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亲爱的东升厂的兄弟姐妹们,从一九六九年太原的第一批老三届学生进厂算起,到今年已经整整五十年了!(长治第一批大哥大姐们直接去天津学习,因此首先大批进厂的是太原老三届。)五十年,半个世纪!我们从青春少年成为今天的白发老人;我们从懵懂无知到历经沧桑;我们从四面八方聚在一起又分散到祖国各地;我们从经历了各自的人生又回到原点。感谢沁源人民没有忘记我们,感谢沁源政府为我们建造了三线记忆展览馆。使我们又有机缘在这里重聚,使我们五十年后又能在这里再续前缘。2019年6月18日,上百名东升人在郭道重逢相会,互相辨认、畅叙友情。激动、感慨、兴奋、幸福是大家共同的感受。智能手机拍下了一张张激动的面孔、留住了我们重逢的点点滴滴。让我们在美篇相册中使之成为永恒的记忆,让这些珍贵的记忆伴随着我们今后的日子,直至永远……</h3> <h3>原长虹厂被选定为三线记忆展览馆馆址,在大路边就感到了浓重的三线氛围。</h3> <h3>6月16日三线展览馆正式开馆。这是沁源县邮政局特意制作的明信片周日封印章。</h3> <h3>三线记忆展览馆外观。</h3> <h3>楼前是郭道政府特意聘请山西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利用三线厂用过的旧机器,以现代雕塑理念做成的雕塑。整体造型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两边各三根铁管既为鹰翅,也象征着“三线”精神。</h3> <h3>2019年6月16日,三线记忆展览馆正式挂牌。</h3> <h3>一切就绪,迎接三线职工回家。</h3> <h3>沁源三线七厂的厂旗迎风招展。</h3> <h3>镇政府的帅哥美女们全体出动为三线人服务。</h3> <h3>三线馆所在地长虹社区在党委书记郝建明率领下组成了志愿者团队全天候为三线人服务。</h3> <h3>郭道镇威风锣鼓队的美女们士气高昂、鼓声震天。</h3> <h3>沁源县邮政局特意为三线展览馆开幕制作的明信片及首日封。</h3> <h3>三线展览馆简介及为建馆捐赠物品的光荣榜摆放在醒目的位置。</h3> <h3>连续三天,县、镇领导到场参加。</h3> <h3>郭道威风锣鼓队的姐妹们也是连续三天冒着酷暑,威风凛凛、精神饱满地欢迎着回家的三线人。</h3> <h3>故地重游<br>曾经同沟建三线,<br> 斗转星移五十年。<br>激情岁月怱怱去,<br> 往事联翩浮眼前。<br>今曰重逢又相见,<br> 昔日友情印心间。<br>回首当年青春愿,<br> 欢声笑语聚沁源。<br>独唱合唱尽兴欢,<br> 歌声句句扣心弦。<br>节目随场即兴演,<br> 潇洒自如风彩现。<br>太极舞蹈亦敬佩,<br> 行云流水舒缓绵。<br>诗词朗诵更钟爱,<br> 豪情满怀皆俱綠。<br>各奔东西重聚会,<br> 两鬓染霜情愈远。<br>旧厂区到纪忆馆,<br> 多姿摄影作留念。<br>身远心往难偿愿,<br> 赋一拙诗抒情感。<br>祝愿东升全同仁,<br> 夕阳红艳古稀年。<br> 任文明(耄耋年)<br> 2019年6月19日晚</h3> <h3>展馆共设七个展厅</h3> <h3>郭道镇政府为打造三线展览馆真可谓竭尽全力、用心良苦。这是专门制作的沁源七厂的地理位置沙盘。</h3> <h3>展板内容丰富、翔实,全部是当年真实影像的再现。</h3> <h3>沁源七厂在沁近20年的历程。</h3> <h3>本美篇作者参与了建馆全过程。独立承担了东升厂照片及物品的收集、整理、说明等工作。并在郭道驻扎三个月,负责展板文字撰写及展品布置、说明工作。</h3> <h3>连夜卸载从榆次运来的设备。</h3> <h3>各厂的联络人员多次往返郭道,送来了大量的照片及实物,为三线馆的建成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h3> <h3>2018年12月4日,县委金所军书记率领沁源县四大班子验收三线展览馆。本人负责讲解。</h3> <h3>这是验收结束后本人与金书记在东升厂厂旗前合影。</h3> <h3>2019年1月,由陈庚大将之子陈知建率领的“将军子女代表团”来沁参加抗日战争纪念活动,后来到郭道三线展览馆参观,特邀本人回郭道讲解。他们看得认真、听得仔细。参观完后对三线展览馆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是“震撼”、“奇迹”。</h3> <h3>祝东升厂18日赴郭道参加三线厂记忆展活动的同仁一路顺风 开心快乐 事事如意<br> 想当年风华正茂 奋斗三线 献身國防<br> 看今朝花甲古稀 耄耋之年 白发还乡<br> 半个世纪的今天聚会故地 实之不易 切记珍惜 珍惜!<br> 三线精神永恒<br> 同志幸福安康<br> 王升文梁软荣<br> 2019年6月 17日</h3> <h3>2019年6月18日,100多名东升人在旗手戴荣生、刁成元的带领下,高举厂旗浩浩荡荡阔步进入展馆会场。</h3> <h3>沁源,我们又回来了!</h3> <h3>郭道,东升人又回来了!</h3> <h3>多年不见,今日重逢,分外激动!</h3> <h3>欢迎仪式前,刘玉华宣布参观流程。</h3> <h3>郭道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武俊平主持欢迎仪式。</h3> <h3>郭道镇党委书记孙晓晔致欢迎词。</h3> <h3>东升厂职工代表冯周成致感谢词。</h3> <h3>欢迎仪式后,全体赴郭道参观人员合影留念。</h3> <h3>锣鼓喧天震天响<br>一杆厂旗空中扬<br>列队走来一群人<br>当年的游子又回家<br><br>还是原先青年娃<br>却已风尘染鬓霜<br>但俱当年精神样<br>个个喜露笑容花<br><br>再次踏入故园地<br>激动难抑工友泪<br>相拥相抱问短长<br>喜得今日又相会<br><br>心念昔日辉煌景<br>快步走进展馆厅<br>眼观墙上当年友<br>万分激奋喜在心<br><br>遥想当年创业情<br>驱车踏入厂东升<br>满目苍凉起伏心<br>惹得汽笛亦闷沉<br><br>当年荣景再翻腾<br>顿感昔日荡豪情<br>应时各自赴它业<br>东升精神诚且真<br><br> 李长明</h3> <h3>我厂几位健在的八旬老人,不顾高龄、不惧酷暑,怀着对郭道、对东升厂的深厚感情前来参观。前排:王昇文、梁軟荣、楊...、冯溥、<br>后排:卫怀玺、李爱仙、闫俊德。</h3> <h3>几对东升伉俪一同前来。他/她们在郭道恋爱、结婚、生子,对郭道有着更加深厚的感情。这是刁成元、王月存夫妇。</h3> <h3>戴荣生、许宝莲夫妇。</h3> <h3>王升文、梁软荣夫妇;张建国、张国英夫妇。</h3> <h3>冯溥、牛爱香夫妇。</h3> <h3>当年的东升帅哥徐正威,携夫人从几千公里外的深圳开车赶来。体现出对郭道、对东升、对老友的深深眷恋之情。</h3> <h3>霍晓俊、王晋平夫妇与徐正威夫妇。</h3> <h3>岳玉和、王晋平夫妇。</h3> <h3>小太生的爱人芦永利因照顾老人不能前来。但是他在馆里找到了他们夫妻年轻时的照片,也算是“夫妻合影”了吧!</h3> <h3>除了夫妻情,更有师徒谊。这是有情有义的帅哥李长明和他的美女师傅王小仙。</h3> <h3>沁源七厂厂旗前是大家留影的主要景观之一。</h3> <h3>压焊工序的姐妹们!(我也是后来才知道)</h3> <h3>悠悠盛夏时节,<br>正逢三线开幕;<br>时隔半个世纪,<br>重逢沁源大地;<br>当年帅哥美女,<br>如今弯腰驼背;<br>时光岁月穿梭,<br>留下全是回忆;<br>为了重逢相聚,<br>个个不顾疲惫;<br>祖国最远深圳,<br>来了帅哥政委;<br>河北树行云祥,<br>同样值得表扬;<br>虽然我们分手,<br>却有网络帮忙;<br>有群就像有厂,<br>如同身边一样;<br>今后群里常见,<br>照样互叙衷肠。<br> 牛爱国</h3> <h3>咱们的戴头对厂旗爱不释手。</h3> <h3>认真签到</h3> <h3>“老人”相互问候</h3> <h3>黄桂英大姐和安素德大哥恐怕是这次活动最兴奋的人了。虽然行动不便,但他/她们为了再看一眼郭道、再回一次东升、再见一面老友,克服重重困难也要来!他/她们实现了愿望,笑容始终挂在脸上、甜在心头。</h3> <h3>都好吗?</h3> <h3>嗨!我在这儿呢!</h3> <h3>东升美女们在展馆大门前合个影。</h3> <h3>七律 老友会沁源<br><br> 老友相会兴盎然,<br> 时短情长难入眠。<br> 日月如梭飞逝去,<br> 芳华在心五十年。<br> 漫步昔日畅家沟,<br> 展览再睹美婵娟。<br> 今生有缘情不老,<br> 音容相见更方便。<br> 冯周成 2019.6.19</h3> <h3>敬爱的毛主席,您永远是我们心中的太阳。</h3> <h3>五十年后,东升人在嘹亮的歌声中高举厂旗回来了!</h3> <h3>亲人相聚,分外激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