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5月的暖风吹过,给塔城披上了缤纷的彩衣,在这山花烂漫的季节,塔城迎来了山花节。此时走进塔城,远离都市喧嚣,置身花海体味“欲辩已忘言”的逍遥沉醉。游走在这绝美的风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里就让一个塔城人带你走进自然、返璞归真,在悠扬的歌声中实现养心、悦目吧!</h3> <h3><font color="#167efb">在去塔城的路上,我们看到了广袤无垠的草原和远处的雪山以及这湛蓝湛蓝的天空上飘逸的朵朵白云。。</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下午7点半左右我们到达了第一个点:巴克图口岸</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font><font color="#167efb">巴克图口岸旅游景区巴克图口岸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塔城市,距市中心西南12KM,中国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边界交界处,有国家二级公路直达。是新疆离城市最近的口岸,也是距乌鲁木齐市最近的口岸。</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裕民享有“亚欧万花园,草原大氧吧”之称,每年的4月下旬开始,裕民县上千种山花陆续开放,芳香四溢,形成了花的海洋,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与摄影爱好者前来裕民观光采风旅游。</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裕民县巴尔鲁克山上千亩野生芍药花开满山谷,花香四溢。</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巴尔鲁克山布尔干河对面有10万亩野生巴旦杏花,随山势起伏,遍野即是,还有锦鸡儿、兰花贝母、紫花贝母、猪牙花、老鹤草等各种野花儿,有气吞山河的气势。</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吐尔加辽草原上有数不清的不知名的漫山遍野的野花儿,很多漂亮的花儿却隐藏在草丛深处,远远望去,满山遍野地铺展开来。</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芍药谷旅游景区是一六一团红花谷景区“二十四景”的龙头景区,2016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AAAA级风景区。</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景区位于九师161团十连境内,地处巴尔鲁克山西北坡。距裕民县城约51km。景区总规划面积约1200公顷,海拔1024米,年平均降水量280毫米,年平均气温在6.7摄氏度左右。</font></h3><h3><font color="#167efb">芍药谷呈u字型分布,栈道(4km)沿途主要展示的是以芍药花为主的花海自然风景,这是161团生态旅游的精华所在。</font></h3><h3><font color="#167efb">这里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浓缩了天山和阿尔泰山的精华,是世界独有的裕民兰花贝母生长的摇篮;有贝母、大芸、党参、甘草、芍药、柴胡等中草药材490余种;有野生植物千余种。</font></h3><h3><font color="#167efb">芍药别名将离、离草,是芍药科芍药属的著名草本花卉。她们的花瓣呈倒卵形,花盘为浅杯状,花形妩媚,花色艳丽,因和形容美好容貌的“婥约”谐音,所以叫“芍药”。</font></h3><h3><font color="#167efb">芍药花原产地分布于中国以及亚洲北部,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超过4900年,被列为中国六大名花之一,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有“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的说法。</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小白杨哨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这座哨所设立于1962年,原名叫塔斯特哨所,后改名为小白杨哨所。这里面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在80年代,有一名伊犁籍锡伯族战士,名叫陈福森,回家探亲,从家乡带来十几棵小白杨树苗,把它们栽种到哨所周围。由于这里气候恶劣,风沙大,小树苗相继都死去,只存活了一棵。战士们非常珍惜这棵小白杨树,洗脸、刷牙时不用香皂和牙膏,将水积存下来给小白杨树浇水,小白杨树终于茁壮成长,日夜陪伴着哨所的战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著名的军旅作家梁上泉来到新疆采风,偶然听说了这个故事,欣然创作了大家都很熟悉的一首歌《小白杨》,随着这首歌的传播,小白杨哨所也传遍了大江南北。2004年中国电影艺术家采风团和心连心艺术团先后来到小白杨哨所,看望了这里的战士。特别一提的是,以《小白杨》这首歌成名的著名歌唱家阎维文也来到了这里,演唱了《小白杨》这首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2006年,当年种下这棵树的战士陈福森协同母亲又来到了这里,在白杨树的对面种了一棵小松树,两棵树相对相望,一齐陪伴着哨所的官兵驻守在边疆,保卫着边疆。</span></p> <h3><font color="#167efb">在小白杨哨所的白杨树下我们高唱“小白杨”,陪我一起守边防这首歌,向英勇无畏的边防军人致敬!</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 孙龙珍军垦烈士陵园位于一六一团11连(塔斯特村)南侧,距“小白杨”哨所东北方向500米,由于之前建设面积小,面貌陈旧,布局结构不合理,绿化面积少,建筑设计缺乏灵气,墓碑艺术比较差,不能很好的衬托烈士和兵团军垦人屯垦戍边、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爱国主义思想。为了加强屯垦戍边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经兵团民政局、发改委批准,对孙龙珍军垦烈士陵园进行全面改扩建,把军垦烈士陵园建设成集纪念、教育、宣传、游览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主义军垦文化精品,使其成为一座有军垦文化积淀,有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绿色、生态、安详、和谐的军垦烈士陵园。</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孙龙珍,出生于江苏省泰县,1959年随生产建设兵团支边来到新疆吐鲁番,1962年主动要求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执行“三代”任务。1969年6月10日,在反击前苏联入侵巴尔鲁克山西部地区的战斗中,为了保卫祖国领土,捍卫民族尊严,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带着六个月的身孕参加了这次战役,不幸中弹牺牲。1969年8月被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授予“革命烈士”称号,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员。并于同年,为其修建烈士陵园,立碑纪念。</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如绿毯编织的吐尔加辽夏牧场(汉语贵族的牧场),地处巴尔鲁克山北麓绵延的丘陵之中,距裕民县城约40公里。这一带地势较高,丘陵起伏,特别是以冰草、羽毛草和野草莓为主的牧草长势茂盛,四季鲜花竞放,葱葱茏茏的铺满了方圆10余平方公里的区域,远远望去,犹如铺着一张五彩织就的地毯。优美的风景,适宜的气候,茂盛的牧草,充足的水源,明媚的阳光,使这里成为裕民县最理想的夏牧场。与塔斯提河谷相邻,面积达100万亩。它以春的绿波、夏的花海、秋的金涛、冬的银装环绕着巴尔鲁克山,犹如一张随季节而变幻的五彩地毯。置身此地,近享草原风情,远观雄伟美丽的巴尔鲁克山和秀丽壮观的阿拉湖夕照,让人心旷神怡。</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国家AAA级景区巴尔鲁克山塔斯特风景区位于县城西南45公里处,夏季山川河谷野花飘香、古木参天、虬枝横生、绿草茵茵、繁花似锦、野花竞相开放。冬季白雪皑皑,是天然滑雪场。在方圆二十几公里以内形成了集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于一身,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集草原风情与田园风光于一处的独特风景。</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克拉玛依大油泡雕塑环境艺术位于克一号井景区石油纪念广场,其中主题雕塑克拉玛依大油泡高15米,最大直径为28米,并由四个门洞和四个支点组成,其中门洞高3.5米,其设计灵感来自于黑油山油池中源源不断溢出的油泡,故人们亲切的称之为“大油泡”。</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b><i>谢谢欣赏!</i></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