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爱·教育

蓝天南山

<h3>坐下</h3> <h3>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h3> <h3>1、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太笨了!坐下!</h3> <h3>2.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谁来帮他?</h3> <h3>3.教师丙:(微笑、和蔼地)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xx同学是怎样回答的?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教师丙:(很兴奋)对呀!你是很棒的!学生:(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h3> <h3>我由“坐下”这三例,想起了十五年前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写的一篇文章,《情·爱·教育》,其内容是:</h3> <h3>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二十年代初期,与朱自清一样著名的教育先行者夏丐尊先生不愿到大学任教而到一所私立学校发挥自己的特长,他认为中小学教育更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h3> <h3>他首先从情感教育入手,</h3> <h3>……“穿一件粗布长衫,略蓄短发,看到学生眯着眼微笑,”可一旦觉察到学生有什不当行为,就会一遍又一遍地念叨,有人把他的教育方式称为“妈妈式教育”。</h3> <h3>假日学生出门,他会殷殷地拉着学生叮嘱:“勿吃酒!铜钿少用些!早些回校!”</h3> <h3>他任教时,毛遂自荐兼任舍监一职。每天清晨,起床铃一响,他就来到学生宿舍,把睡懒觉的一一叫起。晚上熄灯后,他再到学生宿舍一一查看。遇私自点蜡烛的,他熄灭蜡烛后予以没收,和衣而眠的,他促起脱衣盖被。</h3> <h3>在他的情感教育之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他高兴地看到,“几乎可以无为卧治了”。</h3> <h3>他在《爱的教育》译者序言中指出:“单从外形的制度方法上,走马灯似地更变迎和,而于教育的生命,从未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过不休,而对于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h3> <h3>他看到学生眯着眼微笑,说明对青少年有深厚而强烈的热爱,他掌握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决定了青少年的思想行为的基本方向,这种指向于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为青少年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地位,为自己成为一个优秀学生所要贡献的力量,充分体现自己在班级、学校的重要价值,有着无穷的信心。这种微笑,把快乐带给青少年学生,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h3> <h3>他的“妈妈式的教育”,说明青少年学生的可塑性较为易变。一般来说,他们朝气蓬勃,要求进步,容易接受新时代的道德规范。只要注意因势利导,就能使他们在政治上健康成长,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但是,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习气的影响,有的甚至发展到走上违法乱纪的邪路。由此可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并且是经常的、妈妈式的、充满情感的。这样,青少年学生在是非面前更加清楚,明白那些该做,那些不该做,在良好的熏陶中健康成长。</h3> <h3>他殷殷地拉着学生叮嘱,这充分说明对青少年学生教育更进一步。对青少年学生的发展起作用的主要环境,一个人的天资和才能能否得到发展,都与环境分不开。他为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青少年学生,根据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办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青少年进行有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使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h3> <h3>他毛遂自荐兼任舍监一职,叫起睡懒觉的,没收私自点的蜡烛,促起脱衣盖被……这说明他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使受教育者具有那些思想品质,标准十分明确。当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时,坚持说服教育,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明辨是非,以合理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明白并付诸行动,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和习惯。</h3> <h3>“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他的这句话,说明了教育工作的内在因素。满意的教育具体落实到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对青少年学生充满着情,充满着爱。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真正转变观念,树立情爱育人的思想,把情爱作为教育的手段,让青少年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以适应社会对老师的高要求。以“情爱”为核心,青少年学生是教育资源最宝贵的因素,要充分体现对青少年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尊重和关注。“情爱”是教师的灵魂,是达到教育目标的手段,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爱党、爱国、爱事业、同志之爱、师生之爱、生生之爱、生活之爱;这一切,都是教育成果的最好检验。关爱人、关注人、理解人、尊重人、服务人;这一切,都是情爱给人的最好回报。</h3> <h3>今天,教育教学改革一浪波及一浪。‘学导式’、‘导学式’、‘启发式’、‘研讨式’……,我认为,这一切都如夏丐尊先生所说:“单从外形的制度方法上,走马灯似地更变迎和,而于教育的生命,从未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过不休,而对于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所以,我们要在紧跟教改形势的基础上,还要将‘情’、‘爱’放在核心。激励青少年学生,调动青少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感情,激发创新精神。在实现教育总目标的同时,让每个青少年学生都得到发展,为青少年学生创造展现才华的舞台,为青少年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一心扑到学习上。我们要学会聆听,学会洞察,把每个学生的发展与教育的发展联系起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智慧和才华。对青少年学生要多些表扬,少些批评;多一些鼓励、信赖,少一些指责、轻视,青少年学生的心就会和教师的心拉近,青少年学生的情感就会得到慰藉。这样一来,青少年学生就“不需扬鞭自奋蹄。”</h3> <h3>我根据《情·爱·教育》这篇文章,将教育教学工作的所闻所见(小部分)摘编如下:</h3> <h3>记得我刚接一个新班,有个学生小琴,是个性格孤僻的女孩,父母离婚后跟着父亲生活。爸爸整天外出打工,无暇照顾。整天蓬头垢面,汗臭熏天,学习也不好。她还养成了小偷小摸的习惯,偷拿同学的学习用具,甚至还拿取他人的钱。我对她采取了批评与鼓励相结合的办法。当发现她犯错时,我会单独对她进行教育,并给其自尊,替她保密。当发现她一天没犯错误了,我就会在同学面前表扬她,鼓励她,有时还送给她一些无人认领的学习用品等。经常给她梳头,还把我女儿的衣服给她穿。并告诉她在有困难时不要做没出息的事,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我特地安排一个学习好而且心地善良的女孩和她坐,还要求那个同学经常帮助她,指导她的学习,我还经常通过那个同学从侧面了解小琴的情况,遇到困难及时解决。小琴的生日到了,我就组织全班同学利用班队会课为她开了个生日派对。同学们每人为她说了一句祝福的话,还有的同学送上了自己的小礼物,她感动得热泪盈眶。现在小琴活泼开朗了,干净整洁了。经过我这样不厌其烦地帮助,她还逐渐改掉了小偷小摸习惯,在班级的各种活动中表现都非常积极,学习成绩也日益提高。</h3> <h3>张明,毫不忌讳的在课堂上玩弄他的手机。我与其家长交谈时发现,他用极其粗暴的、激动的语言在顶撞他的母亲。学校是不准学生带手机到学校上课的,于是,我果断的没收了他的手机。我相信我只要花多一点的心思,多一点耐心,多一点零距离的接触,他是能够回到正规的。从此,我值班查宿舍,都会走进他的宿舍看看他,问问最近的学习情况,有时也聊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张明爱打篮球,我就经常跟他一起打篮球,有时聊着篮球的事,我会故意将话题引到教育上,从侧面给他讲关于学习和教育的事。他渐渐懂得了怎样去好好学习,开始自觉抄笔记学习。实习快要结束,张明送给我一个礼物,里面藏了一个小笔记,他写给我的话是:“杨老师,谢谢你一直这么关心我、开导我,也许这就是缘分,如果没有你的到来,我可能还是那一个在学校度日如年的无知少年,是你的行动让我有了愧疚感,我不好好的学就浪费了三个月你对我的关心……希望你明年的9月还在这里。”当时我看了都快感动得哭了,三个月,一个180度的转变。我把手机还给他了,并且他保证以后绝不会在课堂上玩手机,甚至不会带手机到课堂上。他母亲告诉我:“张明现在懂事了,对人有礼貌,爱学习……。”我为张明的转变感到欣慰。</h3> <h3>班上有一男生对于漪说:“我不会写……我恨死写作文了。”于漪循循善诱,利用正在教的课文《荔枝蜜》鼓励他学写作文。她发现这个男生很顽皮,喜欢摸鱼捉虾,校园池边、校外河塘都是他喜欢的乐园,常见他将裤脚管卷到膝盖之上,运动鞋上泥迹斑斑。于漪引导他仔细观察,辅导他细节描述,将喜欢的东西写成文章,然后再与他一起逐字逐句修改,成为一篇生动有趣的作文。</h3> <h3>于漪说:“师生之爱,超出亲子之爱。亲子之爱,源于血缘;师生之爱,是为仁爱。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爱满天下。’”</h3> <h3>有时候,教育总得利用恰当的时机,用行动告诉学生,我没有放弃你,掌声和鼓励在为你喝彩,从师生拥有的共同话题,共同爱好去教育学生,利用双方的优势互补去感动学生,零距离的接触,每天一句问候,每周一次共同爱好的执行,改变一个人有时候就在一瞬之间。</h3> <h3>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老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学生就是这样,让我们既“恨”又爱,再“可恶”的学生也有他可爱的一面。(“座下”三例中不会正确答题的学生、夏丐尊所接触的不遵守校纪、校规的学生、小琴、张青、贪玩捉鱼的男生……)恰恰是这些不一样的学生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更多的可能性。而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去充实。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去尊重和热爱学生,似如一缕缕阳光温暖学生稚嫩的心灵。爱是互相的,学生在理解了老师的爱之后也会以爱回报教师。他们回报的方式就是尽量少让老师为他们操心,自己也尽可能地按老师的要求管束自己的言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付出爱心,枯草也会发芽;只要一缕阳光,他们就会更加灿烂。教师在把爱奉献给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在收获着学生的爱。</h3> <h3>附注1:</h3> <h3>夏丐尊(1886一1946),文学家、语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他同叶圣陶、刘薰宇一样,把毕生精力投入到祖国的教育事业之中。他创办了《中学生杂志》,这本杂志以先进的文化思想、丰富的科学知识教育中学生,在中国语文教学方面,下力尤深,成果卓著,被几代中学生视作良师益友。他所翻译《爱的教育》风行于国内,深入人心,取作国文教材。</h3> <h3>附注2:</h3> <h3>此美篇大部分是根据网络图片、杂志部分有关内容编辑而成,衷心感谢原作者!</h3> <h3>附注3:</h3> <h3>谢谢你的阅读!👍!如有兴趣,你再看一看《慰问信》、《春天》、《父爱》、《母爱》、《两封来信》……教育、教学,永不止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