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与小桥流水的碰撞——记92中南京、杭州研学之旅

夏之冰

<h3>大漠孤烟与小桥流水的碰撞——记92中南京、杭州研学之旅</h3> <h3>  5月19日,塞北的92中学子们在夕阳晚照中安全回到乌鲁木齐。</h3><h3> 研学前的动员大会、启动仪式似乎都已离我们很远。犹记得12日清晨六点乌市的天空。天空微微泛白,风飘飘荡荡,卷起细细的沙石,让人分不清是深夜还是黎明,一如我们的大漠学子让人分不清是内敛还是冷漠。即将踏上行程的孩子们有着一点忐忑,也满怀欣喜。未知的江南是否正是“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之时?</h3> <h3>  是的,绿树红花、小桥流水、亭台轩榭,正如张养浩之叹: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西湖如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葱绿的孤山秀美典雅,柳丝轻拂的堤岸,如披着面纱的梦幻少女,演绎着“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惬意。</h3><h3> 一曲溪流一曲烟,水是西溪的灵魂。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栉比如鳞。曲水弯环,群山围绕,真可谓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h3> <h3>  京杭大运河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从繁华到衰落,像时代的见证者,带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h3> <h3>  钟灵毓秀,人杰地灵。鲁迅故居,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百草园,三味书屋,寿家台门,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它已成为浙江绍兴的“镇城之宝”。</h3> <h3>  是的,曲水流觞,晓风和畅。可塞北的健儿始终铭记我们是民族的脊梁。雨花台烈士纪念碑下我们高唱《我和我的祖国》,凭吊为国捐躯的先烈们。明白,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那累累白骨告诉我们历经战争磨难的中国人民,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愿同各国人民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h3> <h3>  心昭天日,还我河山!在岳王庙前我们用铿锵的誓言高吟“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鋳佞臣。</h3><h3>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h3> <h3>  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求是创新的浙江大学,素有“国有成均,在浙之滨”之称,创造与传播着知识,弘扬与传承着文明,服务与引领着社会。多么希望我们塞北的儿女也能早晚复相逢!</h3> <h3>  </h3> <h3>  源清中学,红树花迎晓露开,那熠熠光辉仿佛生发着绿色的希望。香樟树茂密成荫,锦鲤儿往来翕忽,睡莲娇俏秀丽,在花一般的校园又有着温文尔雅、张弛有度的师生,我们与有荣焉。</h3> <h3>  梦想小镇,那是梦想实现的地方,在出世与入世之间自由徜徉。我们都是追梦人。</h3><h3> 全神贯注于一本书;留言壁下的认真书写;走进历史的瑰宝,感受世界很大,幸好有你的微妙。让研学浸润你我灵魂深处的丰盈与富足,载着梦想的精灵,做你想做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h3> <h3>指导:卢迎庆</h3><h3>审核、文字:陈翠兰</h3><h3>摄影:陈翠兰 包智丽 李园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