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牯牛降!二0一九年四月十五日。

张坦水

<h3>山水原生态,少有人问津。</h3><h3>龍潭泡野茶,牯牛降神话。</h3><h3>探寻传说神话!美篇《之四》</h3> <h3>牯牛降风景区</h3><h3>位于石台县与祁门县交界处,是安徽南部三大高山(黄山、清凉峰、牯牛降)之一,距石台县城22公里,主峰海拔1727.6米,总面积为6700公顷。</h3><h3>牯牛降共分五大景区:主峰景区、灵山景区、双龙谷景区、龙门景区、观音堂景区。其中前四个皆位于石台县境内,观音堂景区位于祁门县境内。牯牛降以雄、奇、险著称,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古称“西黄山”,山岳风光秀美绮丽。境内有36大峰,72小峰,36大岔,72小岔。因其山形酷似一头牯牛从天而降,故名牯牛降。</h3><h3>2014年,牯牛降旅游景点荣获“安徽名牌”产品称号。</h3> <h3>牯牛降山名的由来:</h3><h3>据说,古代的牯牛降山中生活着一只名叫雀的怪鸟。《山海经》说这种鸟"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以各种飞禽走兽为食,连人也敢吃。弄得方圆几百里的山中,鸟兽绝迹,不见人烟。话说春秋时期的老子为了传授教义,他辞官归隐,云游四方,到各地传经授道。一日,他骑着青牛,路过牯牛降山中。行了半天,天上不见飞鸟,地上不见野兽,水中不见一个活物,甚感奇怪。当他跨下坐骑,准备打尖休息时,忽然一声怪叫,狂风呼啸,一只巨大的怪鸟从天而降,直向他和青牛扑来。正在吃草的青牛,对天一声长哞,瞪圆双眼,张开四蹄,腾飞而起,用双角向怪鸟顶去。这雀平日见啥吃啥,骄横惯了,哪把这只牛放在眼里,不防这只青牛有此神力,一不小心,被牛角顶折了翅膀,怪叫一声跌落在一道山梁上。青牛见状,纵身跃上山梁,将怪鸟紧紧压在身下,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时间一长,青牛化作了巨石,怪鸟的尸骨烂成了泥土,羽毛变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树。为了纪念这头大青牛,人们便把这座山起名叫做"牯牛降"。</h3> <h3>地理位置</h3><h3>牯牛降坐落在石台、祁门两县交界处,核心区面积逾10万亩。牯牛降古称“西黄山”,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的主体,以雄、奇、险、秀著称,山岳风光秀美绮丽。境内有36大峰、72小峰,36大岔、72小岔。《江南通志》记载,黄山有三十六垣(yuan,颓垣断壁),与歙之黄山相峙,其最高者古牛岗可望匡庐。可见,牯牛降在古代就与黄山齐名,最高峰“牯牛大岗”,海拔1727.6米,似牯牛顶天而立。与著名的黄山(1873)、清凉峰(1787)同为皖南三座高峰,自西向东,屹立在安徽南部。</h3> <h3>地质特点</h3><h3>牯牛降约在8.5亿年前的雪峰造山运动中,使其主体抬起,结束海侵历史,在距今约2亿年逐步形成的中生代印支运动中,使牯牛降的北部也抬起,与其主体融为一体,并有花岗闪长岩体侵入。后又经燕山运动、喜马拉雅山运动,成为皖南又一座壮丽的大山。</h3> <h3>气候特征</h3><h3>牯牛降亚热带湿润气候特征明显,森林内气温适中,阳光柔和,负离子含量高达2500/cm3以上,有“天然氧吧”之称。进入景区,使人特别神清气爽。常见树种有:枫香、马尾松、山苍子、望春花、香樟、甜槠、青冈等,林中弥漫着树木散发出的健康物质,是健身、教育、科研、旅游的最佳场所,被列为“中国青少年科学考察探险基地”。</h3> <h3>自然资源</h3><h3>由于牯牛降山区成陆历史悠久,地形变化复杂,所以还能发现大量曾经生活在距今约7000万至200万以前的第三纪和第四纪早期的古老动植物种类。如:第三纪以前的孑遗树种杉木、红豆杉、三尖杉等,银杏则是著名的“活化石”。牯牛降蕴藏着大量的生物种类。据不完全统计,这里有各类植物230科、726属、1348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13种、动物29种,另外,这里爬行类也很丰富,其中蛇类就有26种以上,故称为“蛇的王国”。</h3><h3>正是因为这里自然条件复杂,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完好,使牯牛降成为“华东地区动植物基因库”,被生态学者称为“绿色自然博物馆”。</h3><h3>在牯牛降的密密森林中,还隐藏着一个喧嚣而繁盛的动物世界,其中与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梅花鹿、苏门羚(土四不象)、黑麂、云豹、短尾猴、猕猴、小灵猫、水獭、白鹇、白劲长尾雉、鸳鸯、猫头鹰等。各种森林鸟类、蛙类资源也很丰富。这里还是一个蛇的王国,首次考察就发现38种,国内罕见。 </h3> <h3>主要景点</h3><h3>国家4A级景区牯牛降,共分为五大景区:主峰景区、龙门景区、奇峰景区、双河口景区和观音堂景区。其中前四个皆位于石台县境内,观音堂景区位于祁门县境内。</h3><h3><br></h3><h3>牯牛降风景区</h3><h3>牯牛降既是我国著名的综合自然保护区,也是一处山岳型旅游风景区。这里青山绿水相依,生态环境极为优美,自然风光集雄、奇、幽、秀于一身。而且,这里人杰地灵,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有明末复社领袖、文学家、爱国诗人吴应箕的遗迹、古雪山民钓石,以及折射着中国大半个世纪历史风云的标语墙等等。</h3><h3>牯牛峰</h3><h3>牯牛降主峰的牯牛大岗,位于石台县大演乡新农村严家组辖内,黄海海拔1727.6米,相</h3><h3>对高差达1694米,为安徽省南部第三大高峰。尚未开发开放。有“绿色的自然博物馆”、“未开拓的黄山”之称。自主峰之上,面向东南,具体景点的分布情况,由远及近大抵是:巨大的睡佛以山为榻,面向西南,斜仰于众峰之上;接着是构成牯牛降大景观的一组景点:犁充、犁箭、犁尾、牛头,游人脚下的牛脊背——牯牛降主峰。在这头巨牛的腹脊之间,由西南向东北依次凤凰松,鹦鹉石,“飞来石”,迎宾神龟,大头鼋,太白金星等等。东南侧正面的大峡谷中,巨大的“排刀锋”拔地而起,主峰北侧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景观是:高山草甸,黄山松纯种树,原始森林,阔叶针叶混交林,以及各种珍禽异兽,</h3> <h3>石台奇峰</h3><h3>又称灵山景区。实际尚未开发开放。其由西库、中库、东库、高山田园风光、银杏林、观孝寺、七井泉等景点所组成。所谓 “库”,在当地村民的语言习惯中,实指“坳”或“山谷”,之所以动用了一个“库”字,主要显示了这三个大山谷的神秘性。关于奇峰村的来历,在当地及周边的一个相当大的地区内有一个神话传说:在外婆家做客的外孙因误食龙蛋幻化成龙。虽然成龙,但孝心不改,坚持要帮助外婆“砍柴”,烧菜做饭。很显然,这个龙外孙“砍”柴不会用刀子的,而是用尾巴“绞”。这一绞,柴火——满山满垅的树是成片成片的连根绞起来了,但山也被绞塌了半边。这就是一山耸峙的牯牛降的山腰为何出现了这么大一块大平原的来历。半边山峰不“翼”而飞,不能不叫人感到惊奇,一传十,十传百,“奇峰”村就这样被叫开了。奇峰还有一个别名,叫“灵山”。因旧时山上曾有“观孝寺”有求必应,很灵验,故而得名“灵山”。观孝寺建于何年,尚未考据清楚,问及当地居民,也只能笼统地回答是:“先有观孝寺,后有池州府”。按照这种说法推断,“观孝寺”至少建于宋代以前。灵山寺的建筑面积约有200多平方米,遗址尚存,部分砖石仍在。</h3><h3><br></h3> <h3>石台双河口</h3><h3>又称双龙谷景区,已于2012年国庆期间试开放。进入双龙谷景区的道路,沿着石板步道,依次走过长涧口、椅子圈、双河口等地,双龙谷不仅自然景观优美,人文历史也非常厚重,这里曾经是晚明抗清英雄吴应箕的复营,亦即抗击清军南下的大后方,秀美的山水景观,浓厚的文化底蕴。双龙谷景区保留了自然真实面貌的山野,没有一丝人为的迹象。</h3> <h3>石台龙门</h3><h3>又称龙门峡景区。是整个牯牛降最早开发的景区。主要景点有:严家古村、龙门潭、四叠飞瀑、鸳鸯潭和情人谷等。“严家村”居住着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的后裔,典型的徽州民居古建筑保存完好。村中有老磨房、古祠堂和写着红军北上抗日直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各个时期标语的“标语墙”,自然人文景观俱佳;“情人谷”环境优美,是情侣眷属的好去处;“四叠飞瀑”象一匹硕大的四叠白练直挂崖壁,如雪似玉,曲折回环,似从天来;“龙门潭”潭水青碧,峡谷幽深,怪石遍布,古木如盖,有百丈岩、滚石滩、栖贤洞、隐月池、南国小长城等景点。</h3> <h3>祁门观音堂</h3><h3>主要景点有仙女潭、黄龙潭、大演坑、小演坑、仙人聚会等,主要山峰有大历山、骆驼峰、雪花尖、小历山,风景集“雄、险、奇、幽“于一身。森林覆盖率高达98%,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5000个每立方厘米以上,故又有“天然氧吧”之称,景区内新建竹木别墅、红茶坊、徽州艺馆、浏览站栈道等旅游基础设施。观音堂景区得到妥善的开发,建起了完善的旅游设施,观音堂风景区历史文化悠久,是“戏曲鼻祖”、“戏曲活化石”傩戏和目连戏的发祥地,也是徽剧、黄梅戏的盛行地之一。牯牛降观音堂风景区的地质文化,也是其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无论就科学考察、科普教育、旅游观光,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同时也是新安医学的发源地,是御医的始发地,据历史考证,在祁门县境内,明、清两代,共有19位御医,犹以新安医学奠基人汪机为代表,因而祁门县被誉为中国御医第一县。他们的行业规范、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所形成的御医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h3> <h3>九龙池</h3><h3>位于祁门县安凌镇倪村以南,有祈雨台、学堂基、中华石、坐禅大佛、卧狮、试剑石、三叠瀑布、龙女瑶池、曾国藩校军坦等景点。</h3><h3>情人谷</h3><h3>情人谷中有情人床、殉情崖,之所以叫情人谷,是因为此处曾演绎过一幕爱情悲剧。很久以前,严家村里住的大都是严、唐两姓,严家事书香门第、官宦世家,而唐家一直以务农为生,严家定出一条族规,禁止和唐家通婚。偏有严家的姑娘和唐家的普通小伙因两情相悦而私定终身,不顾严家人的多番阻拦,躲进了情人谷,想在深谷里长相厮守。严家派人追进了山谷,要捉他们到祠堂严惩。小伙子为心爱的人的幸福着想,从崖顶跳了下来。不料,姑娘也是一个重情之人,爱人已去,不愿独留,也从小伙子跳崖之处纵身跃下,以身殉情。不过如今居住在这里的严、唐两家早已结好。</h3> <h3>来到此地才知道,什么叫青山绿水!</h3> <h3>龙门潭</h3><h3>龙门潭。两山对峙,可望而不可及,其形如门,相传是牯牛降里的龙王出入之所,所以称“龙门”。龙门高88米,宽20多米,两山夹峙的峡谷就叫龙门峡,纵深100多米。脚下流淌的水便是龙门潭,河谷中巨石翻滚蜿蜒千米,又被称为滚石滩,游客穿行巨石之间,可以走近细看形态各异的石头和奔流于巨石丛中的清泉。其中有三块隔河相望的巨石,当地人叫“三隐笑谈石”。古代有不少读书人看不惯人间冷暖和江湖的险恶,不愿随波逐流,于是寄情山水。其中就有三位隐士经常分坐在这三块巨石之上,“笑谈古今事”,这石头也就因此得名。</h3> <h3>据当地居民讲,雨季到来整个景区封山谢客,水漫金山,大雨,暴雨冲山而下,巨石翻滚,险情不断。可能是另外一种诱人探险的景观!</h3> <h3>我们一行逆水而上,穿越多处河滩景观,龙门,龙潭,鳄鱼石等,从河东岸经一锁链桥过天然屏障,到达河西岸,就来到一处较大的茅草屋茶舍,老板的热招呼,舒适的藤椅茶几,依山面水,鸟语花香,高山野茶,泉水冲泡,扑鼻幽香,爱不释手,忧闲自在,流连忘返,那情那景,实属享受!</h3> <h3>登高望远,天外有天,</h3><h3>山外有山,错落有致,</h3><h3>绵绵不断。</h3> <h3>眼前是一片油菜地,如若在三月中下旬来此地,将是金黄一片。</h3> <h3>游客看到如此陡峭狭窄的山路台階,都小心翼翼,搀扶慢性,可当地居民从小在山里长大,走习惯了小道险路,他们在这台階路上行走如飞,毫不费力。</h3> <h3>四叠飞瀑</h3><h3>四叠瀑布的水来自主峰和奇峰,水流终年不断。根据池州市和石台县环境监测站的检测,牯牛降风景区13个测点负氧离子浓度在26900—220000个/ cm3,景区平均值为71438个/ cm3,其中鸳鸯潭景点瞬间最大浓度达到31.01万个/ cm3,是负氧离子最高等级标准值的147倍,景区负氧离子等级6级,空气质量一级。</h3> <h3>水碓房和农具屋</h3><h3>这是一个迷你型的中国原始农耕社会的农事展览馆。这儿有纺棉纱用的纺车,耕田用的犁、耙、耖,灌溉用的水车(分手车和脚车)。脱稻谷用的斛桶,加工农产品的水碓和石磨,还有去除谷中杂物的手摇风车。门上还有一副对联“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它是元世祖勿必烈提出的治国方略。</h3> <h3>严氏宗祠</h3><h3>严氏宗祠位于严家村,建于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祠堂里有块匾,叫“富春堂”。严家村人是东汉时著名隐士严光的后裔。严光,字子陵,浙江余姚人,年少时聪颖。享有盛名,曾与光武帝刘秀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严子陵为避嫌,隐居在浙江桐庐的富春山,垂钓于富春江(后来成为中国四大钓台之一的“严子陵钓台”)。光武帝得悉后,多次派人寻访,请他入朝为官,都被他拒绝了。最后光武帝亲自登门拜访,并带回皇宫同眠一榻。但严子陵始终拒不做官。所以严氏后裔把严氏宗祠称作“富春堂”,以示对先祖的怀念。祠堂里挂着许多严氏家族历代名人画像及其生平简介。</h3> <h3>当地盛产竹笋的季节,</h3><h3>凉晒在路旁院落。</h3> <h3>风景特点</h3><h3>牯牛降以峰为体,花岗岩奇峰林立。牯牛石结构奇特,造型美观。“飞来石”巨大园溜,立在另一巨石之上,中间仅一点支撑。“天狗望月”石有圆圆的头、长长的嘴,支着前腿扭头向天,还有两块平整的巨石相叠而成的底座。其它如乌龟拜寿、石蛙跳天门、二仙弈棋、王母梳妆、中华石、渡仙船等等,素有“江南名园冠”美誉的上海豫园正门临口的三穗堂前,屹立着一块花岗岩巨石,正面镌刻着“海上名园”4个金色大字,这是1999年5月18日,江泽民同志为豫园建园440周年的亲笔题词。巨石的背面还有一行小字:“此石取自黄山祁门牯牛降”。这块石头天然生成,长2.3米,高1.8米,厚0.8米,重约8吨,呈“山”字形,两面较平,四边呈自然起伏。</h3> <h3>生态价值</h3><h3>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据悉,牯牛降国家级祁门自然保护区自1982年6月成立,35年来从未发生大的林事案件,完好保持了原有面积和生态,森林覆盖了达到97.96%,据不完全统计,已知保护区内植物有1623种,脊椎动物有320,被誉为“华东物种基因库。”[4]</h3><h3>保护区地处华东地区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地带,水资源丰富,地层古老、气候宜人、人为破坏少。保存了结构复杂、功能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境内地带性原生植被保存完好,动植物资源丰富。是中国东部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重要的典型区域之一,被称为中国东部地区动植物物种“天然基因库”、绿色“自然博物馆”。牯牛降因物种丰富、特有种多而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列为“中国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属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优先保护区”。</h3> <h3>山好,水好,野生小鱼好!</h3><h3>水好,豆好,手磨豆腐好!</h3><h3>小菜园,绿叶菜,</h3><h3>洗洗刷刷炒个菜!</h3><h3>散养鸡,不外卖,</h3><h3>现宰现杀,</h3><h3>小火慢炖待客人!</h3><h3>山泉水,野山茶,</h3><h3>弃烟抛酒品新茶。</h3><h3>怎快乐,啥享受。</h3><h3>潇洒慢游自感受!</h3> <h3>这里江山多娇,</h3><h3>这里風景如画,</h3><h3>这里民風古朴,</h3><h3>这里蓄势待发!</h3><h3><br></h3><h3>在这遥远的睆南,第一次听说牯牛降这个名字,总认为两省交界之地,又是原始森林,不通高铁,高速,有什么值的好玩好看的呢?</h3><h3>但好酒不怕巷子深,世上总有懂酒人!</h3><h3>来了,看了,真的不错,淳朴的民俗民风,原生态的山水风景,古老的神话传说,值得一来!</h3><h3>据相关人士透露,景区正在筹建大型宾馆,索道缆车,通往外界的高速公路也在设计建设中。</h3><h3>让我们祝福,让我们期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