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的故事

左岸

<h3> “ 康巴汉子 ” _ 摄于云南丽江四方街。</h3><h3><br></h3><h3>  傍晚,四方街中心地带,三个骑在马上的康巴汉子闯入眼帘。他们服装独特,面目英俊,于闹市中很是显眼。</h3><h3> “骑马游四方街吗,优惠,20元一圈。” 康巴汉子冲我嚷。</h3><h3> 没骑他的马,递给他一支烟,停下脚步跟他聊。得知他们来自四川甘孜,并非本地藏民,以服务游客骑马赚钱养活家人。</h3><h3> </h3> <h3>  “丽江女孩” _ 摄于丽江玉龙雪山脚下。</h3><h3>  “印象丽江”是张艺谋为玉龙雪山编排导演的大型户外歌舞节目。演出以雪山为背景,以当地少数民族传说为情节,演员人数众多,气势磅礴。</h3><h3> 图片里的女孩在为演出做宣传,手中拿着宣传册,炎炎烈日下站在街头,脸上挂着清纯的笑。问:这样站一天能拿多少工资?答:“不多,60元吧。”</h3> <h3>  “擦肩而过” _摄于玉龙雪山下。</h3><h3>  演出结束,游客鱼贯而出。五湖四海的游客慕名来到玉龙雪山,看完一场价格不菲的演出,意犹未尽。瞧这位游客脸上的表情,回眸雪山,在想啥呢?</h3> <h3>  “朝圣的藏族老奶奶”_ 摄于西藏大昭寺。</h3><h3>  大昭寺前的空地上坐着一帮远道而来的藏民,手中的转经筒不停旋转。他们脸上有着沟壑一般的皱纹,全都安静地坐着,等待着什么。</h3> <h3>  “手捻佛珠的老爹”_ 摄于西藏大昭寺。</h3><h3>  估计是上图老奶奶的丈夫,他们紧挨着坐在一块。瞧见镜头对准他,脸上露出灿烂的笑。</h3> <h3>  “吃冰棍的藏族女孩” _摄于西藏帕拉庄园。</h3><h3>  高原的正午非常热,帕拉庄园门口有卖雪糕的,买一只自己吃,却见一藏族女孩眼巴巴瞧着我。给她也买一只,留下这张照片。</h3> <h3>  “卖烤土豆的女人”_ 摄于玉龙景区</h3><h3> 旅游带动了一方经济。玉龙景区大门口,一字排着许多摊位。卖纪念品的、土特产的、烤土豆的……不用吆喝,守株待兔就行。<br></h3><h3>  </h3> <h3>  “小小生意人” _摄于玉龙雪山景区。</h3><h3>  大清早,刚进入玉龙景区,一个稚气的身影闯入镜头。女孩忙碌着,老练地把一件件商品摆好。问她:“怎么没去上学啊?” 女孩瞧我一眼,不回答,低头继续忙自己的事情。</h3> <h3>  “媒婆” _ 摄于宜昌三峡人家。</h3><h3>  那年去三峡人家旅游,满眼的青山绿水,景色很是诱人。进到一个村寨,这里正在演出,演员中一个媒婆惟妙惟肖。待走近看,原来是个男人扮演的。隔两年再去三峡人家,惦着媒婆,再去看演出,却没见到媒婆。询问得知,媒婆因病去世了。呜呼,生命叵测,谁也无法预料明天。</h3> <h3>  “唢呐声声”_ 摄影三峡人家。</h3><h3>  媒婆的同事,他活着,媒婆却去了另一个世界。</h3> <h3>  “都江堰的老外” _ 摄于四川成都都江堰。</h3><h3>  那年去西南,从重庆到成都,沿线景点全不放过。在都江堰见到男男女女一群老外,像是来此考察,对着鱼嘴滩指指点点。这老外一头银发,满脸的络腮胡,眼睛里满是惊叹;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如何能做好如此浩大的水利项目的?</h3> <h3>  “湘西老太”_ 摄于湘西。</h3><h3>  那年去湘西,朋友带我去了一个山寨,说这寨子特别原始,值得一看。</h3><h3> 走在通向寨子的土路上,歌声四起,却不见人。转过一个弯,树丛里冒出一个男孩,衣衫褴褛,脸上拖着鼻涕。见我们走来,他仰头大声唱歌。</h3><h3> 进了寨子,果然原始,屋子是土坯垒的,墙上裂着很大的缝,道路泥泞不平。</h3><h3> 朋友说,政府扶贫,在这里开发原生态旅游,好让村民好把自家采的山货卖出去。</h3><h3> 可能是安排好的,每家每户门前坐着老人或孩子,但见有游客来,全都面无表情地唱山歌。</h3><h3> 照片中的老太坐在门前,专心致志展平手中的一元纸币。地上摆着木耳、竹笋、干蘑菇。</h3> <h3>  “西洋镜” _ 摄于西安。</h3><h3>  儿时常玩的物件,花两分钱,对着一个大木箱上的两个圆孔朝里看,手中转动旋钮:或风景、或人物、或轮船、飞机、汽车依次从眼前划过。这玩意几乎从记忆中消失了,没想却在西安古城墙下看见它。一位身着长袍,头戴瓜皮帽的男人坐在一人高的木柜前,黑漆漆的柜子和儿时见到一样,上贴西洋镜三字。发现在拍他,用这样的眼神看我。</h3><h3> </h3> <h3>  “鹤发童颜” _ 摄于成都锦里。</h3><h3>  漫步于锦里,耳旁传来瑟瑟琴声。循着琴音看去,琴声来自一间茶馆,一位身着金丝绒旗袍的女子端坐案前在抚琴。</h3><h3> 走进茶馆,座无虚席。镜头对准抚琴女,一鹤发童颜的老者闯入镜头。</h3> <h3>  “画唐塔的喇嘛” _ 摄于青海湖畔的塔尔寺。</h3><h3>  天下着雨,同伴全进了塔尔寺,我在塔尔寺边的一条小街上闲逛。</h3><h3> 雨大了,就近钻进一家店铺。店铺的墙上挂满了唐塔,靠里席地坐着一穿袈裟的喇嘛,专心作画,连头都没抬一下。</h3> <h3>  “法国女郎” _ 摄于黄山。</h3><h3>  在黄山顶上遇到一群金发碧眼的法国女郎,之所以知道来自法国,因为她们会汉语。</h3><h3> </h3> <h3>  “街边画师”_ 摄于曼谷红灯区。</h3><h3>  深夜,参观完曼谷红灯区,朝着停大巴的街边走,瞧见昏黄的路灯下,一位中年画师正在工作。他在画一位穿着暴露的年轻女人,貌似红灯区里的性工作者。</h3> <h3>  “宏村写生的老师” _ 摄于安徽宏村。</h3><h3>  慕名去宏村的人很多,不仅有游客,还有江南许多美术学校的学生。</h3><h3> 他是老师,南京美术学院的老师。见在拍他,对我说:“给我拍美点,我要用在专辑上。”</h3> <h3>  “敢怒不敢言” _ 摄于成都宽窄巷子。</h3><h3> 老婆端着相机一个劲翻看照片。老公端着两碗面立在一旁。10分钟过去了,老婆仍旧沉浸在相机里。老公愠怒,不敢言。</h3> <h3> “穷人的孩子”_ 摄于缅甸。</h3><h3> 不用家长操心,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情。</h3> <h3>  “卖报老人” _ 摄于昆明。</h3><h3> 翠湖畔,一叠报纸伴她度过早晨时光……</h3><h3>  </h3> <h3>  “歇脚” _ 摄于昆明石林。</h3><h3>  石林字碑广场,许多原住民带着自家的山货来此卖给游客。老妈竹筐是空的,一定是带来的山货卖完了,歇歇脚就回家。 </h3> <h3>  “牛皮画”_ 摄于泰国桂河大桥。</h3><h3>  桂河大桥因同名电影而出名。桂河岸边有许多摊点,在牛皮上作画是这儿的一大工艺。一位年轻的小伙正在牛皮上作画,认真程度和青海湖畔画唐塔的喇嘛一样。</h3> <h3>  “童僧” _ 摄于缅甸。</h3><h3>   缅甸人80%信佛教,男人一生中有两件大事: 一是出家,二是结婚。在缅甸做和尚属一等公民。男孩长大成人一般要出三次家。出家一次,可以是几天、几个月、几年,也可是终生。没出家礼佛的男人会被瞧不起。</h3> <h3>  “一粒不剩” _ 摄于缅甸。</h3><h3> 瞧,钵子里干干净净,一粒米不剩。</h3> <h3>  “欢天喜地”_ 摄于缅甸。</h3><h3>  吃饭是件快乐的事情。食物多是僧人们集体化缘得来,吃饭时平均分配。</h3> <h3>  “肃静与秩序” _ 摄于缅甸。</h3><h3>  诺多的人、偌大的饭厅,不见喧哗,没有争抢,井然有序。</h3> <h3>  “上学路上” _ 摄于缅甸。</h3><h3> 女孩徒步上学,不用家长接送,和多年前的我们一样。</h3> <h3>  “一样的童年” _ 摄于缅甸。</h3><h3>  这是他们的家,竹子搭建的房子,家徒四壁。可快乐依旧属于他们。</h3> <h3>  “幸福的人” _ 摄于武汉社会福利院。</h3><h3>  他们是精神病患者、智障者。他们生活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受着特殊的照顾。</h3> <h3>  “老僧” _ 摄于缅甸。</h3><h3> 关于他的故事,全在晨钟暮鼓、木鱼声声之中……</h3> <h3>  “钻石商人” _ 摄于缅甸。</h3><h3>  仰光有条珠宝街,从早到晚南来北往的珠宝商聚集在这。图片中一位欧洲珠宝商用随身带着的放大镜鉴定宝石。</h3> <h3> “目标一致” _ 摄于美国黄石公园。</h3><h3> 镜头里自有万般风景,这是摄之魅力所在。</h3> <h3>  “藏族儿童” _ 摄于西藏帕拉庄园门前。</h3><h3>  在帕拉庄园附近的一户藏民家吃完午饭,准备上大巴的时候,一群可爱的孩子围了上来。</h3><h3> 对他们说,给你们张拍照吧。孩子们高兴了,立刻聚到一块,脸上现出各异的表情。开心,调皮,胆怯,羞涩,全留在照片里。</h3> <h3>  “明亮的眼睛” _ 摄于缅甸。</h3><h3>  等车的间歇,他跑过来,瞪大眼睛瞧着我。在他眼里我们是老外。</h3> <h3>  “三姊妹” _ 摄于缅甸。</h3><h3>  贫困,夺不去快乐。岁小,肩负着责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