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程篇 <h3>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初夏时节,带着对新教育的向往,我们一行95人在偃师市教体局师训科李雪明科长的带领下来到江苏省海门市追寻自己的梦想——学习践行新教育。</h3> 学习篇 <h3> 27日上午,我们全体小学教师来到海门通源小学参观学习。海门市通源小学是1997年创办的海门市教育局直属学校,2005年被命名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学校教职工秉承“用真爱和真知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谱写新教育的美好篇章。在通源小学大家观摩学习了理想课堂展示、学校文化的讲述和生命课程叙事。</h3> <h3> 一、理想课堂展示</h3><h3> 在理想课堂展示中,我们观摩学习了晨诵课《晚风藏在花丛里》、《天净沙-秋思》、语文课《小猴子下山》、"梅子老师知心话"《向快乐出发》、数学课《多边形内角和》,老师精彩的展示使我们感受到理想课堂的魅力!</h3> <h3> 二、校园文化叙述</h3><h3> 班级合唱队的开启表演,刘耀兵校长的《生命如花,人文化成》的校园文化讲述深深吸引着大家。</h3> <h3> 三、生命课程叙事</h3><h3> 我们又欣赏了通源小学的特色课程展示:“经典咏流传”课程 、数学游戏阶梯课程、科技小创客课程、 乐染课程 、风筝课程 、美葫芦课程 、新人文剧课程 、 大课间游戏课程、生命与安全课程 、实践课程 ……课程之众多,展示之精美令人惊叹!</h3> <h3> 下午,大家来到海门市证大小学。证大小学成立于2013年,学校自开办以来,在“强毅力行、追求卓越”的海门教育精神引领下,凭借“我来擦星星”的睿智,倾心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智慧乐园,教师倾情创造的美丽家园,家长放心满意的文化学园,社会赞誉肯定的精神圣园。</h3> <h3> 沈心怡老师的经典诵读课为孩子们擦亮了文化的眼眸,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华古诗词的魅力。</h3> <h3> 证大小学理想课堂的数学课《确定位置》,这是一节精彩的常态课。老师从指导学生自学开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课堂真正交给了学生。</h3> <h3> 三年级的《平移和旋转》。无论是从孩子们喜欢的儿童公园的游乐项目入手,还是后面平移旋转的设计活动中都充满了乐趣。</h3> <h3> 陆海燕老师分享完美教室叙事:《丑小鸭的故事》。她通过讲述自己班里残疾学生陈昱哲的感人故事,从刚开始老师的不愿意接纳到后来的表扬、激励,看着陈昱哲一天天完美蜕变,展翅飞翔,虽然后来陈昱哲生病离开了人世,他却影响着整个班集体,让每一颗小星星都熠熠生辉,闪亮登场!</h3> <h3> 汤老师讲述《润泽书香,放飞心灵》丰富了我们对阅读的认识和理解。孩子们展示飞花令时,深厚的文化积淀令场下的掌声此起彼伏。</h3> <h3> 证大小学开设的地球村“野”孩子、地球村“雅”孩子,地球村“新”孩子的课程理念令大家眼前一亮!</h3> <h3> 5月28日上午我们到海南中学聆听各位名家的专题报告,参与了一场知识的盛宴。海门市的许新海局长对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讲述了新教育的发展历程。 </h3><h3> 许局长提出新教育要以课程建设为中心,用文化为学校立魂,提出一所学校的发展,要关注三个方面:</h3><h3> 第一、愿景——办一所怎么样的学校?</h3><h3> 第二、使命——要培养怎样的人?</h3><h3> 第三、价值观——什么对学校来说是最重要的?</h3> <h3> 卞惠石校长说:“我们看世界,世界看我们”。能、仁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株株豆豆、苗苗在海门实验小学的苗圃中快乐成长,他们有入校仪式,开班仪式,三年级、十岁成长仪式,浓浓的仪式感增强了学校、班级在孩子心中的重量,强化了孩子们的成长感,让他们真正成为自己、学校的小主人。</h3><h3> </h3> <h3> 东洲小学王敏校长的叙事报告《阅读点亮每一颗星星》,研发阅读课程,创造精彩的阅读生活,每天晨诵,午读,暮省,分年级按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阅读期待,阅读回味,开启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之门,走向文本深处。</h3> <h3> 你的心里没有阳光,你的教育就不会辉煌。下午有幸聆听了张海英校长向日葵班叙事《九月的拔节》。她用自己的亲自带班实践告诉我们完美教室的操作路径和方法 ,让我们感受到每个孩子的成长。让岁月留一份美好给自己,让教育留一点温暖给彼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守住自己的教育,让每一个生命在教室成长。</h3> <h3> 带着完美教室的理想,高波老师辞去小学校长的职务,来到实验学校成了一名一年级的班主任。一个大个子带着一群小孩子在一批家长的关注下,乘着“我要做绅士淑女”、“醉心阅读”这两条舟船,向着明亮前行。自此以后,君子兰书吧、君子兰银行、君子兰展台、君子兰慈善、君子兰博客等将师生推向幸福完整的彼岸。</h3> 讨论篇 <h3> 结束了一天紧张充实的学习,晚饭后老师们又在一起讨论、交流,并认真地写下学习心得。</h3> 感悟篇 <h3> 今天在海南中学有幸聆听到几位优秀校长的讲座,犹如品尝到一顿精神盛宴,让我回味无穷。</h3><h3> 高波校长为我们分享的缔造完美教室叙事——《我是一株君子兰》让我感触颇丰。高校长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大个子带着一群小孩子走过的六年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他的语言时而幽默,时而充满激情,他从班级文化的建设(班名、班徽、班歌、班诗……)的寓意解读和设计过程的细致讲解,到讲述君子兰班的特色课程:亲子共读、君子兰银行、学生出书、写研究报告、办报纸等的开发和具体实施,他做得是那么用心,那么细致,他的讲座很接地气,会场时时传来阵阵笑声和掌声 。</h3><h3> 当看到君子兰班的毕业短片,看着孩子们从懵懂无知到一天天茁壮成长,看着孩子们难舍难分的场面,我的眼角湿润了,我顿时解开了自己长久以来的困惑:做教师不能只安于现状,我们要把自己的潜力无限地挖掘出来,这也许就是我们做教师的价值感和使命感!学生们如果能遇到一位用心做教育的班主任,一个用情做教育的校长,那该是多么幸运、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h3><h3> 只有无限相信种子的力量,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这就是新教育的魅力,更是教师们前进的方向!</h3><h3> ——第二实验小学 马向可</h3><h3> “完美教室的魔力让我规避了一切的眼光,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年级,因为我要通过我的行动把朱老师提出的完美教室做得完美,哪怕是努力地朝向完美。”</h3><h3> 六年多的时间里,高老师累并快乐着,他守住自己的教室,让每一个生命在教室里开出一朵花来。毕业典礼上,师生个个泪流满面,难舍难分,这浓浓的师生情,满满的幸福感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这幅画面将定格在高老师和孩子们的记忆中,将成为他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h3><h3> 你的心在哪里,你的幸福就在哪里。在践行新教育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但“以生为本"的理念是落实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更好的自己!</h3><h3> ——大口镇中心小学 曹利平</h3><h3> 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文化学习,它以审美感知为出发点,以情感为动力,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审美、感知、想象、表现等方面。它在挖掘儿童潜力的同时,还使儿童的心灵在美的熏陶中得到充足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海门市实验小学卞惠石校长在《新教育实验的校本行动》中,也讲到学生要学习欣赏100幅名画,以此来提高孩子们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名画欣赏教学是美术欣赏教育的一种新形式,虽然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探索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或是由于教师的一言堂,或是由于欣赏层次的不同,或是由于其他原因,使得教育效果并不是太好,学生无法得到来自于艺术的正确感受和体验,降低了教师、学生与作品三者之间的共鸣和互动效果。因此,在听了卞校长讲解后,使我认识到以后在对学生进行名画欣赏教学时,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欣赏水平,选择适当的名画欣赏内容,使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实践初步表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的感受力、理解力及创造力。</h3><h3> —— 第二实验小学 朱琳霞</h3><h3> 27日下午,陆海燕,苏媛敏,汤锦秀三位老师分别为我们做了《丑小鸭班的故事》、《让评价成就每一位儿童》、《润泽书香,放牧心灵》生命叙事。陆海燕老师用自己全部的爱带领全班学生帮助脑瘫儿童陈昱哲的故事,不仅唤醒了陈昱哲,更是唤醒了全体师生的心灵,让每个人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苏老师巧妙地用星光币评价机制,从学生不善、不真入手,让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来,起到了不扶自直的教育效果。当看到汤老师用自豪的眼神注视着学生进行“飞花令”的展示,我们看到了幸福的真正含义。老师用自己的汗水成就了学生的幸福,同时实现了自己的价值理想,进而实现自己人生的最大幸福。</h3><h3> ——顾县镇史家湾小学 李银星</h3><h3> 听了今天的四场报告,我的心便被一种新教育情怀激荡着。</h3><h3> 卞惠石老师分享实验小学的能仁文化,瞬间把我的思维带入了一个大视野。我们看世界,世界看我们。这种放眼世界,胸怀世界,自信昂扬的精神面貌不正是我们教育人该有的大格局吗?</h3><h3> 王敏老师分享的《阅读,让每个孩子都成为闪亮的星星》使我受益匪浅,她详细的讲述让我彻底明白了晨诵、午读、暮省如何操作。我想只要我们积极的践行并坚持,做引领孩子阅读的北斗星,我们的孩子必能点亮星空。</h3><h3> 听了张海英老师分享的《九月的拔节》,我深深地感到:学生就是老师的一面镜子,唯有热爱才能铸就完美。是的,一个老师的眼中没有色彩,心中没有阳光,他的生活就不会缤纷,他的教育就不会辉煌。要让学生拔节成长,我们老师也要身体力行融入学生,先把把自己变成学生,才能真正地和学生一道乘着阅读之周舟书写教育生活的缤纷与辉煌。</h3><h3> 伟大源自平凡,成功在于积累。这些老师发自内心的爱着别人的孩子,不,自己的孩子!这种爱的背后正是一种大格局、大情怀在支撑着。低头扪心自问,我若能把这种大格局、大情怀生活化、日常化,怎能不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呢?</h3><h3> ——大口镇铁村小学 张向娜</h3> 返程篇 <h3> 学习结束了,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走进侯车厅,巨大的广告标语映入眼帘:奔跑在追梦路上,幸福从虹桥出发。正是我们心情的写照,几天的学习虽然结束,但我们追梦的脚步不会停!</h3> <h3> 张謇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这次海门之行,全体参培老师对实施新教育方向更清晰,途径更明确,方法更完善。学了能干是真学。相信在以后更长的时间里,我们偃师教育人会在以段局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积极践行新教育行动,只有我们教育人心与偃师教育一起,心与学校学生一起,每位校长每位老师朝向完美,就是我们的教室我们的教育朝向完美的希望。</h3><h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携手在新教育的路上不断丰盈自我,生长美好,共同为完成偃师教育三年超越目标而共同努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