的模式,推动灵丘转型发展、绿色崛起。</h3> <h3>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栓明宣布了本届平型关文化旅游节活动安排。</h3> <h3>开幕式由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局长王春喜主持。</h3> <h3>来自唐河韵合唱团、燕家湾村舞蹈队、蓓蕾舞蹈班、德贤传统文化爱心团、文化馆舞蹈队、灵源村舞蹈队、圆梦舞蹈队、文化馆舞蹈队等文艺团体的文艺工作者以精彩的文艺表演,拉开了第十三届平型关文化旅游节的帷幕。大合唱、男声小合唱、女声小合唱、独唱、表演唱、舞蹈、歌伴舞、排舞、威风锣鼓等,既接地气,充分体现了浓郁的灵丘地方文化特色,又高大上,展示了唐河儿女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h3> <h3>灵丘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因战国时期“胡服骑射”、首提改革的赵武灵王而得名。</h3> <h3>在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灵丘这块热土上英雄辈出、灿若星辰。</h3> <h3>灵丘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闻名中外的平型关大捷就发生在这里。</h3> <h3>灵丘各类资源丰富,有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12大类40多个品种,水资源储量达2.7亿立方米,占全市近四分之一。</h3> <h3>灵丘生态环境优良,无山不绿,有水皆清,是绝佳的休闲度假胜地。</h3> <h3>灵丘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京原铁路和大涞、天走、京原三条公路干线在此交汇,荣乌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是广大客商投资兴业的不二之选。</h3> <h3>平型关文化旅游节已成功举办十二届,灵丘县以此为平台,通过文化、旅游唱戏,持续提升灵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h3> <h3>通过前十二届文化旅游节的举办,灵丘的大美景致和独特文化给八方宾朋留下了美好印象,每年吸引大量宾客来灵丘旅游观光、投资创业。</h3> <h3>本次节会坚持“务实、创新、节俭、惠民、安全”原则,在充分体现灵丘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文化+旅游+”新时代发展理念,将平型关红色旅游与传统文化交流相融,通过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发挥晋北大同灵丘文化名城效应,大力宣传灵丘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使一年一度的文化旅游节成为推动全县经济、文化、生态、社会事业和谐发展的强大引擎,进一步打造灵丘县以平型关红色旅游景区为龙头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力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发展,使灵丘县变晋北边缘为开放前沿,加快面向京津冀雄地区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特色城镇建设。<br></h3> <h3>主办单位:</h3><h3>中共灵丘县委宣传部</h3><h3>中共灵丘县委组织部</h3><h3>灵丘县文化和旅游局</h3><h3>承办单位:</h3><h3>灵丘县人民文化馆</h3> <h3>导演:龙继莲</h3> <h3>文字:凝眸</h3><h3>摄影:刘占友</h3><h3>航拍:张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