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5月24日,《曲靖日报》正刊四版大篇幅报道翠屏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情况</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学校概况</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 堂琅故地,历史厚重,文化繁荣,铜商名都,声名远播。一代代会泽人在这里生息繁衍,打造出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创建于斯发展于斯的翠屏小学是一所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位于会泽县城东部瑞丰路八号,仰沐“金钟夕照”,俯视“蔓海秋成”,远眺“青龙残雪”,近听“水城渔笛”。头顶乌蒙气势磅礴,脚踏金沙烟波浩渺,左邻小城古韵悠悠,右接茚旺书声朗朗。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翠屏小学尽领风骚。学校创建于1956年,属于省级示范小学,原名东关小学,原址位于古城中心,其前身为爱国小学堂。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由留日回国后的晚清爱国人士刘盛堂创办。学校的命名总是会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1966年,更名为东关小学;1978年更名为翠屏小学,蕴含会泽十景之一“翠屏春晓”;1998年建盖综合楼、毓秀楼和致远楼。由于学校软硬件建设过硬,教学质量逐年上升,社会声誉愈来愈好,生源不断增加,原有校舍已满足不了时代的要求。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翠屏小学多方筹措资金,争取到会泽县“8.03”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于2017年8月搬迁至新校址,校容校貌有了极大地改观。学校建筑面积14369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9个,学生1563人,在编教职工68人,其中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骨干教师8人。大学本科学历教师24人,专科学历31人,以下学历5人。深厚的历史渊源支撑着翠屏小学的崛起和发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学校俯瞰图</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翠屏小学校徽</h3> <h3> 校徽主体部分为“乐”字,由“翠屏”拼音首字母“C”、“P”变形而来,“乐”字与下方建校时间“1908”组合形成笑脸,体现学校“乐育”之教学思想,色调为暖色系,以“乐育”思想相契合。</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育方针</h3></font></h3> <h3> 学校管理理念先进,教育教学成绩多年来一直名列前茅,办学影响深远,深受家长好评,社会赞誉。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省绿色学校”“省文明学校”“省督导评估优级学校”等荣誉称号。</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党建工作</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 “树党员形象,为党旗增辉。”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教育局党工委关于进一步抓好基层党建重点工作的部署,牢牢抓住“一条主线”(先进性建设),突出一个中心(创先争优),落实三项工作(扎实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县级党建示范点创建、先锋引领行动),以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开展党建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全面推进学校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安全工作</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 人在旅途,平安是福!生命只有一次,安全警钟长鸣!学校多年来一直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几代翠屏人的励精图治,齐抓共管下,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抓落实。《师生同步入校制度》《课间巡查制度》《课间无缝交接制度》《最后离岗制度》等已经成为很多兄弟学校借鉴的好经验。</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领导关心</h3></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德育工作</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 学校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师为本,科学育人;以校为本,凸显特色”的指导思想,坚决贯彻发扬“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优化育人环境,寓德育教育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真抓实干,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健康发展。 </h3><h3> 学校始终坚持把提高教师素质、强化学校管理、培养合格人才摆在突出位置。抓师德、树形象;抓培训、练内功;抓改革、增活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师生素质。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公开向社会承诺做一个师德高尚的人,每周一的例会都要抽出时间专门进行师德师风建设的学习:或学习文件、或学习先进个人和师德榜样、或学习师德方面的优秀论文……利用班会、队会、电子大屏、广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多层次、多渠道地增强师生爱校如家的理念。</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校园绿化</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 一花一草皆风景,一枝一叶总关情。校园文化是学校长足发展的生命所系、灵魂所依。一位哲人曾说:“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是一本无声的教科书,它就像“主体的画,无声的诗”,学生徜徉其间能够产生美的享受。学校充分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让书韵飘香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重视国学经典渗透。学校后院显眼处塑起了庄重而神秘的孔子像,教师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讲解孔子的思想,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仁义礼智信”等方面的陶冶。学校本着“校园就是乐园”的办学愿景,对校园环境进行合理规划,并根据学校实际设置文化主题,形成能够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特色的统一风格和主色调;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抓好校园绿化美化,营造一个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h3><h3>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把绿化工作的开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都把绿化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明确由学校分管后勤的副校长分管绿化工作,总务处具体负责绿化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绿化工作稳步推进。学校认真执行《城市绿化条例》、《云南省城市绿化办法》和《云南省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并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校《清洁绿化管理考核办法》,并逐级对处室、班级划分管理责任区域。</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班级文化</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 班级文化建设作为教育学生的最前沿阵地,既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又是对被教育者心灵的塑造。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每一件物品都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为学生创设温馨和谐的学习场所,而且让教室成为学生心灵的港湾,是翠屏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宗旨。学校要求各班结合本班实际创建了有班风、班训、班级格言、学生风采、班主任寄语、图书角等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凸显特色</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 学校注重办学特色,主张彰显学生主体地位,讲究方法灵活多样,拓展课堂时空维度。兴建了科普活动室、计算机室、图书阅览室、美术室、书法室、音乐舞蹈室等功能室。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接受知识,受到熏陶,感受魅力。翠屏小学功能室,是孩子们充分地展示自我、放飞希望的天堂。</h3> <h3> “科技丰富人生,风筝放飞梦想。”学校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种比赛,连续三年在市科协组织的风筝大赛中取得较好成绩;机器人比赛中也名列前茅;2019年,学校将组织学生参加会泽县首届中小学生诗词大赛……“腹有诗书气自华。”学校致力于打造书香校园,以多种方式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学校最大的亮点是科普活动室。该室于2019年3月由上海致公党捐赠建成,采光优良,设备齐全,教具完备,内设音乐喷泉、倾斜小屋、记忆力测试、数字科技馆、脚踏发电、激光琴、天上水、数学综合件等二十多项科技展品。学生们在亲身体验富兰克林沸腾球、天上水、记忆力测试等有趣的模型后,能够感受科学的神奇魅力,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h3> <h3>童心与纸鸢齐飞,梦想和春光同在</h3> <h3> “我阅读,我优雅。”图书阅览室里,孩子们在幽幽书香中品味爱的芬芳;“我运动,我健康。”运动场上,孩子们展示青春风采,拓展生命的厚度与宽度;“我实践,我成长”,科普活动室中,孩子们张扬个性, 展示自我;“我绘画,我快乐”美术室里,孩子们用多彩的画笔描摹璀璨的人生……</h3> <h3> “纸上得来终觉浅。”学校发展的天空遥遥无际,未来的日子,学校将立足长远,一如既往,不断探索,发扬“苦字当头、实干兴教、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精神,以环境吸引人,以文化影响人,以习惯造就人,号召教师齐抓共管,努力打造“管理一流、师资一流、硬件一流、环境一流”的特色学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