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4月20号下午,我们一行结束泸沽湖的行程,乘车返回丽江市区,住宿在毛主席雕像广场附近的宾馆,这里去古城只需几分钟时间,晚上可以自由地到古城游玩。</h3> <h3>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古城就在市内老城区,它是唯一荣获“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记忆遗产:纳西古乐,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三个世界历史遗产的古城。</h3> <h3>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是游客们来丽江拍照留念的地方,它的右边是江泽民题名的照壁。</h3> <h3>蓝天白云下的古城处处显得古朴而幽静,条条溪流从户户门前流过,家家房前屋后的花篮竞相开放,置身其中,美不可言。</h3> <h3>游古城必游四方街,它是丽江古城中心,周围小巷通幽,据说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形状而建。这里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明清以来各方商贾云集,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生息,是丽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四方街以彩石铺地,清水洗街,日中为市,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闻名遐迩。其四周6条五彩花石街依山随势,辐射开去,街巷相连,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h3> <h3>古城里面到处有卖这种鼓的店铺,这种鼓叫做非洲鼓,起源于西非部落,属于土著民族的传统乐器。店铺中的胖金哥胖金妹(纳西族以胖为美,男的称胖金哥、女的称胖金妹)边唱着歌边拍着鼓,成为小巷的一道亮丽风景,路过欣赏一会也是蛮享受的。</h3> <h3>古城的夜生活非常丰富,夜幕降临、花灯初上之时,街巷处处已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了。餐厅、酒吧、咖啡厅、歌厅的生意十分火爆,各类小吃店铺遍布小巷,尽显一派繁荣景象。遗憾的是我等只是匆匆过客,只能观其表象、留下一个初步影响了。</h3> <h3>夜幕下的古城街景尤其令人惊叹,小巷上面倒挂的这些花伞不仅很有创意,而且在灯光的映衬下更显得妩媚动人,给夜晚的古城增添了无限风光。</h3> <h3>木府门前的石牌坊,用采自下虎跳金沙江边的汉白玉建成,宽9米,高约18米,4根石柱撑着牌坊上的碑、椽、檐和坊盖,匾额上镌刻著明神宗钦赐的“忠义”二字。</h3> <h3>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位于丽江古城狮子山下,是丽江古城文化之“大观园”。 整个建筑群坐西向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讲述丽江木氏土司风云故事的电视剧《木府风云》就是在这里拍摄的。丽江旅游有一句话:“不到木府,等于不到丽江”,4月20号到丽江后,由于天色已晚,木府工作人员已下班,好容易找到木府后,大门紧闭,只好失望而归。好在23号从大理返回后,部分团友参加自费项目观看《丽江千古情》,我不忘初心和一团友直奔木府,总算在离开丽江前了却了这一心愿。</h3> <h3>纳西族人原来没有汉族的姓氏,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远在滇西北丽江纳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审时度势,于公元1382年“率从归顺”,举人臣之礼,此举大获朱元璋赏识,朱将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横,钦赐其“木”姓,从此纳西传统的父子连名制得以改成汉姓名字。纳西人说起“木老爷”来,就跟我们提到自己的老祖宗一样亲切。木老爷,从前就是这座浩大宅第的主人。简单一点说,五六百年前的木府,就是丽江古城中的“紫禁城”。</h3> <h3>“北有故宫,南有木府”,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气质,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而其座西朝东,府内玉沟纵横,活水长流的布局,则又见纳西族传统文化之精神。 </h3> <h3>木氏土司在建造自己的宫殿式木府时,座向未按“坐北朝南”为佳的中原风水理论,而是朝向太阳和东方。东方属木,太阳和木为纳西东巴教中的崇拜物,亦为皇帝所赐纳西族之姓。因此,欲得“木”之气而盛的想法使木府的建筑采取了坐西朝东的方向。古城周围不筑城墙,据说是因为木土司居于城中,一筑城就等于“木”字加个框成了一个“困”字,无异于把“木”困住。</h3> <h3>一座木府,凝聚了丽江这座世界名城的千年文明精魂和各族人民的博大智慧;这火中再生的凤凰,在古城向天长舞,舞出了盛世的辉煌,呼唤着新世纪”。</h3> <h3>丽江之旅匆匆结束了,但深感它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如此走马观花式走一走是无法了解的。只有抽些时间带上亲人到此,在古城小客栈住上几天,才能充分体验古城的内在之美和人文情怀。</h3><h3> (本篇部分文字摘编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