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日志

徐广庆

<h3>2019年3月2日,参加驻村干部培训会议,驻村生涯由此开始,现工作两个月,发生了很多事,也认识了很多人,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需要干部有好的思路,好的态度,希望能够利用驻村的这两年时间,让自己完成蜕变,成为一名值得领导信任、百姓拥护的好干部。</h3> <h3>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刚到村里就收到百姓的感谢信,很开心,不过功不在我,是那几位同志辛勤付出的成绩。</h3> <h3>306线联合党委成员东升村表演的秧歌,很有创意。</h3> <h3>听党话,跟党走…</h3> <h3>能够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我感到很荣幸。</h3> <h3>我的贫困户屈忠贵,股骨头坏死,妻子长期慢性病。</h3> <h3>孙波,膝关节错位,股骨头坏死,通过1351工程做了手术,花费10万多,自付不到2万。</h3> <h3>夏俊杰,残疾,质朴善良,沉默寡言,妻子有智力残疾,每次去家里都收拾的干干净净。</h3> <h3>宋占领,以前的老村长,勤劳质朴,热情好客。</h3> <h3>陈彩云,一个被扶贫拖累的老太太,耳聋,生活几近不能自理,好歹近期被儿女接走赡养。</h3> <h3>高占民,每次去都是他在说我在听,因为我说他听不见,老爷子聋的厉害!对他的称谓似乎得改改,以前叫大爷,现在认识了他的儿子,我觉得应该管他儿子叫大爷。</h3> <h3>王秀云,黄占国的母亲,刘金明的岳母,去年夏天摔伤了,胳膊骨折,当时没顾上去看望她心里很愧疚,后来专程去了她家,老太太岁数大了,不容易啊。</h3> <h3>钱玉芬,我特别欣赏的一个帮扶户,十几年前得了肺癌,现在居然痊愈了,她能活下来很大的原因是她良好的精神状态,精神富裕的人才是真正的富裕。</h3> <h3>陈文祥,也是癌症,最近一年多的气色不如以前了,但是我不敢说,只能默默期望他能好起来。</h3> <h3>刘桂兰,去年新识别的贫困户,接触不多,老太太身体还算硬朗。生活不求人,还能照顾生病的女儿。</h3> <h3>孔祥林一家,要搬迁到二八地的帮扶户,每次去都记不住我是谁,居然还有记性这么差的人,你记不住我就一劲去,去到你记住为止。</h3> <h3>朱凤刚,妻子精神病,住在孔营子半山坡上,去他家一次很不容易,小型车只能停在梁下。</h3> <h3>这是刘万海妻子,丈夫身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h3> <h3>老高头,是个老党员,对我很好,当然,我对他也很好。</h3> <h3>陈万江,现住房有破损,是二八地的搬迁户,现在经常住在女儿家,老爷子不太讨喜,经常和女儿打架。</h3> <h3>大营子乡部署落实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相关工作。</h3> <h3>无论风霜雪雨,我亦奋勇前行。</h3> <h3>联系帮扶单位,也是我的工作单位林西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帮扶责任人开展入户调查,摸排脱贫攻坚整改存在问题。</h3> <h3>和村班子一起统计填录入户调查摸排出的各项问题。</h3> <h3>为贫困户发放化肥,一家一袋。</h3> <h3>自治区督察组来老君沟检查指导工作。</h3> <h3>联系北京兴君盛发商贸有限公司为百姓讲解辣椒种植技术、市场行情等。</h3> <h3>计算大田辣椒种植成本,今年我也示范种植了10亩,期盼风调雨顺吧,不然一年的工资就泡汤了。</h3> <h3>入户摸排老百姓尤其是贫困户种植辣椒的意愿,动员他们改变固有思想,促进产业转型。</h3> <h3>到新村继续动员搬迁户拆除旧房,同时宣传辣椒种植相关政策。</h3> <h3>签订辣椒种植合同。</h3> <h3>我们的圆梦新村,去了这么多趟,还没有好好为它拍张照片,等绿美亮工程实施以后,一定拍一张最美的。</h3> <h3>鲍书记一行到圆梦新村研究附属房建设事宜。</h3> <h3>和程主席一起入户动员搬迁户拆房子,这家是个钉子户,工作难度很大。</h3> <h3>王林夫妇,来村部办事,我偷拍了一张,很朴实的农民,妻子患有唐氏综合征,每次见面都会呜了哇啦的说一通,可惜我一句都没听懂。</h3> <h3>清明防火,天没亮就出发了,我们几个进行了具体分工,并把新村大棚的人组成了临时扑火队,连防三天,很庆幸未出现大面积火情。</h3> <h3>程主席与我们一起商议辣椒种植和旧房拆除工作。</h3> <h3>与村两委一起入户动员搬迁户拆除旧房。</h3> <h3>与林业站、村委会一起到陈营子解决公益林征占工作。</h3> <h3>和鲍书记一起到设施暖棚查看辣椒生长进度。</h3> <h3>到兰营子商议解决新建路占地事宜。</h3> <h3>各村村长名单,我得记住他们。</h3> <h3>旧房拆除阻力较大,开个会,班子先统一思想,继续努力开展下一步工作。</h3> <h3>这几天我们集中学习了很多内容,两会精神、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五次跨省区讲话、习总书记视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等,想做好功课就得多补课。</h3> <h3>与鲍书记一起入户,这是刘金祥,儿子儿媳失联,留下一个七岁的孙子,情况比较特殊。</h3> <h3>黄成祥,独居,平时以打工为生,本人不愿意搬迁至二八地,现在正想办法调节,让圆梦新村的搬迁户与他互换。</h3> <h3>赵桂清,家住华子炉幸福院,儿子孙子均在外打工,目前都没有对象。</h3> <h3>李凤和,耳聋,智力残疾,不过放的一手好羊,他的生活还是让人放心的,吃穿住用都有保障了。</h3> <h3>刘金山,村长一枚,妻子得了大病,花费医药费十余万元。</h3> <h3>再次入户孔祥林家,这次他们不太主动和我说话了,因为都冲着鲍书记去了。</h3> <h3>朱凤刚,他们家那么偏僻,我居然能把鲍书记领过去,也是很佩服自己。</h3> <h3>李文领,妻子患有尿毒症,每年透析需要至少三万元。他们村有好几个得尿毒症的,这么集中,得认真探究一下,是生活习惯、水质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造成的。幸好孔营子是搬迁村,希望病痛能远离百姓。</h3> <h3>邵连生妻子,家住新村幸福院,邵连生脑梗,生活已不能自理,全靠照片中的老太太照顾。</h3> <h3>交易中心领导班子到老君沟对接帮扶工作。</h3> <h3>交易中心为爱心超市捐资一万元用于开展贫困户积分奖励活动,并捐赠一批办公家具,还为卢营子协调了一眼井,作为帮扶单位,作为我自己的单位,我很骄傲,也很自豪。</h3> <h3>郑少军,东沟村长,这是他要拆除的旧房,这项工作终于取得了突破。只要努力,办法总比困难多。</h3> <h3>田书记来了,了解了我们的辣椒产业,入了九户未脱贫户,作为最小的书记能够和全县最大的书记近距离接触,有些许紧张,对于自己的表现不是很满意。</h3> <h3>给田书记拍的特写,说话很柔和,但是思路非常清晰。</h3> <h3>新村百姓自己在建仓房,规格没能统一,但是也没有办法,老百姓自己花钱,有钱的就做的好一点,没钱的只能做的简易一些。</h3> <h3>程主席就五小工程、旧房拆除两项重点工作均带来了新的精神,让我们的工作有了依据和思路。</h3> <h3>这是66号棚,属于实验棚,里面种植了各色蔬菜。</h3> <h3>茄子长势较好。</h3> <h3>新出的辣椒秧。</h3> <h3>还有各类瓜果。</h3> <h3>这是开花时期拍摄的,现在已经结果了。</h3> <h3>育秧棚,我的辣椒秧就在这里,似乎已经看到了漫山遍野的辣椒…只要心中有景,处处有花香!</h3> <h3>到圆梦新村协调绿化回填土事宜,对施工方提出具体的工作方案。</h3> <h3>306线两侧村民春耕问题终于有了进展,解决了一年多,大伙付出了很多努力,无论怎样,我认为还是要以百姓的利益为重。</h3> <h3>旧房拆除集中签订相关证明手续,希望这项工作能尽快完成,它牵扯了大家很多精力。</h3> <h3>帮扶单位交易中心来老君沟看望贫困户,鼓励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h3> <h3>老太太八十多了,说着说着就哭了,她还没从老伴过世的悲痛中解脱出来。</h3> <h3>谷云龙,新村的家收拾的异常干净,他很知足,也很感恩,这样的百姓让人欣慰。</h3> <h3>杨主任在老君沟有很多老相识,他对这里很有感情,几乎走在街上很多人他都熟悉。农村工作还得多请教他。</h3> <h3>这是为一个双目失明的老爷子解决了住房问题后他家人送来的锦旗,东西不值钱,却是我们的荣誉,该好好珍惜。</h3> <h3>人大主任赵锐久来老君沟调研指导工作,他居然还认识我,领导的记忆力果然不是盖的。</h3> <h3>我们村原来的老主任,旧房拆除时我给拍的照片,他为新村建设付出了很多心血。</h3> <h3>旧房拆除中。</h3> <h3>306线经济带联合党委成员单位在东升村植树,为了这抹绿,很多人付出了辛勤的汗水。</h3> <h3>我们村的队伍,很能干,完成自己的栽植任务后,又去帮助其他单位,最后还被领导抓了劳工😄</h3> <h3>论体力劳动,这都是我的师傅,以后得加强锻炼了。</h3> <h3>替蒙祥参加书记培训会,蒙祥儿子高烧39度多,持续不退,仍然坚守工作岗位,大伙都劝他照顾照顾孩子吧,他才回去,能和这么有干劲的干部一起工作是我的幸运。</h3> <h3>组织部开展的基层干部培训,很实用,两天半的时间,学了很多,得慢慢消化,尽快吸收,说的有点矛盾,和彼时的心情一样。这是发展党员流程,组织部很用心,给做成了图表,让人一目了然。</h3> <h3>还有很多东西没能记录下来,比如百姓的勤劳质朴善良,他们对共产党的感激之情,等等。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老君沟村能越来越好,百姓们能越来越幸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