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已的方式回家

老魚頭

<h3>2019.06.08 大庆→佳木斯 客车</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警钟长鸣</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佳木斯火车站</h3></font></h3> <h3>那一日跟大表哥视频聊天,谈了许多,他给我发过来一些照片,照片上是二姐家大棚里茂盛的黄瓜秧和二姐夫摘黄瓜的场景,一下子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我想家了,我要回家去看看。</h3><h3>其实,在这之前我原本打算休两周干休假,跟几个志同道合的骑友一起骑车去旅行,但因种种原因始终没有定下来,骑友的一句话提醒了我,她说你应该做个路书,没人跟你去,你可以自已去。于是一个计划在我心中慢慢形成,我要带着我的单车去旅行,这一路不只是为了看看外面的风景,更要看看我想要看到的亲人、同学和朋友。</h3><h3>我的计划是:带着自行车坐车到佳木斯看望大表哥,骑车去鹤岗看望84岁的舅母,去绥滨看看老同学曹克锋,回富老家看望哥哥姐姐侄男外甥女同学朋友们,去抚远看望老同学付广利和赵艳辉,去饶河县小佳河乡富裕村看望四姐一家人……我很想他们!</h3><h3>我一直觉得去一个城市,不是因为这城市有多么悠久的历史和多么灿烂的文化,有多少美观的建筑和多少美丽的风景,只是因为那里有我念念不忘的亲人。风景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是情,是朝思暮想的思念。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乡;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每个游子都有一个归乡的梦。世界上的美景无数,可是最美的风景却是回家的路!我要用我自己的方式回家,带上爱和期盼,踏上那条风景最美的路,一路向着温暖出发……</h3><h3>给原来坐过大庆→佳木斯客车司机打电话订票,却被告知他的车在换型,他告诉我坐大庆→双鸭山的客车,很顺利地订下了票,6月8日早上出发了。出放之前发了一个朋友圈:出发吧!最好的时光在路上,最美的自己在远方!</h3><h3>车过哈市不久,大表哥家的大侄打电话问我几点能到,他们一家人等我一起吃饭,我让他们先吃别等我,我在车上吃中午饭,二三点钟才能到。可是等我二点多到佳市,本想去佳木斯的松花江边看看,来接我的大表哥却说,他们没吃中午饭,一直在等我一起吃,这让我非常的感动,我俩赶紧去他家,大嫂准备了一大桌子的菜,大哥陪我喝完白酒后,大侄陪我喝啤酒,这一顿饭吃了三个多小时,晚上想去江边转转看日落的计划也泡了汤。</h3> <h3>2019.06.09 佳木斯→鹤岗 80公里</h3> <h3>一夜睡得非常香,早晨四点多钟醒来的时候,隐隐约约听到从厨房传来轻轻的说话声,我知道这是大哥大嫂在准备早餐。躺了一会儿,起身穿衣去厨房,却看到一家三口人在包饺子。大哥看见我说,你再躺一会儿吧。我拍了张照片重新躺到床上,我要好好体会一下回到家里的感觉。自从我把家搬离了故多,父母都离我而去后,我觉得到哪个哥哥姐姐家都象回到我小时候最初的那个温暖的家。此时此刻,我要多在床上躺一会儿,我要充分体会一下这种幸福感!</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鼎 盛</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遇修路上高速 鹤(鹤岗)大(大连)高速</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长势正旺</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鹤岗 迎宾门</h3></font></h3> <h3>吃完饺子就上路了,出城后却发现正赶上去鹤岗的路正在修路,不能走了,正在为难之际,碰到一个人,他说,你可以走高速路,每个周末都有象你这样骑车的人上高速。我说,高速路上不让骑自行车。他说,到收费口,如果有人拦你,你就跟他好好说说,如果没人,你就一直走。我想也是,无路可走,只能试试。到了高速路口,正赶上有一个大挂车在交费,从车的侧面顺利上了高速,一路狂奔。</h3><h3>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和舅母</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哥俩好</h3> <h3>舅舅去世已经二十多年了,那年他64岁,母亲只有这么一个亲弟弟。 我小时候感觉我的舅舅特别多,有一次去姥姥家的那个村,他们给我算过,这个村我叫舅舅的总共有三十二个人。长大后才知道,那三十二个人中沒有一个是我的亲舅舅,只有这一个才是我的亲舅舅,母亲的亲弟弟。</h3><h3>据母亲讲,在她爷爷那一辈的时候,有哥们八人,爷爷的父亲带着这八个孩子从山东逃荒过来的,走到这里的时候,发现这里的土质很好,于是就在这里开荒种地,等孩子们长大娶上媳妇后,人口越来越多,形成一个村庄。因为姓付,村子在山岗的西边,所以村子的名字就叫西付家。</h3><h3>舅舅很早的时候就自已离开了西付村,到鹤岗煤矿找工作了。记忆中舅舅没有到过我家几次,记得我七八岁的时候,舅舅带着孩子来过我家,大表哥还为我们拍了照片,现在我家还保留着那些老照片,有一张是舅舅与父亲的合影,那是父亲留下来的唯一一张照片。第一次去舅舅家,还是我在佳师专念书时,二姨家的大表哥领我去的,后来我自已又去了一次。在我参加工作后,舅舅退休的那一年来我家住了一段时间。舅舅不太爱说话,总是用那种笑咪咪的眼神看着你,满眼的慈爱。舅舅很爱喝酒,一天三顿每顿二两,那时候我还在学校工作,正赶上暑假,我陪舅舅每天喝二顿(中午和晚上),我俩每天正好一斤酒。喝酒也不需要什么好菜,小园里种的大葱、辣椒、豆角、茄子等,随便弄上两三样就行,跟舅舅在一起的那个暑假过得非常非常的愉快。</h3><h3>舅母今天八十四岁了,母亲、二姨、舅舅这亲的姐几个就剩下这一个老人还健在,我想在舅母的有生之年多看望她几次。</h3><h3><br></h3> <h3>2019.06.10 鹤岗→名山→绥滨 180公里</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晴空万里 惬意无限</h3></font></h3> <h3>名山镇位于黑龙江鹤岗市萝北县之东,濒临黑龙江畔,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十月区隔江相望,对岸就是俄罗斯的阿穆尔捷特(一个小镇),为边境口岸城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远眺黑龙江对岸</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远望名山岛</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俄人民世代友好广场</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兴安大峡谷地质公园</h3></font></h3> <h3>听说位于黑龙江边的萝北名山不错,风景很好,从鹤岗经名山到绥滨比直接去要多走二十多公里的路程,能有180公里左右,也就是一天的路程,所以决定从名山那经过。</h3><h3>鹤岗市是一座煤城,市区建在山上,市内的道路也有很多的上岗下坡,有的坡度还很大,楼房大多是随山势而建,不好辨认方向。还好早上没有太多的车,在手机导航的引领下,边骑车边欣赏街景, 很快出了市区。</h3><h3> 今天的天气很好,睛空万里,温度适宜,路面宽扩,路两边是满眼的翠绿,骑车在路上,没有太快的速度,看着山中的美景,听着优美的音乐,别提有多么的惬意了。</h3><h3>临近中午到了名山镇,在镇里吃完饭就去了风景区。美其名曰的名山旅游风景区其实就是一个沿黑龙江江边建的一个沿江公园,此时黑龙江是枯水期,江面并不很宽,可隔江看见对岸俄罗斯城镇阿穆尔泽特城,有一些俄式的建筑。江中有一个名山岛,岛与岸有桥相连,远远的可以看到岛上有座寺庙,名山镇刚刚建立时就以此山命名的。公园内有一个中俄人民世代友好广场,这有一块大石头上写着"兴安大峡谷地质公园",都是一些招览生意的噱头,没什么实际意义,我也不能脱俗,拿出手机给我的坐驾拍上一张美照,留做纪念。</h3> <h3>在路上,我和我的影子相伴,我们沐浴在蓝天白云下,我们穿行在青山绿水间,风儿笑我们痴狂,花儿为我们芬芳,鸟儿为我们欢唱,只要心中有希望,苦累会让我们更坚强!</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同学曹克峰</h3></font></h3> <h3>其实绥滨与我的老家富锦仅一江之隔,前些年建成的松花江大桥把两座城市紧紧的连在了一起,两城之间也只有20多公里的路程,骑车一使劲很快就能到家。之所以要到绥滨停下,我想要看看多年不见的老同学曹克锋。</h3><h3>他现在在绥滨法院工作,经常出门办案。早上临出门的时候给他发了微信,问他是否在本地,告诉他我要骑车去看看他。他一听说我骑车,很是惊讶,很是感动,这一路上留言不断,间或还打电话问问到哪儿了。</h3><h3>其实他是我在师专上学时上一届的同学,我们住在一个宿舍,我们的宿舍是一个混寝,住着不同科系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八个人,我俩只在一个宿舍住了一年。记得上师专上学报道那天,我是第一次离开家独自去到外地,对于一个农村出来的我,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到了师专报完道,有同学领我到宿舍一一419寝室。一进走廊就听到有弹吉它有唱歌的声音,巧的是正好是我住的寝室。一进门就看见四五个人围坐在靠近窗边的大桌子上,一个人抱着吉它在弹唱,其他的人在一起起哄,他们在对着对面的楼唱,对面是新建的女生宿舍。那一张张青春的笑脸,那一声声清脆的吉它声,那个浑厚的男中音,瞬间在我的脑海中定格,那个场景一下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永远永远地挥之不去,那首歌也深深地印在青春的记忆中,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叫《俏姑娘》。毕业后我们都回了老家,他在绥滨我在富锦,那时松花江还没有修桥,来去只能坐船。八九年他结婚之前,到富锦买电视找到了我,我跟他一起把电视弄上船送回家的,以后就没有断了联系。这种同学的情谊就象一坛老酒,越来越醇越来越香!</h3> <h3>2019.06.11 绥滨→富锦 20公里</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富绥松花江公路大桥</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偶遇</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合拍</h3></font></h3> <h3>昨晚同学为我安排的饭店和旅店,今天早上5点又过来陪着吃早餐,这种三十多年的同学情啊,叫我怎么能不心生感慨!愿时光不老,愿我们不散!</h3><h3>带着不舍的心情和老同学的祝福离开了绥滨县城,没多久就到了富(富锦)绥(浽滨)松花江公路大桥。富绥大桥于2009年5月1日开工,2011年9月31日竣工,全长3470米,是我省单孔跨径最大、桥体最长的公路大桥,有“松花江第一桥”美誉。骑到大桥拍照时,看到远处有几个骑行者的身影,我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与他们攀谈拍照。都说天下骑友是一家,不用多介绍就会熟悉起来,与我和合影的魏大哥今年78岁了,每天早晚都来这里,往返一次二十公里,没有特殊情况,从不间断。自从大桥开通以后,两个城市的骑行爱好者每天从早到晚有好几伙从桥上通过,晨骑休息的时候就聚在一起聊天,讲一讲各自见到听到的趣事、新鲜事,戏称"新闻联播"。每天从桥上通过的车辆并不是很多,骑车通过的却不少,仿佛这座大桥是专为两个城市的骑行者修建的。</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站在大桥上观看,眼前的松花江美不胜收!</h3> <h3>二姐家住在江边的嘎尔当村,下桥左转很快就到她家了。二姐和姐夫今年都是六十七八岁的人了,还坚持自已种地,扣了两个大棚,一个棚子里种的黄瓜,一个棚子里种的豆角,两个人起早贪晚地种菜、摘菜、卖菜,很是辛苦,想想就心疼。</h3><h3>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骑车来看你</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离别远眺</h3></font></h3> <h3>在二姐家待了一会,我跟二姐说,我想老妈了,要去坟地去看看,天气预报说,下午有雨,如果下雨,土路不好走地里进不去,就不能骑车去上坟了,二姐理解我的心情。</h3><h3>我曾经无数次地在脑海中想象着,在一个晴朗的夏日,我骑着单车,带着酒菜,坐在父母的坟前坐上一天,慢慢地陪老爸老妈喝着酒,慢慢向他们诉说着我的思念,给他们讲现在的生活,讲离开家后我有孤独,也想听听他们对我的惦记和叮咛…… </h3><h3>我买了黄纸,骑车来到坟前,土坟上长满了荒草。当缕缕青烟飘起的时候,我的眼里禁不住泪水涟涟,妈,我想你呀……<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就是永远让我魂牵梦绕的家!</h3><h3>这个房子是我搬离家乡前一直在此居住,现在三哥住在这里,这座房子是我参加高考那一年(1986年)盖的,记得盖完房子,我和大哥砌完装煤的小棚子的第二天我就离开家乡去上学了。这个房子对于我来说承载得太多太多,在这里我娶了媳妇成为了一个男人,在这里我送走了父亲成了一个没爹的孩子,在这里我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成为了一个父亲,在这里母亲牵肠挂肚地守候着给因喝酒晚归的我留着一盏灯,在这里母亲与她的儿孙们共享天伦之乐……它是我的心灵归宿,它是我的灵魂故里,是我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h3> <h3>曾经的大嫂是多么的健壮,而如今却被病痛折磨得如此憔悴,看着就让人心疼得不行。现在的体重只有54斤,生活得靠大哥天天侍候,但她的精神伏态还是很好的,见我回来看她,非常高兴。我觉得能在人清醒的时候,看看她,陪他聊会天,给她买点可口的,要比人不在了哭天抢地强得多!祈求仁慈万能的上帝让大嫂能够摆脱病痛尽快恢复健康吧!</h3> <h3>大姐比我大了整整二十岁,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我刚参加工作那些年,身体不是很好,单位离家远离大姐家近,每天中午都到大姐家吃饭。那时住的还是平房,天冷的时候每次我去,大姐都把热炕头让给我,让我上炕暖和暖和。我几天不去,她就对姐夫说,去看看他老舅,是不是病了。听妈妈说,我搬家离开富锦的那一年,一提到我,大姐就会满眼流泪,我妈说,你哭个啥,人家是去享福喽,可大姐却说,我想他。上次跟大姐视频聊天,我说要6月1日开始休假,回家看看,大姐让我晚回去一周,她陪孙女在外地高考,考完才能回家,她对我说,我不在家你去哪儿住呢?大姐对我的感情,不仅仅是姐弟情,还揉进了母爱。</h3> <h3>天气预报报得很准,下午果然下雨了,三哥家小园里的月季花,雨后显得更加娇媚。</h3> <h3>2019.06.12----14 富锦</h3> <h3>昨天回来就去看望老妈,今天早起就该去看岳母,人毕竟是有双重父母的。</h3><h3>岳父去世后,曾把岳母接到我家住了一段时间,可是在乡下住习惯了,住在楼里实在不习惯,况且我俩上班,中午还不能回家,住楼房不象在乡下能跟左邻右舍聊聊天串串门,每天只有电视陪伴,实在是太孤独不习惯了。现在住在妻妹家,妻妹家有两个鱼塘、一个饭店,还养了很多的鸡鸭鹅。老人家一个人喜欢住谁家,住谁家舒服就住谁家吧,毕竟儿女好几个呢。</h3> <h3>乡下孩子结婚早,妻妹的孙子都6岁,开始享受天伦之乐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鱼塘一角</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鱼塘一角</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富锦市人民政府</h3></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母校</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富锦最早的中央大街,青石铺路。</h3></font></h3> <h3>我最好的同学王健伟,我俩之间的友谊已经超越了同学之情,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兄弟。</h3><h3>刚上班时,我在六中史地组任历史教师,我办公室对面是一个女教师,叫王英东。那时建伟的父亲也在六中,教俄语,王老师相中了英东,就让建伟借着找我的机会看看王英东,建伟对王英东是一见钟情,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俩结婚时,正赶上放暑假,那时候都是自已收拾房子,我帮他干了十多天,等到结婚那天,我们同学都在接亲、闹洞房,建伟的姐夫不认识我,不知道我是谁,只知道我给他收拾新房,见我还没走,就对建伟说,你雇的那个干活的盲流子咋还不走?我这长相,哎……</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传统炕桌</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倔强的荠菜</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慈爱的目光</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可爱的小孙子</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松花江边</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江边观音寺</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姐、二姐、三姐与两个外甥女</h3></font></h3> <h3>2019.06.15------16 富锦→同江→抚远 240公里</h3> <h3>在富锦待了三天,下了两天雨。同学付广利这几天经常打电话问我哪天去,今天终于晴天了,去抚远,走起。</h3> <h3>晴天了,但是风特别的大,不信!?你看看这风有多大!</h3> <h3>家乡的稻田,远处是乌尔古力山,又称卧虎力山或五顶山,因其在富锦的东边,小时候我们都管它叫东山,登上山巅可以俯瞰富锦大地和美丽的松花江景色。富锦西边还有一座山,叫毕拉音子山,叫西山。</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伸向远方</h3></font></h3> <h3>用紫色的“紫玫瑰稻”的秧苗与绿壳糯米稻夹杂种在一起,种出四个大字“追梦启航"!</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同江的俄罗斯风情园,里面有很多俄式建筑,还有俄罗斯套娃雕塑和苏联时期艺术家的雕像。</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公园里的套娃</h3></font></h3> <h3>同江烈士陵园。园内主要设施有革命烈土纪念碑、苏联红军烈土纪念碑、同江县第一任县委书记章克华等四名烈土的墓碑、章克华烈土纪念馆等,还陈列了二战时期的一些重型武器。</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战战车</h3></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三公路起点。</h3><h3>同三线总长度为5700公里,它北起黑龙江同江,南至海南三亚,是横贯全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站在起点能"起点儿"</h3></font></h3> <h3>244号界碑,界碑只是标识国界的位置,但不代表界碑刚好在国境线上,实际的国界线是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h3> <h3>黑龙江、松花江两江流到同江形成三汊口,人们习惯称“三江口”,风平浪静时可以看到两条江水一黑一黄的不同颜色,可惜今天是“浊浪排空"、“惊涛拍岸",没有眼福啊。</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时光正好</h3></font></h3> <h3>正顶风,感觉最大风力有6级,一上午才骑了60公里到了同江县。下午继续顶大风,骑行60公里,晚上入住勤得利农场,这名叫得好,勤快自然就能得利。</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继续顶风。</h3><h3>广利一直隔段时间问我一次走到哪儿了,看到我给他发的视频,终于不着急了:风太大,你慢慢骑吧。我说,是上天在考验我的诚意吧?</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路上</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河湾湾</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东极一一抚远县。</h3></font></h3> <h3>到了抚远广利经营的金祥园旅馆时,他正在收拾鱼。</h3><h3>广利也是我们混寝时我上一届的历史系同学,住在我的上辅,是名符其实的“住在我上铺的兄弟"。记得开学一个多月以后他才来上学,我俩都是富锦老乡,自然亲近,他还姓付,与我母亲同姓,对于我来说,在心底上更加亲近。那时候上学,家里面都不富裕,学校食堂四点半就开饭了,对于正在青春期的我们,等到晚上九十点钟时就会饿。他让我们多买点馒头,用筷子串起来带回寝室,再买点咸莱,饿了就吃。记得那时吃得最香的就是,咬一口左手拿着的凉馒头,再咬一口右手拿着的辣白菜。</h3><h3>广利还有一个酒精炉,沒有馒头时,用它煮挂面,有一次宿舍停水,实在没有水,用买来的汽水煮挂面,煮熟的面是甜的,真难吃!难吃也得吃,饿呀。</h3><h3>得知我来大庆,从教育转到了银行,他不无担心地打电话问我:从事业单位转到企业单位,能行啊?那年冬天他来大庆二叔家办事,住在龙风区,由于不知道我在哪个单位上班,只知道是农行,他就坐公交车一个营业所一个营业所的找。记得那时我在西城储蓄所,那是一个大雪天,办业务的人很少,我坐在办公桌上跟支行的同事白话呢,看见他从外面走进来,当时我就惊呆了,扔下电话就开门跑了出去抱住他,他笑着说,终于找到你了,我打算这最后一个储蓄所再找不到你,我就不找了。许多年过去了,那些在一起的日子,一说起来,往事依然历历在目。</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极日落</h3></font></h3> <h3>2019.06.17 抚远</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等待</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抚远日出</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祖国最早迊接太阳的地方迎接太阳</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静谧</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奔问东方</h3></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极广场</h3><h3>东极广场景区位于抚远水道与乌苏里江交汇处,是我国陆地领土最东端的地标性景观,是黑瞎子岛旅游名镇重点景区之一。</h3> <h3>黑瞎子岛北侧259号界碑是2007年7月立下的,这里也是2008年两国领土交接的纪念地。从1964年开始,中俄就黑瞎子岛归属问题,进行了长达40多年的谈判。2008年10月14日中俄双方在黑瞎子岛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国界东段界桩揭幕仪式”。根据《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议》,中国收回黑瞎子岛西半部大约为17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7个澳门的面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合影留念</h3> <h3>乌苏镇哨是我国大陆最靠近东方的哨所, 是祖国大陆最早见到日出的哨所,被称作中国“太阳最先升起的地方”,每天战士们在这里把太阳迎进祖国,被称为我们伟大祖国的“东方第一哨”。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到乌苏镇考察指导工作时,为乌苏镇哨所亲笔题词“英雄的东方第一哨”。</h3> <h3>听说广利的对象要来宿舍,大家一起把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来的正是赵艳辉,由于广利在家行三,现在我们都把他俩叫三哥三嫂。与我同届不同班,我在一班,她在三班。记忆最深的是,当时实行一种用很粗的毛线叫棒线织的围脖,男生女生都爱戴,三嫂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给我织了一条,感觉好象能有一米六七那么长,是墨绿色的,戴了很多年。</h3> <h3>2019.06.18 抚远→饶河 180公里</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整装待发</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早上很早就醒了,躺在床上回想与三哥的这三十多年的那些往事,回想这两天来三哥不仅让我吃到纯粹的黑龙江中的多种鱼,菜做得鲜美可口,酒喝得酣畅淋漓,还陪着我驱车游览了黑瞎子岛、东极广场等地,真是盛情难忘。我不想走,我舍不得走,让我多躺一会,让多享受享受这幸福的时光。</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4点钟的时候,三哥敲响房门:畔泉呀,起来吧,我烧水煮饺子了。</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虾仁韭菜馅的水饺,香!</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告别小城</h3><h3><br></h3><h3></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景无限</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窄窄的山路</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池塘夕照</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姐种的草莓就是甜</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姐家的小院子</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四姐比我整整大了一旬,我俩都属羊。第一次来四姐家还是二十多年前,记得坐车到小佳河乡,下午没赶上客车到富裕村,小佳河到富裕村有13公回的路程,我买了点吃的就走着上路了,走到四姐家时,已经是下午四五点钟了。那时还是住的小草房,如今已经住上了大砖房;那时种地都得雇别人家的车,如今家里有了好几种车。日子就是在四姐勤劳的双手和日常的节俭中一步一步走过的、一步一步变好的,相信会越来越好!</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丰盛的饭菜,浓浓的亲情!</h3><h3>四姐很早就准备了饭菜,全是绿色食品,有采来的山菜:微菜、刺老芽、刺五加叶,有自家种的小葱、香菜、黄瓜、生菜,有用自家养的小鸡炖的大腿蘑、排骨炖的猴头磨,还有外甥在山里河沟中捞的小鱼和四姐亲手做的大酱。</h3><h3><br></h3> <h3>2016.06.19 饶河→富锦 180公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中日出</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静谧的早晨圆圆的月</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姐家房檐下的燕窝 燕子不落愁人家</h3></font></h3> <h3>本想在四姐家再住一天,天气预报说今天多云转中雨,忙路上遇到雨不好骑车,遂决定整装出发。</h3> <h3>四姐听说我要走,赶紧起来为我准备饭,屋内锅里热着饭和菜,屋外的锅里煮着鹅蛋。</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路弯弯 阴云密布</h3></font></h3> <h3>2019.06.20------21 富锦</h3> <h3>20号下了一天的雨,我庆幸没在饶河多待一天,早一夭回富锦了。21早晨终于晴天了,起早到客运站定了车,骑车去松花江大桥欣赏美景!</h3><h3><br></h3><h3><br></h3><h3><br></h3> <h3>2019.06.22 富锦→佳木斯→大庆 客车</h3> <h3>哥哥姐姐和朋友们不让我骑车走,让我坐车回家休息一天再上班,我觉得他们不理解我们骑行人的乐趣,但我却懂得他们对我的爱,他们心疼我啊!</h3><h3>我觉得这一次骑行不仅仅是一次旅行、一次探亲之旅,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是一次净化心灵和感受爱的过程,有许许多多的不舍与难以忘怀的场景:</h3><h3>忘不了大表哥一家人为我准备早餐包的水饺……</h3><h3>忘不了舅母在我离开时含泪的那句“平安"……</h3><h3>忘不了克锋想早点见到我开车去接我的急切……</h3><h3>忘不了偶遇骑友时他们的热情……</h3><h3>忘不了二姐说,你来就帮我干活,都没在我家吃一顿饭的嗔怪……</h3><h3>忘不了外甥女和大孙子听说我回来就急忙来看我的笑脸……</h3><h3>忘不了三嫂给我洗衣服、把炕烧热乎让我体会家的温暖、起早割韭菜为我包的饺子……</h3><h3>忘不了大侄儿扔下工作从同江赶回来看我的亲情……</h3><h3>忘不了小孙子见到我就跟我亲近时咯咯的笑声……</h3><h3>忘不了大嫂用虚弱的声音跟我说,骑车多累呀,坐车回来多好……</h3><h3>忘不了四姐一路在微信上"老弟""老弟"的呼唤……</h3><h3>忘不了广利跟我说,弟弟到抚远来就是吃鱼,只要是纯江里的市面上有卖的鱼都让你吃上……</h3><h3>忘不了三姐一句一句地问我,累不累 慢点骑……</h3><h3>忘不了大哥趴在楼的窗台上远送我的目光……</h3><h3>忘不了五姐"伟大的行程"的赞赏……</h3><h3>忘不了朋友们对我的牵挂,喝完酒后他们说,别太累了,坐车回去吧……</h3><h3>忘不了二表嫂为我做的那顿饭……</h3><h3>忘不了外甥喝多时对我说,你搬家走了,对我是个打击,因为我就能跟你进行心的交流……</h3><h3>忘不了四哥听说我回家头上带着伤陪我喝的那顿酒……</h3><h3>忘不了大姐起早为我煮的热汤面打的荷包蛋……</h3><h3>忘不了大表哥起早送我时恋恋不舍的眼神……</h3><h3>忘不了骑友们一路的惦记、给我接风和每天的问候……</h3><h3>忘不了大兄弟为我写的那些诗……</h3><h3>许许多多的忘不了,忘不了的情,忘不了的爱……</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虚此行!我爱你们!</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