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自由摄影姚甲亮评片一群第40期

迷迷糊糊

<h3>《摄影后期PS速成实践》</h3><h3><br></h3><h3>姚甲亮 疯狂free摄影工作室</h3><h3><br></h3><h3>在案例实践中学习令人头疼的PS基础工具与操作。在由浅入深的案例学习过程中逐步熟知PS的工具使用与修图基本原理。 </h3><h3>(实践教学)限15人。</h3><h3>所有工具用法全在实践操作中融合学习。适用于初级及其中级摄友报名。</h3><h3>本课程将会解决PS修图过程中常规手法。</h3><h3>例一:Camera Raw转片过程中解决作品的调式、高光、阴影、通透性、细节呈现、饱和度、色相等常规基础手法的应用。</h3><h3>例二:PS二次构图、色彩调节方案、穿帮的处理、质感的处理、作品层次与主调的把控等。</h3><h3>整体教学进度将以风光片入手作为案例,以环境人像片案例作为主要教学示范。教学过程中,在老师的每一步操作后,手把手对待初学者二次操作。</h3><h3>5月26日至6月23日。(每周日全天)</h3><h3>30课时(全天上下午,集中授课,相当于普通院校一学期课时)</h3><h3>费用:1500元每位。</h3><h3>授课老师:姚甲亮</h3><h3>计划属姚甲亮独立计划,转用请说明出处。如发现有抄袭本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者,将追究法律责任,感谢支持!)</h3><h3>报名时说明所报课程,微信缴费登记报名。</h3><h3>报名电话:(微信同号)</h3><h3>海 川:13991919809</h3><h3>姚甲亮:13488186461</h3><h3> 摄影师姚甲亮,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在他的镜头与电脑画笔下,创作的摄影作品,无论是婚纱摄影、写真创作、婚纱旅拍、广告摄影、名人肖像、企业团体摄影、企业宣传拍摄、更加富有意韵。西安美格摄影有限公司,姚甲亮作为摄影总监,亲自拍摄,亲自制作,确保作品的原创性与品质性。</h3><h3>地点:太白南路和电子三路交汇处悦熙广场2号楼1905室</h3> <h3>这是今天的第一张照片,构图挺好,表现春天与花的氛围也不错,整体相当于花出现一个半包围的框架式构图。框架式构图一般情况下和这张不一样,框架式构图框架是陪体框架中的物体是主体,而这张恰恰相反,框架本身就是画面的主体。这张作品遗憾的是问题出现在景深上面,前面的花和后面的后景基本上都是糊的,只有一部分花紊是清晰的。也就是这个里面可能光圈过大或者焦段过长导致前面的前景花是模糊的。作为主体是整个画面最清晰的地方,让它整个最清晰,从面积上来分析花也是画面的主体,但是你让很多很多的花虚了之后就减弱了画面的征服性</h3> <h3>这张作品要是没有人会显得更好。画面的布局关系,屋顶的两条大的斜线和下面柱子的竖线把画面进行分割,分割的原理是非常有意思的,前景也不错,而这里的人物恰恰有点破坏画面,并没有进行点缀和渲染,不像有些景色里面有一两个人物的话会点缀和渲染画面,他反而有破坏画面的自然的静谧的这种感受。</h3> <h3>我们学习分析作品的时候,一定要学会从结构从线去入手,因为线把画面分成面之后就产生了结构。所以我们拍照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结构的意识。好多人拿起相机直接就拍,这种意识比较弱,通过点评,我把线给大家画出来,大家去看每一个线在画面里面的位置,交叉错落产生的画面的对比。仅以这幅作品线条为例,线条的这个斜与正、垂直与水平等等,他们本身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关系,有些人往往把线给忽略掉了,拿起相机只是拍,并没有想到这个线在画面里面的位置以及线在这里面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br></h3><h3>他这张作品从景色来说,想象一下里面如果没有人是非常不错的。</h3> <h3>对于纪实摄影来说这张作品遗憾的就是不知道这个留着长发戴着帽子的画家是谁,他的脸如果再正侧一点会更好。另外前景干扰了主体的画面。</h3><h3>我今天早上讲课的时候提到拍照以前有三问:首先问主体是谁?第二问陪体是谁?陪体有没有影响画面,有没有干扰主体,干扰了如何解决;第三问画面有没有主调,就是调子关系。</h3><h3>你这个里面第一问知道主体是谁,而主体本身脸不够侧不够明确,尤其是人,如果正侧轮廓会更明确立体,人物面部的节奏感也会更好。第二个是失败的,上面问陪体有没有干扰主体,这么大的黄色的叶子把人脸给挡了为什么不避过?</h3><h3>我有一个很好的手法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就是进行特写拍摄,或者是开放式构图拍摄,用他也能表现春天的气息。</h3> <h3>我是这样给你裁图的大家看一下:是谁在画画儿不知道,是谁在描写春天不知道,反正能看到后景虚了,有很多熙熙攘攘的人在春天游园赏春这么一个画面。是谁不知道,留给你个悬念,这就是开放式构图给人带来的更多的内容。开放式构图往往能够让人更多的去联想去想象,我不知道是谁在画,反正有人在描写春天,而且他的手已经交代了他的性别与年龄,在这里基本上已经有所感受。这么一裁我认为你的画面可读性就更强了,同时给你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描绘春天》。</h3> <h3>这张肖象人物神态以及画面的布局结构把握的非常不错,光位表现的也不错,是从后面打来的轮廓光。</h3><h3>这张作品如果进行调色处理,把光影关系、立体层次、画面的对比层次关系、明暗层次以及饱和冷暖等关系再处理一下,是一张非常精彩的纪实肖像。通过二胡以及二胡下面插着的这些喇叭等,已经能够发现他和一个时代元素的融合,是一张很不错的纪实肖像。包括这个民间艺人的这种乞讨流浪表现出来的神态,以及他在看拍摄者的这种神态。</h3> <h3>我这么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后面的轮廓光体现出来,这样画面的立体层次会好一点。同时我给暗调里面加了一部分冷色,让画面的层次再明确一点。作为一个流浪人,看到他的神态一一他倔强的胡子以及他倔强的嘴型,谁都不会觉得是一种幸福,反而我觉得这种灰灰的调子能够表现作者以及被摄者的这种心理描写。</h3> <h3>花卉和人物一样,它的视觉朝向前方一定要留开,这个一定要注意。光的层次、曝光以及暗部层次、细节把握的都挺好,这是你的原片儿,如果轻微的进行调色,一把把暗部提上来画面的层次会更加的丰富。这幅作品在色调上没有任何问题,美中不足就是花的视觉朝向。</h3> <h3>作者发给我RAW格式,如果有问题我想给你修改一把就可以修改回来。</h3><h3>还有一个你用RAW格式和前面的片子进行比较,暗部的层次细节是不是已经被描写了出来,而且叶子上面的光影层次关系也在这里变得很明确,由于时间关系,我只是把高光和阴影进行了处理,别的没有动。</h3> <h3>两朵花就有了呼应关系,产生了大小曲直变化,节奏性在这里就变得比刚才丰富了很多。另外我觉得你的构图还是显得有点满,就是画面在这里不大不小,要么是特写一点,要么就是再放开一点,让花再自由一点,让他的空间再大一点儿,舒展一点,这是这幅作品唯一的缺点。</h3> <h3>毛毛草逆光表现的很可爱,有一个小的缺点就是画面的位置关系。花头的左右位置刚好在靠左边的黄金分割,我打一个对号是正确的,但是又在上下的二分之一处这里是一个错的。我在上上个礼拜讲构成学的时候,已经到"点"在画面中的构图位置和心理之间的关系,不是乱放的,如果表现的活泼欢快,那么一定是远离对称线的。拍照狗尾巴草的时候,我一直强调首先是分析 “点"的属性,它的属性是欢快活泼的、端庄的、安稳的、正式的、严肃的,把它的性格先分析完,然后根据性格再去构图。</h3> <h3>所以这张作品在这里就显得上下有点过分居中,这一点不太好。我们老祖先所研究出来的三分法,黄金分割是有道理的,黄金分割三分法,就是安排画面的主体物的位置的。我把这张片子擦掉给大家再讲一下。</h3> <h3>是作者本人改了一下构图发到一个文件夹里,从这个构图能发现她已经认识到前面那个画面的误区。这样构图是挺好,但是这样做色彩是很不合理的。我们都往外做色彩层次,反而你在丢色彩层次,人家让色彩层次、暗部细节所有的细节都要支持你,这么往下压颜色就是在丢层次,是一个反面的一个做法。</h3> <h3>你把它看成九宫格也行,你把它看成井字分割也行,你把它看成黄金分割也行,那么九宫格、井字分割和三分法这三个说是一个东西可以理解,为什么还要说是黄金分割呢?黄金分割明明和三分法位置不一样。不要这么教条的去理解它,黄金分割和三分法距离很近很微妙,只有一点距离,从这个例子说明东西方人的审美是一样的。不管是九宫格或者是井字分割、黄金分割,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设计,为了安排主体物的位置所设计的。既然它的出现是为了安放主体物的位置,那么你拍照的时候为什么不把物体往这个位置去放?所以人家就白白研究了。比如说点状构图的位置,拍花都会靠近这个“枪眼"也叫黄金分割的分割点,又是四条线的交叉的地方。</h3><h3>选中物体都会靠近这四个点儿,不一定完全在这个点上面,靠近它也行。我是一个感性的,不是很教条的非要把它放到这个这点上不可。</h3> <h3>现在大家看红色的花在这个焦点上,绿色的叶子花杆刚好在左边的线上面,井字分割或者黄金分割它既解决了点状构图的位置,又解决了线状构图的位置。所以一定要遵循这个感觉去做才不会错,理论研究出来不是轻易可以违背的。</h3> <h3>这张格桑花就拍的非常好,两个花呼应关系一大一小逆着光,光的透性以及线条的变化,两条斜线,比上一张表现的舒服了很多,这是这个格桑花拍摄的优点,大家看一下。</h3> <h3>很明显的感觉到这张花就比前面那张黑白的格桑花显得呆板了很多,画面没有任何灵动的意思,只是你测光准确,拍了一个逆光花卉的这种特性而已,没有别的任何优点去表现花的这种生动。</h3> <h3>这张整体来说比前面拍的很糟糕的那些就强了很多,花在这里形成了重复性的散置出现,这个在构成学里面也叫做"点",散置着的点就是散点,散点构图在画面里表现得非常丰富和活跃,它比排的规规正正非常整整齐齐一横一竖一排这样的点显得自由了很多,那样的点显得很规矩,这是他的画面属性。</h3><h3>还有在画面的调色方面如果再讲究一点,这幅作品就会立刻活了起来。</h3> <h3>我在调子上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处理,画面的冷暖层次一一给后景的树林子里面加了点冷色,让花的暖色保持不要动。通过冷暖的变化,画面的通透性也会变得强烈很多,因为冷暖对比本身就是一组对比,当冷色和暖色在一个画面画面里同时出现的时候,冷色更冷暖色更暖对比就更强烈。冷暖对比冷暖对比,冷暖后面有对比两个字,只要有对比,对比越大画面的视觉效果会越强烈。所以为了解决画面的通透性不仅仅是改变明度,不仅仅是压暗部提亮部,更重要的还是色彩的冷暖关系。</h3> <h3>我经常说身边的朋友:“你给别人拍的那个照片,如果你站在这个空间里面人家给你拍成这样子,你要还是不要这张片子?”,所以我有时候返回来想一下就知道自己照片儿是什么问题。首先谁都不愿意把自己拍得那么黑,尤其是女性,亚洲女性中国女性都喜欢白,即便她的肤色很黑,那你也不要把她拍的这么黑好不好。闪光灯在这里就用上了,要么过曝一点,要么就把闪光灯打一下,闪光灯是个好东西,放到机顶上朝正前方倾斜30度微微的打出,光线轻轻的扫在脸上提亮暗部就可以,同时眼神光也会出现。闪光灯是个好东西为什么不用?很便宜,现在有些进口的仍然很贵,但我们国产的神牛跟华为一样,在国际上受到好评,又便宜又好,我用的那款卖价才500多,人家现在都淘汰掉了我还在用。新的那款是神牛V860,市场网络报价890,也是非常不错的。有闪光灯你的画面会锦上添花,会画龙点睛。</h3><h3>孩子表情表现得这么灿烂,在花海里面花儿、叶子、人,你把她表现的这么的灰暗,从人物、表情、神态以及和环境使矛盾着的没有统一在一起,只矛盾不统一是不对的,画面最终要统一。</h3><h3>既然没有闪光灯学个后期也可以,后期把脸部提上来,这个画面把饱合做好,同时给点个眼神光这些都可以。</h3><h3>一个哥们儿也是陕西省省内比较有名的一个摄影师给我打电话:“小姚我太佩服你了,把照片都拍成了那你还给评,你太有耐心了"。我说:“群里面毕竟是初学者多,每一个人初学的时候都很差理解不到位,我当年初学的时候如果有人引导,我会少走很多弯路"。</h3><h3>所以无论你的照片拍成什么样子,我都会点评出你的问题是什么,只有一点,希望通过我本次点评之后你下次要改要注意呢,不能我不停的说问题你不停的不改,这就是问题。</h3><h3>针对这件作品,人物两只手高度基本相等,这些都是问题,女孩子胳膊以及手腕手掌等这些细节都是问题,所以每一个学习阶段有每一个学习阶段的要求,你的水平越来越高的时候,我给你点评肯定是点评的更加仔细,因为你的问题细节就让我去表现,你画面大的地方没有问题。</h3> <h3>这件作品换做我去拍,我会极力的找一个好的机位,怎么样能把筐子里面的小鸡也给拍出来。这个筐子放很多的小鸡,它能够把画面的主题元素以及你所要表现的主体渲染的更加丰富和明确。那么只有这个女的抱着一个鸡娃子在这里看它,看着很没有感觉傻乎乎的,反正就是沒拍好。</h3> <h3>去这里拍画面是通透的,色彩饱和是很高的,你的画面在这里表现的细节不够,画面灰蒙蒙的色彩通透的这种氛围没有表达出来,所以需要后期去调色改变它,这就是你这个画面最大的缺点。</h3> <h3>有一种很好拍,如果表现的是雪山,下面开了花的桃树桃花表现的少一点;如果表现的是桃花,那么雪山作为后景就模糊一点。最难拍的就是又想要这个雪山又想要树拍大景,这个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好解决了。那最好解决的办法就是你再广角镜头一点,广角镜头一点山再大一点,树也在画面里面,树很小并不会干扰雪山的存在。</h3> <h3>有人野炊还有人在直播,是这幅画面表现的内容。我觉得这个表现的色彩氛围挺好,构图稍微再讲究一点,第一条线是横线,第二条线竖线,它们把画面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三之后,比例的协调性尤为重要。远处的人是模糊的,我觉得两个牛在这里顶头,加上远处的这个环境,还是一个很惬意的环境;用光用色比你前面的片子表现的好了很多很多。</h3><h3>美中不足就是比例仍然不是很协调。</h3> <h3></h3><h3>我把你的构图轻微的改动了一下,把上面往下压了一点,把下面再延长一点,这样你的画面的比例就更加协调了。</h3><h3>要强调的一点就是画面的色彩非常舒服。什么是舒服,自然就是舒服,画面调节到和我们平常所看到的美景是一个感受,这个不用你艺术渲染已经很协调了,因为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协调的存在。有些人处理色彩的时候,想着处理成这个风格想处理成那个风格,处理着处理着结果就坏了,还不如把它彻底做成一个纯自然的这种感受。色彩表现的很舒服,比如早晨的暖光打在草地上面,河提边湖边还有一个男人树下直播,正在这里野炊的女人在回头看着他,这样一个很惬意的生活环境,色彩还原的真实温暖,这就是舒服,这就是自然。</h3> <h3>画面调色显得有点焦,就是烧焦的意思,暗部有点焦,亮部没有问题,暗部黑色有点太死了层次没有出来。</h3><h3>经常用文字来表现画面的内容,这是一个常用的手法,但是磨盘在这里设计本身就是失败的,这个磨盘上面再写个“家",就没有必要去画蛇添足了,明明已经有白墙红瓦、白墙蓝瓦、有栅栏、有对联,这就是家,为什么还要把它写出来?这叫多此一举,你拍照的时候也应把它避过。我觉得这个木牌上面写着"家"咋看咋难受,所以构图的时候还不如把它避过算了。</h3> <h3>的确就是忍受不了那个感觉一,一是在重复,二是画蛇添足,明明挺好的一个景非要在这里写个“家",也就是已经有了的东西,这在文学里面被称作重复的病句,用这个表现了,还要用那个再强调说明,就没有任何意义。</h3> <h3>这只鸟刚好扑通一起来这抓拍的非常不错,包括它的位置倒影画面干干净净的,这就称之为点状构图在画面中的位置,这就是点状构图的处理。前面已经说了黄金分割和三分法的交叉点就是为解决点状构图的位置,这个位置解决的很好。如果水面的色彩解决的有感觉一点,蓝调一点,像水一样的蓝汪汪的水面,水面里的黄色抽掉会更干净。</h3> <h3>就是这个意思大家前后比较一下这个图,看颜色水面更加清透更加自然,更加具有审美的美感,会更舒服一点。</h3> <h3>我在处理的时候又给黑色里面加了一点青色,画面就感觉更加清爽了,不像你的原片里面稍微有点脏腻。</h3> <h3>你拍的这个鸟儿挺好的,抓拍的也很感人,喂食抓的也很好,美中不足就是焦点不实。</h3><h3>告诉你一个技巧,对焦的时候只对着这个小鸟的位置然后等大鸟来就可以了,因为这个焦点永远跑不出小鸟所存在的这个位置,所以你不用每张都去对焦,你只用自动对焦,对到鸟窝的这个位置的然后改成手动对焦,鸟来了按快门就行了,别的都不管了。</h3> <h3>这些春天的郁金香非常美,光影的通透性在这里处理的也不错。好多人处理画面通透性的时候,利用的是明暗对比的关系,把亮部往上提把暗部往下压,这是每一个人所使用的办法,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暗部往下压也就丢掉了暗部的层次,为什么不利用冷暖关系来解决?让暗部冷一点儿让亮部暖一点。之前给大家讲过这个原理,暗部为什么有冷色?我通过一些西方绘画给大家讲过这些问题,我再搜一个片子给大家发上来看一下。</h3> <h3>我随便搜了一张油画,有没有想过同样是雪山,同样是雪景,为什么屋檐不受光的地方、雪山和雪地不受光的地方有蓝色?亮部是暖色?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h3> <h3>大家用眼睛直观的去观察,暗部是冷色亮部是暖色,这个原理我刚才问了有没有人思考过这个问题,这是我给大家之前所讲过的一个问题,可能有些人刚进群,或者有些人那次根本就没听着,就是这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之间波长的原因。因为这个冷色的波长较短能量较弱,被波长较长的光线给吃掉了,所以它在亮部不会存在,它很可怜只能在暗部存在,就是这个原理。</h3><h3>海霞:阴面反射天空和地面的颜色<br></h3><h3>海霞说的这个是对的,是不是阴面反射天空和地面的颜色都对?如果我再追问,你可能就无法回答了,那么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把这两点相互加起来,我刚才回答的那个答案和你刚才说的这个答案加起来就可以说为什么我提的暗部有冷色亮部是暖色。</h3> <h3>建议这位摄友从基础构图学起,这直接就是没学过摄影,把手机举起来直接摁直接拍就行了,根本不动脑子去想,没有任何美的构图形式所言,包括色彩以及画面形式太少了。可能你学了一点前后景之间的关系,前景很重要,有中景有远景,画面会变的有空间有层次。你可能会这样去想,但往往画面的所有的手法不是教条的不是唯一的。</h3> <h3>自拍的这个作品曝光有点儿过,如果曝光再弱一点甚至连女孩儿的模样都能够呈现出来。构图稍微显得有点凌乱,比如右边斜挎包儿的这个男人可以不要,把他干掉等等。</h3> <h3>雨天的片子很好,我非常喜欢雨天去拍摄。雨天的色温还是要降下来,色温色调不要偏紫偏品,也不要偏黄色,还是冷青色。因为下雨的时候我们到処看整个一片冷青色,是非常清爽的。这里冷青色太少,暖色过多不像下雨的感觉。我们都知道暖色是一个热的可能给人带来热量的温暖的这么一个感受,并不像下雨的时候那种清爽。</h3> <h3>这张建筑摄影作品还是很不错的,整个色彩都挺好,如果再拍的清爽一点会更好,尤其是调色调的清爽一点。如果画面能校正畸变,你就和我一起去干建筑摄影了,可以去干活了。</h3><h3>今天晚上的评片就到此,请每个人选一张最喜欢的片子发到群里面,不要一听完课转身就走。</h3> <h3></h3><h3>我在讲课前把我周三拍的柠檬树婚纱摄影那家店的内景给大家发到了群里,可能一部分人没看到,我重新发一下,刚好今晚有一个室内建筑摄影,我把我拍的调的色彩发出来大家感受一下。</h3><h3>大家看一下,横平竖直,垂直线畸变得校正,这个是建筑摄影里面要解决的问题。</h3> <h3>祝贺佐罗,你的作品获本周一等奖👏👏🎺🎺</h3> <h3>祝贺徐军,你的作品获本周二等奖👏👏🍻🍻</h3> <h3>感谢F64老师和金翰数码的杨总为我们群评片所提供的帮助。F64老师是一位做电脑系统以及软件维护的哥们,只要你的电脑和软件有问题,找他没有问题,我们群里获奖作者将会由他免费服务一次。另外一个获奖作者将由金翰数码的杨总提供器材设备的支持和奖励。</h3> <h3>番外</h3><h3>下面是F64老师在群内转发的朋友聊天纪录,收集于此仅供参考。</h3> <h3>这张当时水汽极重灰得看不清细节。处理时,当然是去雾拉到底。但此时画面生硬,微反差导致画面有严重脏感。此时只需狠拉黑色,大幅度提升黑色的明度,于是反差正常的同时,脏感也不明显了。色彩平衡上,由于主体是建筑,当然以白墙为参照物。此时过多的蓝灰被校掉,但树木发黄灰,难看。于是在ACR中用色调分离,对暗部加一定的蓝,树木恢复心理预期的颜色!<br></h3> <h3>当时早上4点多起来,提着相机出门看天色,发现圆门和灯光极有意境!于是手持按了一张实验,6秒F2.8,出来的片子虽然抖得一塌糊涂,但那种蓝调极好看!于是立马进屋取架子,上架,前后两三分钟,再拍,此时天气急剧变化,亮了不少,再也弄不出那种优美的蓝调了!后期也难模仿,因为前面偏暗,蓝调与灯光的色温差异对比明显,后期模仿的没有那么自然好看了!<br></h3> <h3>这张是清晨5点左右光线极差拍的,阴天根本没太阳,反差极低。人物如果按普通角度拍,则与环境重叠,灰乎乎一塌糊涂!于是趴地上,以天空为背景,拍个想象中的剪影。后期参照当时的视角整了一把,主体拉反差,完成心目中的效果。</h3> <h3>这张是他们休息过程中拍的。那人指手画脚在指挥同伴:下面要把那边的山头铺满!看他伸手指着远处山头,按下快门。下面近景本来是三轮车上的一堆草,因对焦在远处人物,光圈较大,近景模糊的很,不好看也不能很好地交待现场。于是拍好后立即对准近景对焦拍一张。后期焦点堆叠。这样交待清楚了草料的细节,符合心理感受。 </h3><h3>摄影讲究景深,但有时景深小了并不符合心理预期。此时就可分别对焦后期焦点堆叠。</h3> <h3>感谢群里的儒风及其他几位老师多次为整理评片资料提供姚老师的工作照,希望继读得到你们的支持。🍻🍻🍷🍷🍮🍮</h3><h3><br></h3><h3> 迷迷糊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