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言恶语

鼎兴伊业

<h3>文/鼎兴伊业</h3><h3>一句恶言,恰似一颗恶劣的树,从大地上连根拔起,绝没有一点安定。</h3><h3>——《古兰经》一四章二十六节</h3><h3>古人云:“利刃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污言秽语,不仅显示出说话者品质低劣,内心肮脏,也会给他人造成巨大的伤害,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所谓言为心声,意在指一个人所说的都是他心里所想的——狗嘴吐不出象牙!有些恶语,能伤人致命,这绝非危言耸听。</h3><h3>从前,在我爷爷的爷爷那一代,有两弟兄去考秀才,两人都考中,而考官却说:“虽然你们都考取,但你们是一母所生的亲弟兄,两人中只能取一个,因为‘一山难容二虎’。”于是,取了哥哥,罢黜了弟弟。弟兄两人一喜一悲地骑着马回家了。一路上,哥哥喜笑颜开,心花怒放,满心的欢喜自不待言;弟弟愁眉苦脸,心情抑郁,冲天的怨气不必多说。回到家里,父母得知考试结果以后,对小儿子百般挑剔,恶语相向,又是打击又是谩骂,指责他没出息。原本痛彻心扉、欲哭无泪的小儿子,默默无声地听凭父母的打击和挖苦,指责与泼冷水,没有任何申冤和辩解,一声不吭地牵着自己的坐骑走开了。家人以为他是牵马去屋后的梨树上去拴,就没有太在意,也没有过多追究,只是一味沉浸在大儿子考中的喜悦中,不屑一顾名落孙山的小儿子。不大一会儿,伴随着路人的一声尖叫,人们发现考试失利的小儿子已经吊死在那颗拴马的梨树上了……</h3><h3>老迈昏聩的父母,因自己的愚昧无知而用恶语把自己的亲生儿子送让了绝路,再多的悲痛欲绝和泪流满面也挽回不了年轻的生命,他死得何其冤枉!绝非是他知识欠缺,无能考取,而仅仅是由于那万恶的科举制度坑害了他。然而,面对心情极度深寒的他,家里人为什么就不多一些鼓励少一点打击呢?为什么不多说点好话,少说点伤人的恶语呢?他自己有的是实力,有才智,况且来日方长,为什么要那样目光短浅、小肚鸡肠呢?然而,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h3><h3>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只讲分数不讲人品的时代,一个被大教育家蔡元培当年一语成谶的时代。他说:“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当我们的孩子拿着低分数的试卷回来时,请多给点鼓励,少一些打击,千万不可谩骂和挖苦。考试前,我们应该对孩子说:“放松心情去考吧!考多少分我都不会责骂你或表扬你,因为一次两次考试的分数代表不了你的整个人生!”。不要过分夸奖他和指责他,而是要鼓励他再接再厉,毕竟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是靠考试这种把戏就能终结得了的!</h3><h3>切莫恶语相向我们的孩子,否则必然会为我们的愚昧付出惨痛代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