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

桔子红了

<h3>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最长,夏至的到来,意味着炎热天气的正式开始,之后天气会越来越热。</h3> <h3>夏至节气这天,在北半球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因此这一天也是一年中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在民间有着“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农谚。从夏至节气这天以后,白天的时间就开始不断缩短了,而夜晚的天气就开始增长了。在我国夏至这天,白昼时间最长的要数黑龙江的漠河了,其时长可达到17个小时。而在北极圈以北,则会出现极昼。</h3><h3>有人说夏至是夏天到的意思,到了夏至节气以后,随着地表不断吸收热量,并且将其反射入大气使得气温也就逐渐升高了,等到夏至后约20-30天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了,因为三伏天已经到了。那今年什么时候入伏呢?</h3><h3>农谚说“夏至三庚数头伏”,意思是说夏至节气以后第三个庚日就开始进入伏天了。而要想确定入伏的时间,就得先了解什么是庚日。在古代是采用干支纪日法的,其中天干又称10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而地支又称12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将天干与地支顺序搭配可得到60个干支“对子”。在古代的时候,古人就是用这60个干支依次循环来记载日的顺序。其中带有甲字的称为甲日、带乙字的称乙日,以此类推带有庚字的就是庚日了。可是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因此庚日就是变化的,今年是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了,这也就导致了每年入伏的时间也是不同的,但入伏日期总是在7月11日至7月21日之间。而今年入伏是在2019年7月12日,而出伏的时间是2019年8月20日,总共是40天。</h3><h3>老话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中最热的也就是三伏天了,而今年的头伏是10天,中伏是20天,末伏是十天。因此,在7月12-8月20这段时间是最热的,尤其是二伏和三伏这段时间。但等到出了伏天,一般气温也就开始凉爽了,因为这个期间已经是立秋后近半个月了。</h3> <h3>那么,在这个特殊的节气里,有哪些习俗和禁忌呢?</h3><h3>夏至,吃三食</h3><h3>一吃:凉面</h3><h3>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h3><h3>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就可以开始大吃生菜、凉面了,吃这些生冷的食物可以有效的帮助降火开胃,促进食欲,但是又不至于会因为过于寒凉而损害身体健康</h3> <h3>二吃:狗肉</h3><h3>夏至吃狗肉是广东、广西一带的饮食传统,有“冬至鱼生夏至狗”的说法。<br></h3><h3><br></h3><h3>当地人们认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这就是夏至吃狗肉的由来。</h3><h3><br></h3><h3>三吃:鸡蛋</h3><h3>民间以为夏至吃蛋,能强身健胃,行走有劲。谚云“夏至吃蛋,石板踩烂。”<br></h3><h3><br></h3><h3>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生病吃鸡蛋可以帮助恢复体力。</h3><h3><br></h3><h3>鸡蛋不伤脾胃,一般人都适合,更是婴幼儿、孕妇、产妇、病人的理想食品,但不宜多吃,每天1-2个比较合适。</h3><h3><br></h3><h3>夏至,忌三事</h3><h3><br></h3><h3>一忌:剧烈运动<br></h3><h3>夏至时节,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最好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br></h3><h3><br></h3><h3>锻炼身体最好以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项目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如果运动过激,会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易损阳气。</h3><h3><br></h3><h3>二忌:冷水洗浴</h3><h3>冷水洗浴是很多人最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因此,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h3><h3><br></h3><h3>用冷水洗浴,可能会出现如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甚则变生原因不明的发热证。</h3><h3><br></h3><h3>三忌:夜卧贪凉</h3><h3>中医认为“头乃诸阳之会”,头部是人体阳气的汇聚之处,夜卧吹冷,极易导致阳气折损。</h3><h3><br></h3><h3>因此,我们尤其要注意,不可晚上睡觉整夜开空调冷气,这种习惯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对身体的损伤非常严重。</h3><h3><br></h3> <h3>夏至,防三病</h3><h3>一防:湿气</h3><h3>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越来越高,空气中的湿度也在增加。</h3><h3>所以,夏至之后,一定要注意预防湿气的问题,那么,如何预防、祛除湿气呢?</h3> <h3>1、常吃白扁豆</h3><h3>白扁豆有“长寿豆”之称。白扁豆性微温、味甘,其营养丰富:除碳水化合物外,每百克中含蛋白质28克,钙116毫克,以及其他多种营养素。</h3><h3>它具有和胃化湿、健脾利水、止泻等功能,主治脾虚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赤白带下等症。</h3><h3>白扁豆的补脾除湿效果极其理想,就是比较不容易熟,可以用高压锅压,提前泡一下更容易软烂。</h3><h3>2、常喝白鼓丁薏仁茶</h3><h3>将白鼓丁、薏仁、五方草、赤小豆、山楂、芡实、玉米须、淡竹叶混合,一起泡水代茶饮,可以很好地祛湿排毒。</h3><h3>白鼓丁,药食两用,有“尿床草”之称,可见它有极高的利尿效果,有助于体内祛湿排毒,对于有湿热水肿的人群,尤其适用。</h3><h3>薏仁是最常见的祛湿食材,薏仁对健脾、清热、去热有非常好的帮助,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h3><h3>五方草,性寒,味酸,无毒,入肝、脾、大肠三经,有疏肝理气,健脾养胃,润肠解毒、消肿之功效。</h3><h3>赤小豆,可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山楂具有消食健脾、活血化瘀的作用。</h3><h3>芡实,既能健脾,又能除湿。它能去除体内湿气,让机体获得轻松感,消除困倦。</h3><h3>玉米须,可利水消肿、平肝利胆,可去体内的湿热之气。淡竹叶能清心、利尿、祛烦躁,解渴消暑。</h3><h3><br></h3><h3><br></h3><h3></h3> <h3>二防:中风</h3><h3>夏天是脑中风高发的时节,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夏季天气炎热,容易诱发血压波动,极易导致脑血管破裂;二是夏季人体内大量水分蒸发,血液黏稠度上升,也极易诱发脑血栓。</h3><h3>所以,夏至时节,要注意预防中风,平时要注意做好两件事:</h3><h3>1、少烟酒</h3><h3>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示,经常饮用大量酒的人群,发生中风的危险要比不经常喝酒的人群要大。</h3><h3>少吸烟也是同样不能忽略的一件事。研究上表明,吸烟的人群发生中风的危险高达2倍左右。</h3><h3>2、清淡饮食</h3><h3>夏至季节,饮食要格外注意,应多吃清淡和易消化的食物,如蛋奶类、鸡鸭肉、豆制品、鱼、新鲜蔬菜瓜果等。</h3><h3>少吃油腻煎炸、辛辣刺激的食物。常饮绿豆汤,既能降温去暑,又能降血压,对老年人最为适宜。</h3> <h3>三防:肠胃病</h3><h3>炎热的夏天,冷饮也好还是热饮也罢!各种各样的美食等待着大家去品尝。</h3><h3>如果我们经常吃辛辣的食物或者是冷饮的话,容易引起肠胃疼痛,出现肠胃病。</h3><h3>所以,夏至也要注意预防肠胃病,在夏天想保护自己的肠胃,可以多吃2种碱性食物:</h3><h3>1、南瓜粥</h3><h3>南瓜粥可以说是保护我们肠胃最常见的一类食物,如果发现这些肠胃经常疼痛,或者是有肠道疾病的朋友,都会选择喝南瓜粥来保养自己的肠胃。</h3><h3>南瓜也属于一类碱性食物,能够调节我们肠胃的酸碱平衡程度,大家不妨也试试。</h3> <h3>2、秋葵</h3><h3>秋葵能有效地保护我们的肠胃,让肠胃变得更加健康。</h3><h3>秋葵也是一种碱性食物,可能大家也能感觉到秋葵是粘粘的,吃起来还有一定的揉粘性,能有效的促进消化。所以胃肠疾病的朋友,可多吃秋葵来调节自己的胃部健康。</h3> <h3>附录: 2019年三伏天时间表</h3><h3>初伏:2019年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十九)</h3><h3>中伏:201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2019年8月10日(农历七月初十)</h3><h3>末伏:2019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一)——2019年8月22日(农历七月廿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