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梅子熟了
冬天的雪花
去城里办事,路过一片若大的果园,枝头缀满黄黄的果子,车上一位眼尖的女孩说:梅子,是梅子。有几个人立刻扭头朝着女孩手指的方向,顿觉得满口生津,还有几个少许的嘴馋人不由得咽了咽口水。<br></h3> <h3>记得在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每到夏季,我们经常会打瞌睡,到了自习课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睡得迷迷糊糊口水涟涟,为此没少挨老师扭耳朵和捏眼皮。有一次又到了自习课时候了,正当我们看书看的眼睛打架的时候,同学梅子在一个青果上用小刀刻下一片递给我,我惊喜的问:哪来的?是什么?梅子悄悄附在耳边告诉我:是梅子,可以提神。我诧异的说:什么?是你?梅子同学微笑的告诉我:不是说我,是这种果子叫梅子,你尝尝味道如何?看着手里小小的一片果肉,我心里想这么一点点青果有什么好吃的,但是既然梅子同学说吃了它可以提神就慢慢品尝吧。说也奇怪,果子在手里还没吃就觉得要流口水了。梅子同学说:你尝尝呀,我就带两个梅子来,给几个女同学尝尝提提神。我拿起梅子咬了一点点在嘴里面,顿感青涩微甜,再看几位女同学个个皆是被梅子酸的呲牙咧嘴挤眉弄眼,瞬间瞌睡全无。课余时间,我问梅子同学,在哪买的?梅子说哪有钱买呀?我爸爸自己种了两颗梅子树,现在梅子还没成熟,我与哥哥嘴馋就偷偷地摘了几个下来,要是等到梅子熟了才好吃呢,那时候梅子又甜、又黄很是喜人。一下子我忽然像发现什么秘密的样子:梅子,现在我终于知道你为什么叫梅子了。梅子笑了笑告诉我说:是的,听爸爸说,他在街上买来两棵梅子树,栽了几年也没结果,正好赶上我那年出生了,而且是在梅子成熟的时候,所以爸爸就给我取名梅子。</h3> <h3>那时候乡下也没电,更没有电风扇与电视机,晚上我们最大的乐趣就在晒谷场选一块干净的地面,拿来一张旧凉席或者塑料布放在地上听老人们聊天和讲故事。因为中午在学校吃了梅子同学给的梅子,我就问奶奶:奶奶,我家怎么不栽几棵梅子树?奶奶笑呵呵的的说:梅子太酸,我们不太喜欢吃。你看看我以前就是吃梅子结果把我的牙齿给酸掉了。我连声说奶奶骗人,奶奶骗人。奶奶双手一摆说:好好好,我来给你就讲个《望梅止渴》的故事吧。一听说奶奶讲故事了,我们几个孩子们立马安静下来了:话说从前有个军队去打仗,路过一片沙漠,他们走了很长间也没有到达目的地,所带的粮食和水也都吃完,可是要到达目的地还有一段路程,由于天热干旱人特别疲劳,精神沮丧,以致有很多人中暑死亡。领头的军官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但他自己不好表露出来,就让士兵们原地休息他自己出去看看是否能够找到水源。这位军官走呀走呀,走了好一段路程也没找到水源,走累了就在高坡上停下,双手遮眼眺望远方,隐隐约约似乎有树,可是依然看不见有水的的痕迹。他把双手下意识的放进兜里,感觉有个硬硬的圆圆的东西,他拿出来一看,是个果仁,立刻感觉口中潮湿、舌底生津。他想起是上次在吃梅子时吃留下的,当时觉得好玩就顺手放进兜里了。想到这里,这位军官立马回去,到了士兵面前大声告诉他们:将士们,天气太热我们要抓紧赶路,前面不远就是一片梅园,我刚刚去看过,那里有许多成熟的梅子可以让我们解渴。士兵们一听前方有一大片梅园,可以解渴,顿感舌底生津、精神陡增很快走出沙漠,且还打了一个胜仗……小时候总觉得奶奶的故事是她自己编的,长大以后我才知道真有这么一个故事。《望梅止渴》这个典故是讲东汉末年曹操带兵打战的事情,当然奶奶讲的故事《望梅止渴》也有她自己编的一些掺杂在里面。</h3> <h3>学校放暑假的时候,那时候我们没有现在的孩子们这么幸运天天在家玩,也没有天天课外补课的习惯,除了把暑假作业做好基本就是给生产队割草喂牛挣功分,每个暑假我大约能挣300多功分。自从知道梅子家有两颗梅子树,我们庄上几个孩子有事没事就去找梅子同学玩玩,其实是想看看是否能弄几个梅子回来吃。一次我与叔叔家的姐姐们一起割草路过梅子树,当时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看着缀满枝头的梅子,姐妹们忍不住想摘几个下来尝尝,无奈我们不会爬树,而且梅子树长得很高,又靠近梅子家的屋后,更怕梅子爸爸来撵我们。姐姐从地上找来一小块砖头扔向那些熟透的梅子,还真不错掉下来几个,几个姐妹一阵争抢。姐姐再次扔起砖头,我们几个都眼巴巴的望着这次能再掉下几个梅子,也许这次姐姐想表现的更好一些吧,她瞄了有瞄使足了力气扔向高高的梅子,结果一声脆响,砖头不偏不歪正好砸在梅子家的玻璃上,还没等梅子家里人出来,我们个个都像超级远动员一样一下子就跑的无影无踪,有的跑掉了鞋子,有的戳伤了脚底,还有的丢了镰刀,趴在一条小沟内不敢抬头。少顷,只听见梅子爸爸一通乱骂,之后我们几个谁也不敢再提吃梅子的事情了</h3> <h3>现在街上卖梅子的多了,有时出于对往事的怀念,就买一点回家尝尝。也许是现在各种水果的品质都不及以前的原生态的果实了,再也吃不出年少时的口味了。不久前偶遇梅子同学,说 起我们几个去她家偷梅子的事情,说的我们开怀大笑。梅子说:那次我就知道是你们几个干的好事,可是我不敢告诉爸爸妈妈,其实爸爸妈妈事后知道是你们几个……<br></h3> <h3>作者简介:于家云,网名 冬天的雪花,江苏散文学会会员,宿迁市人,闲暇之余,编织自己的文学之梦。先后在《淮海晚报》《新楚州报》《淮安区报》河北广平《向天歌》报多次发表文章。另有许多文章散见于《东方文化旅游网》《中国市民网》《楚州网》《宿迁论坛》《醉里挑灯》等网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