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昌

XS行走在路上

<h3><br></h3><h3>我去过四川数次,但没有去过西昌。2017年4月,应朋友之邀去看卫星发射,走进了西昌。和这“一座<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春天栖息的城市”</span>,有了亲密的接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 <h3><u> 航天之城</u></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西昌卫星发射中心(Xichang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XSLC),又称"西昌卫星城",始建于1970年,使用于1982 年。从1984年1月发射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以来,到2016年11月22日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链一号04星送入预定轨道,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活动已突破100次。中心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通信、广播、气象卫星等试验发射和应用发射任务,是中国目前对外开放中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最先进、承揽卫星发射任务最多、具备发射多型号卫星能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自古在西昌,人们能经常观赏到分外明亮皎洁的月亮,故西昌 以"月城"的美称闻名。而今,又以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服务于人类而声震环宇。它除了拥有"月城"“小春城"等富有大自然美好情调的名字外,现又被称为充满现代科学技术魅力的名称:"中国航天城"。<br></h3> <h3>西昌发射中心,坐落在西昌城北60公里的峡谷中。陪我们同去的朋友,曾在发射中心警卫部队工作过,给我们讲了在发射中心的工作经历和所见所闻,有些还真惊心动魄。旅行团也组织事先约定的客人们去观看卫星发射,观看发射的人分坐在不同的看台上,每人都佩戴参观证,对号入座。</h3> <h3>时针指向:2017年4月12日19时04分。一声巨响,火光冲天,卫星节节上升,瞬间,进入天空,无法再用肉眼看到………</h3> <h3>这个被国内外誉为"东方休斯敦"的卫星发射中心,在这个不足百万人口的城市中,有相当大的影响,马路都以航天大道命名。老百姓关心的程度更高,第二天,在街头和人们聊天,他们问:你们是来看卫星发射的吧?昨天,又放了一个大炮(当地百姓叫卫星发射是放大炮)。过去一年只放几个,现在国家有钱了,一年放十几个。据有关新闻媒体报道:2017年4月12日19时0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B火箭成功发射实践-13卫星。该卫星是中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采用Ka频段多波束宽带通信系统,通信总容量超过20Gbit/s,超过了中国之前研制的所有通信卫星容量的总和。实践-13完成在轨技术验证后,纳入“中星”系列, 命名为中星-16,开展应用。该卫星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卫星通信高通量时代。许多媒体还做了图文并茂的宣传。 此次发射被评为2017年国内航天十大新闻。</h3> <h3><u>&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b>民族之城</b></u></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西<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昌居住着汉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等十多个民族。西昌市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彝族文化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现,有</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这是我国第一个民族博物馆,也是世界上唯一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span></p> <p>反映大凉山彝文化旅游风情实景火秀剧“阿惹妞”。“火”作为彝族的生命图腾贯穿《阿惹妞》,全剧展现了彝族的民族源起、民俗风情、阿惹妞恋爱,以及火把节的热烈欢腾场面,表现了彝族对火的崇尚。</p> <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印象最深的是,那座为培养彝族学生而修建的铁道兵希望学校。</span>在学校大门上,苍劲有力、气贯长虹、闪着金光的 “铁道兵希望学校”几个大字,由刘华清将军亲笔题写。</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铁道兵希望学校坐落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普格县境内的<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螺髻山下</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当年,年轻的铁道兵王尔康在西昌地区参加成昆铁路建设。1999年,50岁的王尔康携妻子故地重游,到烈士陵园悼念战友,在和当地教师共迎新世纪时,立下了创办铁道兵希望学校的誓言。2004年,王尔康夫妇正式创办了铁道兵希望学校。2006年,铁道兵希望学校得到了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的关心,老将军不仅为学校题了校名,还捐资3万元人民币。好多个六一儿童节,王尔康都带着礼物去看望和慰问学校的教师和孩子,王尔康说,“我深深地爱着大凉山,也深深地爱着大山深处的彝族孩子。”为记载历史,学校刻下了“感恩赋”的石碑。这个大山下的学校设备堪称一流,许多城市的学校也无法与之相比。操场上学生的表情,让我们看到这上千名彝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是幸福和快乐的。</span></p> <h3>"免费午餐"是由邓飞等500多名记者和国内数十家媒体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起的公益项目。该项目倡议每天捐赠3元为贫困地区学童提供免费午餐。它致力于通过社会捐助的力量,对一些贫困山区学校简陋的厨房条件予以改善。2011年4月2日正式启动。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普惠了几百个县市、几千万在校学生。2017年4月,我作为免费午餐志愿者和有关同志一起了解了“铁道兵希望学校”免费午餐的情况,并在学校体验了“免费午餐”。<br></h3> <h3><b><u> 文化名城</u></b></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一座城市,有山有水有林不足为奇,但山水林有历史文化和价值的不多。西昌海拔、气温、日照、经纬度等条件好,加之大气中悬浮物质少,空气透明度高,所以,境内的螺髻山,是<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古冰川遗迹,</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是我国已知山地中罕见的保持完整的第四纪古冰川天然博物馆,具有很高的旅游、探险、科考等价值。</span></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境内的邛海,<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湖周群山环抱,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湖水常年清澈,四季如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理想的“御寒避暑胜地,休闲度假天堂”。</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邛海是更新世早期的断陷湖,形成于距今约180万年前,</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古称邛池</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因“邛都夷”在沿岸繁衍生息而得名。《汉书》、《后汉书》分别以“邛池泽”和“邛河”之名而载入史册。唐代、元代等都对邛海有不同的记载,充分体现了邛海悠久的文化。元代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游历邛海,在《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邛海有“珍珠无数”,“惟大汗自欲时,则命人采之。”</span></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西昌的黄联土林,是在约一亿年前的冰河时期,经冰水沉积流动和新地壳运动影响,龟裂的沙粒砾层被地表水长年累月的渗透、冲刷、加深、扩大而形成的“自然雕塑博物馆”。 自然景观以沟壑断崖为界,分成六大板块,主要景点有狮驼迎宾、背新娘、通天门、八百罗汉、江山多娇、冲刺苍穹、擎天玉柱、千年一吻、待发火箭、金鸡报晓等300多个。景物千姿百态、神形逼真、奇妙无穷。景区虽管理的不完善,但优美奇异的景观,让人们游兴不减,每个人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感悟大自然的鬼斧神功………</span></p> <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西昌是</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四川的省级文化名城,</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走进它,了解它,你才会深深地爱上它……</span></h3> <h3> 【写于二O一九年五月。虽是两年后,但西昌留给我们的印象难以忘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