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奋战大凉山

张老师

<h3>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自然资源富集,生态环境优美,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红军长征途中,刘伯承同彝族首领小叶丹在这里“彝海结盟”,近万名彝族青年参加了红军,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巨大贡献。这也是一片深度贫困的土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滞后,是全国“三区三州”地区之一,是四川脱贫攻坚的主战场。</h3> <h3>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旧社会可称为奴隶社会的“活化石”。与旧社会相比,新中国新生活使凉山彝族同胞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原因,彝族先民长期与世隔绝,在高山深谷迁徙繁衍,贫困如此集中地发生,在全国都是少有的。</h3> <h3>摆脱贫困,始终是他们心中的梦想。对四川而言,凉山彝区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是名副其实的硬骨头,脱贫攻坚战的任务异常艰巨繁重。</h3> <h3>“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在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让新时代的中国走进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h3> <h3>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中,有4位同志,他们肩负着党中央对困难群众的关爱、肩负着四川科技职工大学党委的重托,走进了大凉山,走进了喜德,走进了贫困乡村,他们是战斗在脱贫攻坚最前线的扶贫干部。他们虽然在千里之外,但依然以强烈的事业心、勇于担当不怕吃苦的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为学校改制增添光彩,用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和学校的初心誓言!</h3> <h3>目前我校奋战在大凉山脱贫攻坚一线的4名扶贫干部是张隽、吕利刚、曾思明、廖堃。他们有着共同的使命,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建功立业。他们远赴大凉山腹地,在艰苦边远的乡村磨练意志、砥砺品格、积极奉献,为喜德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h3><h3><br></h3> <h1><b> 脱贫攻坚 奋战大凉山</b></h1><h3><b>点点滴滴记录扶贫路,酸甜苦辣谱写援彝情</b></h3><h3><b>--凉山喜德光明镇甘哈觉莫村国家级贫困村</b></h3><h1><b> 四川科技职工大学定点帮扶村</b></h1> <h3>张隽&nbsp; 四川科技职工大学学生科科长,2018年6月任凉山州喜德县光明镇甘哈觉莫村副书记。</h3><h3><br></h3> <h3>2018年6月为响应省委号召,有过援藏经历的他,再次背上行囊,踏上扶贫之路。张隽同志克服困难,认真履职,率先垂范,入户走访、田间地头、党建月会、农民夜校总是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h3> <h3>他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感染和影响了身边的干部和群众,甘哈觉莫村整支队伍面貌焕然一新。到喜德扶贫一年多来,他以过硬的素质和优秀的能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当地村组干部、群众和党委政府的一致好评。</h3> <h3><b>用脚步丈量村情户情</b></h3><h3>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现有806户296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11户547人,海拔从1800米到2800米。到任以来,他爬坡上坎,趟水过河,深入村民家中调研,了解村民村情并登记在册,整理完善各种精准扶贫资料。走到村上,总能看到他的身影,群众的一声声“张书记”是对他工作的最好认可。</h3> <h3><b>加强党建和文体建设</b></h3><h3><b>主动作为,当好党建工作的“领头雁”</b></h3><h3>自驻村以来,张隽终坚持抓党建促发展,强化党建宣传,开好党建月会,在农民夜校中积极宣传扶贫政策。他还拿出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补助1500元和“扶贫攻坚最美农村电商达人”奖金500元,改造村支部活动室,办公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明显加强。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领村上20名应急分队民兵参加拉克乡森林大火扑救。</h3> <h3>建国70周年之际,积极组织在甘哈觉莫村主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国70周年暨火把节群众文艺汇演。</h3> <h3>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加强贫困地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营造浓厚的爱国氛围、民族团结氛围,也提高群众思想素质和文化修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受到了喜德县各级部门的一致好评,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h3> <h3>积极对接四川画报等媒体,前往甘哈觉莫村、马厂村为村民拍摄全家福,并免费打印赠送12寸全家福,为争创“四好家庭”添砖加瓦。</h3> <h3><b>大力开展教育扶贫,扶智与扶志</b></h3><h3></h3><h3>&nbsp;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切实找准精准扶贫切入点,以技能培训班、农民夜校、公益援助等为载体,着力提升贫困村群众整体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多措并举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累计开展电商平台搭建、“妇女发挥家庭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森林防火、非洲猪瘟防疫、“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国主义宣传等专题学习教育。</h3> <h3>积极引导贫困群众改变陈旧观念和生活陋习,增强农民劳动技能水平和脱贫致富能力,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贫困村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充分发挥我校应急管理相关专业优势,协助喜德县应急管理局起草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方案,并配合完成喜德县首次应急演练。</h3> <h3>积极协助参加由省厅主办、喜德县局协办、科职大承办的助力喜德县精准扶贫能力提升培训班”喜德县移风易俗培训班”通过参加培训,学员们纷纷表示,极大地开阔了眼界,拓宽了脱贫发展思路,把培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树文明礼仪新风,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为创建彝区美丽新村贡献自己力量。</h3> <h3><b>当“红娘”——协调社会力量助力扶贫</b></h3><h3></h3><h3><b>积极对接社会爱心帮扶力量</b></h3><h3>为加大精准扶贫宣传力度,为甘哈觉莫村吸引更多社会爱心人士关注,该同志引资5万元援建甘哈觉莫村的爱心图书馆,让村民能更好的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提高个人素质和技术水平,也为少年儿童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h3> <h3>持续开展爱心助学和爱心捐赠项目,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目前爱心助学资助6户困难户家庭6个娃娃,每人每年3600元直至完成学业(该同志和爱人也分别各资助一名儿童)。</h3> <h3>开展爱心公益行活动,组织爱心人士走访贫困户,捐助物资合计3万余元;开展爱心捐赠活动,累计捐赠衣服、床上用品、书籍、学习用具等共计6万余元。2019年目前为止该同志通过积极争取共引进社会爱心捐赠物资与资金共计16万余元。</h3> <h3><b>产业扶贫效果显著</b></h3><h3></h3><h3><b>发展茭白产业</b></h3><h3>甘哈觉莫村水源得天独厚,水源无污染。将传统种植水田进行流转,引进实力强,具备专业性的公司或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群众能够受益流转土地所带来的经济收入,也能够在茭白地进行务农,增加收入。目前,该村200余亩茭白种植,受益农户达到42户212人,总的合作收益160万,该村收益200亩土地租金,群众务工18万元,极大增加了村经济,目前2020年茭白种植已经在紧锣密鼓进行。</h3> <h3><b>发展花椒等种植业</b></h3><h3>根据甘哈觉莫村地理位置和水源、气候等因素,积极向县林业局争取花椒种植面积指标,按照正规化、公司化、专业化运营。目前完成花椒种植面积2000亩,今年3月份已种植完成,采取群众自愿出资、政府补助种苗,聘请专业公司技术专家来现场指导栽种,后期科学化管理,长短结合,促进群众增收致富。</h3> <h3><b>发展食用菌产业</b></h3><h3>充分利用当地农林资源优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2018年羊肚菌试种成功的基础上,通过积极引入并合理利用产业扶持资金,积极协助申报特色产业项目,采取“合作社+支部+农户+致富带头人”模式扩大规模种植,累计投资56万元,完成20亩有机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建设种植大棚11个,以“短、平、快、稳”的方式来发展甘哈觉莫村食用菌产业,逐步和乡村振兴接轨,持续实现新兴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提升群众幸福指数。</h3><h3><br></h3> <h3><b>推动村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和发展</b></h3><h3>通过采取传、帮、带、树典型等方式,帮助返村大学生利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创业就业带动村级电商平台建设和发展,与农村产业相融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实施电子商务产业扶贫。</h3> <h3>主导搭建村级电商平台,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h3> <h3><b>结对子、送温暖活动</b></h3><h3>结对帮扶干部与村民进行深入交谈,详细询问他们一年来的生产生活状况及存在困难问题,鼓励他们要积极参与生产劳动,增强脱贫致富信心,早日过上小康生活,并向贫困村民发放慰问物质,大米和食用油等。将四川科技职工大学全体干部的关心、关怀送到贫困村民心中。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拉近了我校干部同结对群众的感情,增进了彼此的友谊。</h3> <h3><b>贯彻落实帮扶职责</b></h3><h3>严格履行帮扶干部和帮扶责任人职责,完成各级部门下达的帮扶工作任务。积极对接贫困户和帮扶对象,以“一超六有”为标准,历时4个月完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提档升级工作和对达标全覆盖摸底调查工作。按照四川省总体部署和要求,以严准高质量的标准完成为期3个月的“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工作,并顺利通过省督导组检查。</h3> <h3><b>2019年9月9日张隽同志在驻村工作中因过度劳累,突发心肌梗死。经村、镇、县各级领导关心和及时送医,经县医院救治、西昌市人民医院抢救、心脏支架手术后脱离危险。</b></h3><h3><br></h3> <h3><b>经过治疗和短暂恢复期后,张隽同志目前已重返脱贫攻坚驻村工作一线。</b></h3><h3><br></h3> <h3>张隽同志始终以谦诚的品德、忘我的精神、实干的作风,任劳任怨,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并肩作战,用实际行动书写共产党人的时代风采。</h3> <h1><b>一个贫困村的美丽蜕变</b></h1><h3>村委会集中安置点建设前景</h3> <h3>村委会集中安置点安全住房建设项目</h3> <h3>老村委会活动坝子</h3> <h3>四川科技职工大学援建项目 800㎡文化广场坝子</h3> <h3>新建的甘哈觉莫村民委员会</h3> <h3>援建 公共洗浴点</h3> <h3>援建 冲水式公共厕所</h3> <h3>援建 党建文化墙</h3> <h3>援建 爱心图书馆</h3> <h3>食用菌大棚建设启动</h3> <h3>食用菌大棚建设</h3> <h3>食用菌大棚建设</h3> <h3>建成投入使用进行种植食用菌的大棚</h3> <h3>甘哈觉莫村食用菌种植大棚种植的羊肚菌</h3> <h3>甘哈觉莫村食用菌大棚种植的食用菌竹荪</h3> <h3>甘哈觉莫村集体经济食用菌大棚种植示范基地20亩建成11个种植大棚</h3> <h3>如今走进喜德县甘哈觉莫村,芬芳的农村田园气息扑鼻而来。道路两旁种满经济作物和庄稼,成片的稻田、玉米地、茭白地、荞麦地、烤烟地、花椒林、核桃林、藤椒基地、食用菌种植基地…到处都是摇钱树。勤快的村民忙碌着给庄稼施肥、除草,充满着幸福的喜悦。</h3> <h3><h3>美丽乡村甘哈觉莫</h3></h3> <h3>甘哈觉莫大型集中安置点</h3> <h3>甘哈觉莫村委会集中安置点</h3> <h3>美丽乡村甘哈觉莫</h3> <h3>美丽乡村甘哈觉莫</h3> <h3><h3>美丽乡村甘哈觉莫</h3></h3> <h3>美丽乡村甘哈觉莫</h3> <h3><h3>美丽乡村甘哈觉莫</h3></h3> <h3>美丽蜕变、点燃希望的火把</h3> <h3>美丽乡村甘哈觉莫</h3> <h3>美丽乡村甘哈觉莫</h3> <h3>2018年该同志在喜德县全县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2018年度工作评选被中共喜德县光明镇委员会、光明镇人民政府评选为年度先进个人。</h3> <h3>2018年度由喜德电子商务平台推荐代表喜德县参加全网“扶贫攻坚 寻找最美农村电商达人”投票评比活动荣获最美农村电商达人的荣誉称号。<br></h3><h3><br></h3> <h3>2018年度被省应急管理厅党组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川科职大党委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度被川科职大党委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h3><h3><br></h3> <h3>2019年,在喜德县综合帮扶工作队先进集体评选中,由该同志等三人组成的“喜德县光明镇教育扶贫专家技术服务队”获得优秀技术服务队称号。</h3> <h3>其所在驻村工作队被评选为“优秀驻村工作队”等荣誉称号。</h3> <p>2019年全省高校定点扶贫工作考核评比我校被四川省委教工委评选为2019年度全省高校定点扶贫先进单位。</p> <h3>甘哈觉莫村各项帮扶工作有序推进,各项帮扶内容得以较好的完成,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进一步加快,帮扶责任进一步夯实,帮扶成效进一步凸显,帮扶工作得到了各级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