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新之旅四一一缤纷悉尼(下)

叮当

<h3>自由开放的悉尼大学</h3> <h3>进入悉尼大学,感觉上像进入一座公园,绿茵茵的草地极为开阔,在草地边缘的甬道两侧种植了各类树木,此时枝繁叶茂,虬枝横逸,遮挡出一簇簇阴凉。校园没有围墙,入内也无须证明材料,而且走在路上的人大部分也像是游人,还有年轻父母领着幼小的孩子,真可谓开放。<br></h3> <h3>悉尼大学的校区是新旧建筑杂糅,上百年历史的楼房依旧在使用。大学迎面是一排历史悠久的二层楼房,日月侵蚀,风吹日晒,外表的墙壁已经微微发黑。在这排房屋的正中,是一座方形的高楼,方形的四边转化为四根圆柱,圆柱向上伸展,最后形成四根尖尖的柱子,整体造型如同英格兰大地上常见的城堡。</h3> <h3>在悉尼大学中转悠,欣赏着或新或旧的建筑,感受着空旷校区散发出来的寂然与安谧,体验着大学里独有的令人心生敬意的神圣。</h3> <h3>走过城堡下面的大门,转身回看,这一排二层楼最下一层变化为一个个拱形的走廊,可以遮风避雨,便于人员的往来。</h3><h3><br></h3> <h3>古老的校舍,优越的条件,良好的传统,造就了悉尼大学古往今来,长盛不衰。校训为:繁星纵变,智慧永恒。</h3> <h3>庄严神圣的校钟,催人振奋的钟声</h3> <h3>站在草坪中央,耳际回荡校钟宏亮的回声,徒添了一份庄严神圣。</h3> <h3>除了建筑以外,悉尼大学有着辉煌的历史,培养出了一系列的重要人物,其中有六位澳大利亚总理、23位最高法院法官、联合国大会主席、世界银行总裁、三位诺贝尔奖得主等等。</h3><h3>这块宽容的草坪涵就了多少大名人志士!</h3> <h3>偶遇一对新人在拍婚照,祝福他们百年好合,永结同心!</h3> <h3>教学楼后面院墙</h3> <h3>排名方面,悉尼大学在2015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中高居全球第37;在美国世界新闻周刊世界大学排名中摘得全球第45;在2016出炉QS世界大学毕业生竞争力排名中,更是以极大优势远超澳洲其他大学荣登澳大利亚榜首,位列全球第14,也因此被誉为“南半球的牛津”。</h3> <h3>一个半世纪以来,悉尼大学师生先后创造了WIFI、心脏起搏器、飞机黑匣子等改变世界的发明;1/3的澳洲诺贝尔奖得主更是为悉尼大学校友,这一数字遥遥领先于澳洲其他大学,领跑着整个澳洲科学与技术的发展。</h3> <h3>飞吧,向往自由!</h3> <h3>我要飞得更高!</h3> <h3>我们穿过教学区的楼房和宽阔的草地往回走,临近出门,停住脚步回头看,学校依旧,与进来时并无两样,还是开放包容、自由往来。也许,悉尼大学就是在这种开放与自由的氛围中成长为世界名校。</h3> <h3>麦考利夫人椅子公园</h3> <h3>这里传颂着一个发生于19世纪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br></h3><h3>麦考利夫人椅子名字就来自麦考利夫人,1810年,英国人拉克伦·麦考利先生被任命为澳洲第四任总督 (1810-1821年),他漂洋过海带着妻子来到澳大利亚生活。</h3> <h3>麦考利总督在夫人的陪伴下成就辉煌,被后人誉为“现代悉尼的缔造者”。</h3> <h3>麦考利总督每五年要回英国汇报一次澳洲的情况,由于路途遥远,当时海上交通又不发达,往返一次竟然需要28个月。</h3> <h3>麦考利先生每天忙于公务,麦考利夫人就每天到这里来画悉尼海港的景色。每次麦考利总督回英国述职,孤独的麦考利夫人就在这里翘首盼望,等待船队的回航,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把友善带给了周围的民众。</h3> <h3>又是一次拉克伦·麦考利返回英国,可再也没回来,孤独的麦考利夫人思念故乡,盼望丈夫归来,每天坐在这里静静等待船队的回航。悉尼人为了纪念麦考利夫人,工匠们在海角的岩石上雕刻了这把巨大的石椅。</h3><h3><br></h3> <h3>200年后,树影斑驳下的石椅,已是悉尼主要景点之一。</h3> <h3>麦考利夫人座椅同悉尼歌剧院只相隔一道狭窄的海湾,是澳大利亚游客必去之地,因为这里的观景台是观看歌剧院、悉尼大桥的最佳地点。在这里你可以同时欣赏悉尼大桥与悉尼歌剧院,让你再次赞叹这两件现代建筑瑰宝,两者在地理位置与结构设计上是浑然天成的完美结合。</h3> <h3>从这个观景台看,悉尼歌剧院和海港大桥,像一对牵手的伉俪,志矢不渝地守候着他们的誓言。<br></h3> <h3>来自地球村东方的中国游客夫妻双双坐在麦考理夫人的椅子上,幸福指数远胜当年的麦考利夫人!😁</h3> <h3>参观悉尼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观摩大师的艺术作品</h3> <h3>美术馆外墙全部由浅桔黄色石材装饰,从外观看整体建筑不是很高大,但雕刻精美的外部结构以及围绕整个建筑物的华丽石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h3><h3><br></h3> <h3>美术馆门外高大威猛的骑马勇士塑像</h3> <h3>入口内是一处玄关式的小展室,中间穹隆圆顶,两旁半圆形,通过这个展室进入美术馆的正厅。</h3> <h3>与室外的古典建筑做法不同,美术馆的地面是浅色大理石,偌大的展厅内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粉白的墙上悬挂着一幅幅画作,天顶上的射灯发出一束束柔和的光,为画作提供适合的照明。</h3> <h3>敞亮的展厅,收藏着名人大师们的画作</h3> <h3>梵高作品《农民头像》,创作于1884年,属于梵高早期的作品,与他后来作品的风格有明显不同。</h3> <h3>毕加索作品《坐在摇椅上的裸女》</h3> <h3>毕加索作品《斜倚看书的女人》</h3> <h3>反映19世纪当地原住民生活的写实画</h3> <h3>个人特别喜欢森林系列的写实画</h3> <h3>建于1874年的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是澳洲国内3大美术馆之一,陈列着澳洲境内最优秀的艺术作品。馆内主要展出的是澳大利亚各个时期的美术作品,也有印象派大师和亚洲的美术作品。</h3><h3>全馆分五层,我们仅参观了地面的一层。</h3><h3>此处展品数量虽比不上欧洲的博物馆,参观者不如那边多,但不意味着这边没有优秀甚至是伟大的作品。</h3> <h3>登悉尼塔去看悉尼</h3> <h3>悉尼塔是悉尼三大标志性建筑之一。悉尼塔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市中心,高304.8 米,是澳大利亚最高的建筑,也是南半球最高的观光平台。</h3><h3>悉尼塔是一个多功能建筑物,它的外表呈金黄色,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壮观。</h3><h3>高达230米的管状塔身是由46根长5米、直径6.7米、重32吨的管子一个压一个堆积而成。管的外部有56根钢缆与地面建筑物相连。</h3><h3>每根钢缆重7 吨,由235 股7 毫米的钢丝拧制成。</h3><h3>钢缆总长度可达170公里。</h3> <h3>进入瞭望层前,先进入四D影院,来看一场四D电影<br></h3> <h3>瞭望层周围都是大块玻璃,凭窗眺望,整个悉尼市一览无余。</h3><h3>瞭望层为游客准备了高倍望远镜,借助它,可以把周围70公里内的景物尽收眼底。</h3><h3>瞭望层还设有多屏幕的电视装置,人们可以在巨大的荧光屏前观看远方飞机场上飞机的起落和码头上货轮的装卸。</h3><h3>这里还播放电视录像,介绍悉尼塔的建造过程和悉尼市的开发史。</h3> <h3>近处是大片大片的楼房,无边无际的绿地,光闪如银带的高速公路,连绵似流水的汽车。</h3> <h3>每幢大楼的天台都有一个停机坪</h3> <h3>海得公园与圣玛利亚教堂</h3> <h3>远处海天一色难辨边际。海湾里,巨轮进进出出,帆船轻盈地游荡,好像是一幅美丽的图画。</h3><h3>海德公园、玫瑰湾、屈臣氏湾、依丽沙白湾、曾庆红家的别墅都在其中。<br></h3> <h3>天色越来越沉,俯瞰朦胧中的悉尼。</h3> <h3>准备离开时,外面下起雨来,高空俯瞰雨中的悉尼市貌。</h3> <h3>慢步情人港</h3> <h3>达令港(Darling Harbour)又译情人港,听起来相当浪漫,可其实与情人没有半毛钱关系。它取于新南威尔士州第七任总督芮福达令(RALPH DARLING),所以有情人港里无情人之说。 达令港内由港口码头、绿地流水和各种建筑群组成。</h3> <h3>情人港码头</h3> <h3>慢步桥上,欣赏着雨后迷人璀璨的夜景。</h3> <h3>灯光变幻的悉尼眼</h3> <h3>天空像拉开了一张黑色幕布,情人港的夜晚永远不会寂寞,歌舞升平、灯火阑珊处尽显不夜城的风采。</h3> <h3>夜色下这里充满着神秘感。</h3><h3>国王街码头有时尚夜总会、酒吧和提供精美食物和美味鸡尾酒的小酒馆,海湾码头滨海人行道有露天咖啡馆和餐厅,还有令人目不暇接的各种餐厅、剧院和俱乐部。<br></h3> <h3>变幻的动感广场</h3> <h3>坐无虚席的时尚餐厅</h3> <h3>充满时尚元素的建筑物</h3> <h3>这是一个不夜城。</h3> <h3>相信这里今夜无眠。<br></h3> <h3>大大小小的船只安静地躺在港湾内,与热闹熙攘的码头陆地形成强烈反差。</h3> <h3>海在霓虹灯光的辉映下,泛着粼粼幽光。</h3> <h3>如果时间足够,可以选择一个酒吧舞厅玩个通宵,欣赏一下悉尼深夜的疯狂热舞。也可以静静地坐在海湾边的木台楷上,任柔情蜜意的海风吹拂脸庞与思绪。</h3> <h3>夜色中,海上的歌剧院和海港大桥依然是悉尼最璀璨耀目的地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