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海南情

深山老林

<h3>  在这莺飞草长、气候宜人的五一假期,我们一行九人受老朋友正祥之邀,于五月二日到他家小聚。毕竟距离2016年元旦第四次聚会乞今己有三年多的时间没有见面了,当大家接到正祥的邀请后,都很激动,纷纷从四面八方向聚会地点进发。有的从来宾方向赶来,有的从贺州方向赶来,有的从自己的老家赶来。到中午的11:00~12:00时,大家都能准时到达正祥老朋友的家,并受到东道主全家盛情接待。两张圆餐桌上摆满了十几大碗的、自己饲养的土货,都是我们喜欢的食材:有狗肉,鸭肉,鸡肉,鱼等,看得我们都忍不往地直流口水!正祥老朋友好象看透我们的心思似的,直奔主题,招呼大家:马上入席!</h3> <h3>  席间,大家共叙情怀。追忆那四十三年前在海南岛搞水稻三系制种的点点滴滴,随着回忆闸门的打开,你一言我一语地把当年在海南岛搞水稻三系制种的难忘情景一一地在脑海中展现出来。 事情还得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说起,1973年,我国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使我国的稻谷单产一下子就提高了20%,基本解决了老百姓吃得饱的问题。由于刚刚培育成功,杂交种子非常稀少,要想大面积推广,把水稻产量搞上去,就得多培育出种子。要想在短时间内培育出更多的水稻杂交种子,只有到一年四季都能种水稻的海南岛去搞制种才行!所以,当时我国就有很多省份开始去海南岛搞水稻三系制种,也有些北方省份去海南岛搞玉米制种的,如河南省等省份。一时间,海南岛就成为全国各地搞水稻三系制种的热土!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获取更多杂优稻种,我们象州县选派一支由48人组成的水稻三系制种队分两批于1975~1976年赴海南岛搞水稿三系制种工作。由于大家齐心协力,与当地黎族群众的积极配合下,取得了预期效果,满载而归。为我县的粮食产量上升到一个新台阶,可以无愧地说,立下了汗马功劳!个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我们这些“南繁人”自知。</h3> <h3>这是当年在海南岛搞制种的全体技术人员的合影,摄影地点是当时的海南岛崖县(即现在的三亚市)田独公社椰林大队糖丰生产队。</h3> <h3> 这是象州县赴海南岛水稻三系制种队里十二朵人见人爱的漂亮金花!她们的到来,就象一石激起千层浪,给我们青一色男子汉的制种队带来了无限生机。使我们的水稻三系制种工作迈上新台阶,是与她们的共同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这是她们当年的集体照。相片中有两位男性,左边是韦司机,右边是技术员李赞庭</h3> <h3>  这是当年赴海南岛搞水稻三系制种的寺村籍老友,外加妙皇籍的韦新群(前排中间者)和运江籍的谢云平(前排右一)的合影。</h3> <h3>  这是当地的海南妹的合影,从照片中我们不难看出,她们天生丽质,貌美如花。据廖立新老友回忆说,后排右边第一个是兰春兰,第二个是符连芬;前排左起第一人是符秀花,由于年代久远,其余的已记不清了。</h3> <h3>  这是2011年聚会前,韦茂荣、韦友莲、韦新群和廖立新四位老友驱车前往中平镇河村屯看望黄肃田老友时,在其家门前拍的照片。</h3> <h3>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在海南岛搞制种的日日夜夜里,我们这些制种人,有苦也有乐。在我们赴海南岛之前,在县府礼堂就径过了严格的培训,并且还约法三章: 1,遵纪守法,尊重当地少数民族习惯,不能谈恋爱,尤其是不能与当地女子谈恋爱。 2,要严格遵守纪律,不能擅自离开制种队,出门在外要有两人以上结伴才行,不能私自行动,有事要请假。 3,不能下海游泳,确保人身安全。 由于受到以上条条框框的约束,闲空时,大家只好宅在宿舍里,谈天说地,说笑话,讲故事,也说一些当地的新鲜事,如海南十八怪等趣闻,说得大家捧腹大笑。故事讲得最多的首推爱才和兴泰,有些故事情节至今还回味无穷,被人们当作经典一样津津乐道。然而,比较惬意的事情还是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还能夠成群结队的隔三差五地到附近驻岛部队营地观看电影,而且都是免费的。这在当时文化生活比较贫乏、一个月难得看两三场电影的老家来说,这简直是一种天大的享受!每到农闲季节,也三五成群地到附近的景点游玩,如天涯海角、五指山、万泉河等地转悠,适当地放松一下心情,解解压。至今回想起来还记忆犹新。上面这张泛黄的照片就是本人在当年于天涯海角拍照的。</h3> <h3>  斗转星移,时间荏苒。一晃眼,四十三年过去了,我们这些曾经在海南岛搞水稻三系制种的老朋友们能在正祥家欢聚,那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虽然经过时间岁月的洗礼,我们有的人头发渐渐稀疏,且渐渐花白;同时,时间老人和我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不经意间刻满了皱纹,使我们不再年轻,但我们依然是人老心未老,依然活力四射,依然能健健康康地活到今天!让我们庆幸吧,让我们欢呼吧,为我们今天能在正祥老朋友家第五次欢聚而干杯!</h3> <h3>  席间,大家推杯换盏,频频举杯,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把那喜悦的心情洋溢在脸上,也把那深深的海南情融入到酒杯中。来吧,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干杯!</h3> <h3>  特别是建安、福良和正祥三位公斤级的酒神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专长,把酒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频频举杯,大有“不醉勿归”的英雄豪气,如果当年的刘伶在世,恐怕也佩服得五体投地,甘拜下风,自叹不如!</h3> <h3>酒足饭饱之余,大家提议,来张合照吧,马上得到大家的赞成。本想到村后面的山茶林来张风景照,无奈光线太强,只好就近在正祥的餐厅里照了。由于光线适合,拍出来的这两张集体照还是很不错的啊</h3> <h3>这是蔡香、陈美秀、韦友莲三位姐妹花合照的相片。虽然她们年过六旬,依然是貌美如花,风韵犹存,好不令人心生羡慕!</h3> <h3>  她们姐妹照完相了,我们几位好兄弟也来两张吧!</h3> <h3>  怎么样?不错吧?还照样是活力四射,英姿不减当年啊! 拍照完毕,大家依然不忍离开,对过去四次聚会印象深刻,历历在目。不妨让我们简单梳理一下吧!</h3> <h3><br>  第一次聚会在2011年10月7日,也就是国庆节假期的最后一天,由茂荣老朋友牵头并做东,在象州惠姐饭店举行,共有十七人参加。时隔35年后,破天荒地第一次相聚,大家几乎谁也不认识谁,只好逐个自我介绍,方能重新认识。通过这次聚会,为以后的聚会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这个功劳非茂荣莫属!这是大家公认的。并约定:我们这些老朋友,今后谁家有喜酒,一定要宴请我们这些老朋友! 这是第一次聚会的集体合影照片。</h3> <h3>第二次聚会在2012年10月于寺村,春生老朋友小儿子结婚那天,这是当时在寺村街小广埸拍的集体照。</h3> <h3>青松不畏寒而落,友谊不为别而分。让寺村小广场也为我们四兄弟的友谊作个见证吧!</h3> <h3>  第三次聚会是在2015年12月茂荣小儿子结婚时在象州宾馆举行。由于茂荣较忙,这次没有拍集体照。 这张相片是2016年元旦,新群小儿子结婚时在象州广场拍的集体照。这已是第四次聚会了。</h3> <h3>  这张是中平籍的“南繁队员”的合影。妙皇籍的新群朋友主动加入,来者不拒,我们表示热烈欢迎她的到来!</h3> <h3>  今天的海南早己今非昔比。自从设立中国最大的特区以后,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处处风光无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过去的崖县小县城,如今发展成为海南岛首屈一指的大城市――三亚市,敢与首府海口市比肩! 现在,让我们以一组风光片,来展现如今的海南新貌吧</h3> <h3>  早上去海边看日出,那是最惬意的事情。这九张海上日出图片,都是同一个地方拍照的。由于观测的时间不同,拍出的景色也不一样!</h3> <h3>不管你在海南岛的任何一个地方,随处都可以看到成排的椰林和槟榔树。而且这些树都不有桠枝,周围都是光秃秃的,我们作为外地人,要想爬上树顶摘果,是很难办的事情。没有本地人帮忙,我们只有望果兴叹了。所以,当时的“海南十八怪”就有这么一怪:六岁的娃娃爬树比猴快! 如果你不服气,你敢与这些娃仔比吗?</h3> <h3>  这是一望无边的大海,想必我们这些“南繁”人还记忆犹新。</h3> <h3>晚上,如果在海风的吹拂下,在椰林里去嗨一回,也是很不错的享受啊!</h3> <h3>这是美丽的海滩。</h3> <h3>在海南,处处都是绿树成荫。</h3> <h3>  你看这株槟榔树,长得那幺笔直、挺拔,差点就直插云霄了! 怎么样?如今的海南,夠美了吧!这就是我们这些“南繁”人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我们作为曾经的“南繁”人,为之感到自豪和骄傲!</h3> <h3>  下一次何时聚会?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有人提议:明年五月柳州紫荆花盛开时,就是我们在柳州聚会的时间。不知可否?我们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不见不散! 朋友,请我们记住这一天,不要轻易忘了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