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垂虹桥、平望小九华山寺

小钱

<h3><br></h3><h3>垂虹桥始创于北宋庆历八年,原为木桥,公元1325年,改建为联拱石桥。桥身中央,建有桥亭一座,名垂虹亭。垂虹石桥的建成,消除了苏杭驿道的最后一个险要大渡口。著名的“垂虹夜月”,成为了吴江八景之一。</h3><h3>垂虹桥三起三伏、环如半月,长若垂虹,故而得名。</h3><h3>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许多描绘垂虹桥的诗篇。</h3><h3>最为脍炙人口的莫非是宋代大词人姜夔写的《过垂虹》。范成大与姜夔交好时,将歌女小红赠予姜夔。两人坐船回家,路过垂虹桥时,姜夔吹起箫,小红便轻轻唱和着,在箫声与歌声中,小船载着他们驶过一生中最美的一段旅程。姜夔即兴作了《过垂虹》一诗:“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凌渡,回首烟波十四桥。”,流传至今成为千古佳话。</h3><h3>宋代江湖派诗人戴复古则这样形容垂虹桥和松江的壮观:“垂虹五百步, 太湖三万顷。 除却岳阳楼, 天下无此景!”</h3><h3>当年康熙爷下江南,“晚过吴江”时,看到“垂虹蜿蜒跨长波”,望见“灯火千家明似昼”,龙颜大悦,慈愿大许:“好风好雨说时和”。</h3> <h3>其后将近一千年的岁月中经历了多次兵乱的破坏,但屡坏屡建,一直如彩虹般的承载着南来北往的商旅之人。到了近代渐渐失去了交通作用,也被人们所冷落,到 1957年8月,该桥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时,仅存47孔,全长237.60米。由于年久失修, 1967年5月2日晚8时40分,西首4孔向东倒塌,9时10分又向东倒塌8孔。之后,剩余桥孔被陆续拆除,仅存东西两端埋在土中十数孔。</h3><h3>1997年,在垂虹桥西首建遗址公园,修复东西两端十七个桥孔。</h3><h3>苏州到松陵垂虹景区交通很方便。4号线至花港站下,转701路交可以互达。也可乘公交94路到吴江人民医院下,再向前走,右转即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