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第一单元:观察大自然</h3><h3>第二单元:介绍一个人,为某位表现比较好的人颁发奖章</h3><h3>第三单元:观察世界之我的发现</h3><h3>第四单元:身边事情谈感想</h3><h3>第五单元:观察植物</h3><h3>第六单元:选话题讨论(参考观后感)</h3><h3>第七单元:体验活动</h3> <h3>第一单元:让孩子学会观察,我们讲过本节方法,观察不仅仅是眼睛的观察,最好的观察方法是把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嘴巴尝、身体触、脑子想全部用上。观察六种方法综合运用才是最好的。个人感觉夏天都来了,这篇作文应该不会考吧?但是观察的方法要知道,观察的思维方式必须会,这是学其他方法的基础,也是写作的基础。(注意观察到的是一些无生命物体的话,可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具有人的特征。)</h3> <h3>第二单元:让学生把勋章推荐给自己认为可以得到的一个人,这个人必须是表现突出的,值得得到这枚勋章的。很明显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可能考的题目是:《XXX我给你点赞》或者《XXX我给你竖起大拇指》</h3><h3>步骤:1、要让别人了解这个人,需要写一下她的外貌(五官、衣着、发型、脸型等等都可,外貌方面很多,不必全写,选重点来写。)</h3><h3> 2、为什么点赞?为什么竖起大拇指?因为他做了别人认为很难的事情,总之一定是好的积极的事情,注意写清楚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h3><h3> 3、事件中涉及人物语言、动作、神态部分要专门刻画,课堂已经讲过方法(见后文具体内容)</h3> <h3>第三单元:我的发现,这个题目太大了,也属于观察类的作文,可能让自己根据自己观察的东西自拟题目。抓住观察六种方法即可,同时注意拟人的修辞手法。例文:《蜗牛》</h3><h3> </h3><h3>蜗牛</h3><h3>2016年9月24日 星期三 雨</h3><h3>一场大雨过后,我在院子里捡了只小蜗牛。突然,一不小心我手指碰了一下蜗牛的触角,它的触角迅速缩了回去。我想:这是怎回事呀?于是,我把蜗牛放在树叶上带回了家。</h3><h3>我把它放在桌子上,观察它的一举一动。一开始它趴在树叶上一动不动,过了许久,它才慢慢地伸出头来,触角也慢慢地伸展出来,左顾右盼地看来看去,好像是在寻找什么。</h3><h3>我轻轻地吹了口气,它的触角迅速缩进壳里。哈哈,真好玩儿。经过反复地试探它的触角,我发现,蜗牛的触角无论碰到什么东西都立即缩进去,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h3><h3>为了弄明白原因,我上网去查询相关资料,知道了它的触角一对长</h3><h3>一对短,在长触角顶端有一个小黑点那是蜗牛的眼睛,是用来感觉外界环境的器官。蜗牛的触角好像盲人的拐杖,是用来触摸着行路的。蜗牛在走路的时候,如果触角接触到障碍物,就会立即转变前进的方向,但是它真正缩回去的原因,是为了自我保护。</h3><h3>我终于弄明白了蜗牛的触角爱往壳里缩的原因了</h3> <h3>结合身边的事去谈感想,类似于读后感/观后感的写法,观后感顾名思义感最重要,观的内容是其次,但也不可少。</h3><h3>1.所以首先你写出来的观后感应该大概让读者知道你读的东西(主人公是谁、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结果如何),这一部分简写;社会周边事情的简介</h3><h3>2.第二对于你所读的东西(社会生活周边事情)你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这一部分也简单写</h3><h3>3.第三步由你最深刻的地方你学到的东西,紧接着举出你身边的真实例子(正面反面例子均可,也可以二者结合)去说明你所学到的,最后呼吁号召大家发扬你所学到的就可以了。</h3> <h3>第五单元:写植物:第一步:首先运用六种观察方法观察植物的颜色、形状、声音(风吹树叶沙沙沙沙)、味道、光泽(尤其是雨水之后阳光下的植物),第二个静态方面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写景离不开修辞而且可以结合)。</h3><h3>第二步:观察植物的动态,植物的动态表现在四个反方面:自然界的作用让植物动(风雨的作用等);移步换景(脚步变换植物也在变,也在动);植物自身的变化(从种子,发芽,到成长开花结果,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人的作用对植物的影响。</h3><h3>第三步:一种景物或者植物不是简单的写下来就可以了,要有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写一种景或者植物没有情感,那样就没有灵魂了</h3> <h3>第七单元:体验活动:这类文中就是记录一件活动,不太严格而言就是记录一件事情,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人物的心情、最重要活动的经过、结果等,活动离不开人,经过部分的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至关重要。我们的煮鸡蛋你还记得吗?一样一样的!</h3> <h3>作文四肢总结</h3><h3>第一肢:语言描写(知识点语言三变)</h3><h3>第一变;说话人位置多变:脑袋式、中间式、尾巴式(注意标点符号,中间式说后边是逗号,尾巴式说后边是句号。)</h3><h3>第二变:在说话人前加入修饰:形容词、成语、表情还以及动作。</h3><h3>第三变:将说替换:叫、道、怒吼、咆哮、窃窃私语等等,要根据说话的语气而替换相应的东西。</h3><h3>还有就是特殊小格式,当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超过五句时,每一句单独成一段</h3><h3>语言运用的最高境界就是一听人物的语言就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即用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h3><h3><br></h3><h3>第二肢:动作描写</h3><h3> 第一步:动作描写离不开动词,所以首先找到动词,注意要找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发出的动作。</h3><h3> 第二步:找动词不盲目,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去找动词。</h3><h3> 第三步:如果是个体的动作描写,牢牢把握公式:只见+某人+这个人的具体部位+如何地+动词+动词所造成的结果 </h3><h3> 第四步:如果是场面动作描写:对于场面不可能每个人都写,所以必须把握场面描写的原则:第一于众多人中重点写几个,而不是全写。第二要把握详略得当,所选人物详略写,和中心相关详细写,第三点面结合。</h3><h3> 第五步:动作对象(打篮球,篮球就是对象)+动作环境(动作发生时周边的环境)+动作行动(动作过程中的动词)+动作结果(动作所带来的反应、感受)。这四个只要用了三个动作描写就一定不一样,动作结果必不可少。</h3><h3><br></h3><h3><br></h3><h3>第三肢:表情或者神态刻画</h3><h3> 第一步:确定表情,即明白这个人的表情是什么?是高兴、伤心、郁闷........</h3><h3> 第二步:分解器官:分解(就是找出来)那些在第一部表情之下变化了的器官,眼睛、鼻子、嘴巴、眉毛、耳朵等等</h3><h3> 第三步:选择描写:选择第二部你所找出来的器官,可以根据实际变化,写它们的大小、形状、颜色、动作,一定要选择最符合上述四个特征的去写、最明显、最容易写的那个去描写。能与修辞结合就与修辞结合。还有强调一点表情变化离不开事,所以表情描写融入事情去写。</h3><h3><br></h3><h3> 第四肢:心理描写:</h3><h3> 1、心理明白提示语和心里话就好,提示语就是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是要写心里的,比如我想、我心想、我暗想就是提示语,提示语和心里话的位置也是多变得,提示语可以在心里话的前边、中间、后边(参考语言三变第一变说话人位置多变),提示语可以有也可以没有。但是心里话必须有,而且要详细。这里把改变口水话放在这里,所谓的口水话特点就是句子很短不生动,多是心理描写类的句子,比如我很高兴,我很激动,我很紧张等等,如何改变呢?两种方法,第一就是把心里话写出来且详细,多问自己为什么?高兴地结果是什么(我很高兴,为什么高兴?高兴地结果是什么)。</h3><h3>第二就是我们改变口水化的公式:</h3><h3>原本(本来) ,(原本的东西是真的、实的)在此刻仿佛(似乎、好像)变得 ,(变得的内容是假、虚的)。【备注:注意明确自己的心情和介质的寻找,介质寻找的是心情发生时周边的,而不是天涯海角都可以寻找。】</h3><h3><br></h3><h3>例子:我考了一百分很激动</h3><h3>改变:我考了100分很激动,原本书本上那丑陋的字体,在此刻也仿佛变得干净整洁了起来!</h3> <h3>18236928031</h3><h3>如有问题欢迎随时沟通!再次感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