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新教育学习之旅

韩城镇中心校

<h3>  2019年4月14日早上八点,我们乘坐上开往新教育的学习根据地的列车——江苏海门。早就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江苏的新教育理念一直就是我所向往和想学习的,这次能有机会去学习,大家的内心是无比激动的。</h3> <h3>  一同前行的徐局长对这次学习无比重视,要求来参观学习的教师们要认真做记录,学经验,做总结,取其精华。</h3><h3><br></h3> <h3>  次日,前往海门中南东洲中学参观学习。</h3> <h3>通过该校引导员的叙述,我们看见了一所学校是怎样崛起,怎样成为海门市的的代表,怎样成为新教育的典范</h3> <h3>多种多样的社团课堂课堂,让我们看见了该校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也让我们反思—我们是否站在孩子的视角看问题,注重发展“独特”的学生。</h3> <h3>每月一事的构建,将课堂和生活融为一体,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更有了人文关怀。</h3> <h3>素质决定态度,升旗仪式上挺拔的站姿,是一份尊重。</h3> <h3>表现优秀的班级,升班旗唱班歌</h3> <h3>精彩的语文课堂</h3> <h3>小组朗读</h3> <h3>聆听了海门新教育讲座</h3> <h3>陈铁梅《一种幸福的应允》</h3><h3><br></h3> <h3>许卫国《建立新教育认同》</h3> <h3>参观海门中南东洲国际学校初中部</h3> <h3>认真做记录</h3> <h3>参加海门新教育讲座</h3> <h3>高波的《一株美丽的君子兰》</h3> <h3>陈玲萍的《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好习惯》</h3> <h3>晚上展开了小组交流会</h3> <h3>参加海门经济开发区中学</h3> <h3>在录播室观看晨诵课程《走进东坡居士—苏轼诗文诵读》</h3> <h3>课间大活动</h3> <h3>精彩的讲座</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怎样构建理想课堂<br></b><b> ——少教多学</b></h1><h3> 韩城二中 冯豫鲁</h3><h3> 朱永新的新教育十大行动,我们早已烂熟于心,可是真正领悟,实践的并不是很轻松。</h3><h3>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堂,是师生交流的纽带。所以教学、课堂是我们的“演唱会”。要怎样唱好这首教育之歌,我在今天黄勇老师的讲座上《让每一个人梦想成真》找到了答案。在讲座上,黄勇老师提出了“少教多学”五个环节:自学、组学、展学、助学、固学。这些环节为教师们上课提供了方针,目标,让我受益匪浅。</h3><h3> 自学,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做到真正的学生自学。</h3><h3> 组学,班集体是班级的核心,小组是班集体的核心力量,教师放手让学生真正的找到自己的学习伙伴。</h3><h3> 展学,发展新教育理念,让学生真正做到拓展学习,实践学习,是我们每一位老师要去研究,探讨的关键。</h3><h3> 助学,教师不是指挥者,而是引领者,帮助者,是学生在学习这条路上的引航员,指引者。</h3><h3> 在自己以后的教学历程中,要将其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新教育风格 ,真正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谁说孩子不懂爱<br></b><b>——观《时光不语 静待开花》讲座有感<br></b><b> </b>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韩城二中 冯豫鲁</h3><h3> 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也经常教育我的学生要学会感恩,只有你用真心去对待亲人,才能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听了赵萍老师的讲座,我如醍醐灌顶,怎样做好感恩教育,怎样才能将这种人文情怀让学生去领悟,我认为很难。但是听了赵老师举得身边事迹之后,我很是感动,赵老师是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她不仅得到了家长的信任,更得到了学生的喜爱,成为“妈妈”。赵老师的这种每月一事的教育活动,值得我们去推广和学习。</h3><h3>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追求个性,有自己的想法,对于家长和老师有一定的抵触心里,怎样在这种青春期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还能深入人心,让学生去接受和学生,老师需要做的工作很多。这次讲座中,让我知道了其实不是学生不懂爱,而是他们缺少引领,缺少这种感恩教育,同时也启发老师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跟学生多沟通多交流,要与学生做朋友,建立新型的师生观。在教学上:教学相长;在人格上:平等互助;在心理上:心理相长。</h3><h3> 让我们一起为新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h3><h3> </h3><h3>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