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大自然,不言而教的课堂。</h3> <h3>世界著名天文物理学家Neil deGrasse Tyson在一次演讲中说到:</h3><h3> 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力,理解客观世界的欲望驱动着他们去探索世界。</h3><h3><br></h3> <h3> 『出发时的探讨』</h3><h3> 幼儿对昆虫已经有所了解,为了满足孩子的兴趣,亲眼看一看昆虫,找一找昆虫的有几只脚,看看昆虫美丽的翅膀,让幼儿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虫的美,带领孩子去找一找昆虫,捕捉昆虫将放到安全的地方。<br></h3><h3>昆虫在哪里呢?</h3><h3>树上?菜园里?</h3><h3>我们用什么去捕捉昆虫呢?</h3><h3>空手能捉到昆虫吗?</h3><h3>我们应该需要工具</h3><h3>随着孩子的意愿我们出发了!<br></h3> <h3>孩子们热情地和奶奶打招呼~</h3> <h3> 在我们人类的世界里,昆虫是渺小的,它们是“渺小”的代言人,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昆虫真可谓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h3><h3> 它们在土壤透气,传播花粉,控制有害物传播,以及分解动物尸体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在其他生物不能够生存的环境下生存,这种生命力支持着它们度过了好几亿年。让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些仿若科幻小说中的物种,微观的世界,同样精彩。</h3> <h3>他们几乎无处不在,我们和昆虫生活在一个星球,我们的生活与它们交织在一起,那么,你又是否了解它们?</h3> <h3> 认识各种各样的昆虫</h3><h3> 在这里,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们围成一圈,他们瞪着可爱的眼睛仿佛怕看漏了什么,这些小小虫儿对孩子们有着一种吸引力,讨论虫子的话题更是孩子们的乐趣。</h3> <h3> 画面上的这些虫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昆虫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胸部长着三对脚,背上一般长着两对翅膀;腹部一节一节的,两侧还有气孔,是呼吸用的。有的昆虫,例如:七星瓢虫,有一对翅膀变硬了,还有一些昆虫只有一对翅膀,例如:蚊子。 </h3> <h3> 蜻蜓号称昆虫界视力之最,当它在休息时,你不动声色的靠近,可以观察它的睡姿。</h3> <h3>小瓢虫一点也不害怕,它有着漂亮的外壳,还有藏起来的小翅膀。</h3> <h3> 蚂蚱我从来没有见过呢,他头上的那个像树杈一样的角好独特呀~</h3> <h3> 炎炎夏日到来,当我们感受高温与冰淇淋,凉鞋与西瓜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窗外嘶鸣的蝉、草丛里蹦哒的蚱蜢、食物上飞来的苍蝇、趴在你手臂趁你不备留下瘙痒的蚊子、天空中飞行的蜻蜓、地上密密麻麻的蚂蚁......各种各样的昆虫也出现在我们的夏日生活里。</h3> <h3> 化身一条毛毛虫,用整个身体去感知这个世界,当你闭上双眼时,双脚都知道走过的路;小鼻子能嗅到周围的小雏菊带来的花香、泥土混合着腐蚀树叶的气味、甚至于一阵香甜的风带来“嗡嗡嗡”的声音…</h3><h3> 之前在教室里玩过,这次更能够身临其境在森林里学习毛毛虫走路🐛 ,感觉不要太棒~</h3><h3><br></h3> <h3>💡 通过蒙眼,提高幼儿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h3><h3>💡 勇敢的尝试蒙眼挑战,克服心理恐惧。</h3><h3>💡 体验蒙眼游戏的乐趣,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h3> <h3>森林里的昆虫日记</h3> <h3> 热衷于去自然世界探索的孩子们,也总是能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获得更多的生活乐趣。</h3><h3><br></h3> <h3>发现惊喜的小眼神🙉</h3> <h3>这里有只小蚂蚁,快看</h3> <h3> 一只没有蒲公英的小苗儿也让孩子聚精会神地观察<br></h3> <h3> 他们愿意花半小时来观察蚂蚁搬运食物而不是看电视;他们不怕脏,偷偷把小强藏在口袋里;讨人厌的蚊子在他们眼里,也成为了藏着大学问的观察对象。</h3><h3> 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家门口新来了毛毛虫客人,哪扇窗外的路灯管理员飞蛾先生比较敬业,资深旅行家蜗牛先生今天爬到了哪层台阶,还有通往地底下蚂蚁宫殿的入口藏在什么地方......</h3> <h3>这里应该是老鼠🐭的家吧。(小声嘀咕着🙈)</h3> <h3> 夏天的来临,各种小昆虫们也按耐不住蠢蠢欲动了,厚厚的落叶层上,小动物蹑手蹑脚的到处寻找食物,小细菌也忙着寻找附着物,小昆虫更是成群结队的搬家、觅食、逃跑,其中,蚂蚁是主力军,无论在地上、树上,还是在你身上,都有他们的身影。<br></h3> <h3>☞和老师的交流</h3><h3>老师,蚂蚁是不是昆虫呀?</h3><h3>是的。</h3><h3>它们哪里来的呀?</h3><h3>蚂蚁一般生活在地下巢穴的。</h3> <h3>蚂蚁成群结队地“搬家”呢!</h3> <h3>抬起头~树叶好像也变了模样</h3> <h3> 『观察』</h3><h3>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昆虫的身体部位。你能数一数腿的数目吗?翅膀?触角?</h3><h3> 当完成任务后,请释放这只小虫。因为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最不想做的就是伤害它们。</h3> <h3>『交流』</h3><h3>同伴之间的交流</h3><h3>你知道昆虫吗?什么是昆虫?、</h3><h3>难道你见过?什么样子的呀?</h3><h3>是虫子吧,我昨天被蚊子咬了,蚊子是昆虫吗?</h3><h3> 孩子们说到这样的问题,非常的起劲,有的孩子说,见过很多,有的不知道。讨论很热烈。多数孩子会说到蝴蝶、蜻蜓、蚊子等。在日常生活孩子见过这样的昆虫,因此根据生活经验,会和同伴们一起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h3> <h3> 孩子们对昆虫很感兴趣,当他们看到昆虫,会和同伴相互讨论,怎么会有虫子在飞,是什么虫子一直在飞来飞去?快点追,不知道飞去哪儿了。</h3><h3> 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很多为什么?老师,虫子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飞?</h3> <h3> 在这片广阔隐蔽的丛林里,大甲虫穿着一身威武的装甲隐藏身形,样子看起来有些恐怖的马陆悠闲自然地穿行落叶之间,美丽的大蜻蜓停在叶尖,仿佛随时可以飞起……</h3><h3> 孩子们需要静下心来去寻找,去触摸,去思考,细致入微地观察它们,神奇的自然世界在他们面前徐徐展开。</h3> <h3> 用捕虫网捕捉小昆虫,并将它们放入昆虫观察器,告诉孩子们要确保容器不密闭,因为这会导致虫子们窒息。</h3> <h3>挥舞着捕虫网~</h3> <h3>发现一只蜘蛛🕷️</h3> <h3>『捕捉』</h3><h3> 来到森林里,孩子们一心一意的在捕捉昆虫。</h3><h3>我捉到了一只很大的虫子,还会跳来跳去呢!</h3><h3>这里有一只漂亮的蝴蝶!</h3><h3> 孩子们从来没有这样去关注过昆虫,更是没有去捕捉过昆虫,用这样的工具,去感受着昆虫世界,给孩子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去参与活动,而不是教师给幼儿列出“应该学”或教师“应该教”的知识或技能的菜单。“我们做老师的,其实要做的事很简单,就是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门,而门外的风景都得由孩子们自己去欣赏,我们只需要站在门口,给予回头观望的孩子一个肯定的微笑,足已!”</h3> <h3> 他们甚至凭借自己的观察和想象,有这样的观察力和耐心,是多么可贵,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h3><h3> 在了解昆虫的过程中,孩子们还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因为习性或者外型可爱而喜欢上某一种昆虫。</h3><h3>更重要的是,在探索自然世界中激发的好奇心,培养的想象力,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也将伴随孩子一生。</h3> <h3> 无论孩子是否喜欢昆虫,引导孩子了解昆虫知识都很有必要。生活中,虫子无处不在,孩子们需要分辨哪些是无毒不伤害人类的昆虫,预防接触昆虫时存在的潜在危险。</h3> <h3>在容器里为这些虫子建立一个临时栖息地,我们和孩子们谈论小虫子需要什么。</h3> <h3>『昆虫写生』</h3> <h3>我们一起来看看泽泽画的是什么呢?</h3> <h3> 让孩子观察实物去绘画,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孩子更真实的去接近物体感受物体。从而了解物体的构造,可以让孩子们更好的进行绘画和表现。</h3> <h3>让孩子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学会探索,观察,再把这些自然物所呈现出来出来,激发孩子创造的灵感。</h3> <h3>户外写生,走出课堂,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多彩,孩子们用多种多样的绘画形式表达自己对美的领悟。</h3> <h3>孩子在这里进行昆虫写生</h3><h3>欣赏优美的自然环境</h3><h3>发现奇妙的物种</h3><h3>探索奇特的自然景观</h3><h3>描绘出生动形象的画面!</h3> <h3>孩子眼中的蜗牛是是这样子的~</h3> <h3>绘画是孩子表达天性的途径</h3> <h3>姐妹花也当起了小画家,用手中的画笔勾勒出心目中的花朵🌺,放飞自己的心情。</h3> <h3> 进行户外写生,培养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感受生活,认识世界,并通过学习造型和表现,对孩子智力的发展,性格、素质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h3> <h3>老师快看我画的花仙子😁😁😁</h3><h3><br></h3> <h3>花仙子和她的花儿请一直好好在一起吧😍</h3> <h3> 离开森林的时候,孩子们发现花儿停歇了一只蜜蜂,并没有害怕也没去打扰。</h3><h3>社会性昆虫——蜜蜂</h3><h3> 终年非常忙碌,特别是夏天。蜜蜂往来不息,一只接一只前往田园寻找食物,当然这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建设家园。</h3> <h3> 他们喜欢太阳和晚霞,也喜欢月亮和星星,看过小草抽出的新芽,也看过迁徙的鸟儿如何排队飞行的孩子,都是热爱自然的天使。热爱自然的孩子都会有强烈的好奇心,比一般孩子有更强的观察力和思考力。</h3> <h3>我总在想孩子是否属于自然。</h3><h3>当真正的陪着他们走过这一路,他们在自然中表现出的游刃有余、又如雏鸟归巢,他们不厌其烦的行走,满怀期待的发现,全身都散发着对自然的向往、热爱与亲近。</h3><h3>展颜的那一刻,我便得到了答案,他们就是属于自然的,毋庸置疑,这自然就是他们的!</h3> <h3> 回程的小坡也成了他们开心的理由~</h3><h3> 有时候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要勇敢得多~对我们来说可能有点陡的山坡对孩子来说小菜一碟~</h3> <h3> 人生这条路,有时如履平地,轻松惬意,有时风驰电掣,刺激中带着惊喜。理德斯的孩子正在走着他们自己的路,书写属于他们的惊喜。</h3> <h3>「一个让喜欢昆虫的孩子更欢喜,让害怕昆虫的孩子萌生好奇的神奇冒险故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