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芷汀兰的美篇

锡市九校一年四班

<h3>  古文古诗文教学:赵克菲老师的一首《元日》,既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及春节习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听课师生入情入境跨越历史的长河,回到北宋,一睹宋朝百姓除夕的盛况。</h3> <h3>  </h3> <h3>  李国红老师的文言文《杨氏之子》,简练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甚聪惠”的少年杨修。</h3> <h3>  格日勒老师的文言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要心存侥幸。</h3> <h3>  赵婷婷老师的一首《惠崇春江晚景》,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让我们体悟“题画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h3> <h3>  孟月光老师讲授四年级下的《独坐敬亭山》,让我看到了一个孤单但不孤独的李白。</h3> <h3>低年级段杜海燕老师讲授《静夜思》。</h3> <h3>  金东灵老师的《四个太阳》。</h3> <h3>  王媛媛老师的《一个接一个》,课堂轻松,愉快,精彩一个接一个。</h3> <h3>  韩雪老师的《我是一只小虫子》</h3> <h3>  吴玲娜老师的《大象的耳朵》。</h3> <h3>  陈冲老师将季羡林老先生的散文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运用凝练的语言、缜密的逻辑,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反复吟诵理解了“形散神聚”的特点。</h3> <h3>苏日娜老师散文《桃花心木》。</h3> <h3>  孟雪梅老师的习作指导:说说心里话。</h3> <h3>  岑继业老师的说明文《蝙蝠和雷达》,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说明文语言具有准确性、条理性的特点,也激起了孩子们观察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h3> <h3>  吕志娟老师的《花钟》</h3> <h3>  张少杰老师的略读课教学《永生的眼睛》,告诉我们人的完整包括肉体的完整和精神的完整,而正是肉体的不完整铸就了永生。</h3> <h3>  郑立骄老师的《桥》。</h3> <h3>高智英老师的《卖火柴的小女孩》</h3> <h3>  朱宏杰老师的《最好的老师》,以群文阅读的形式,为略读课以后改如何去教,打开了全心的思路。</h3> <h3>  陈麒骏老师的《北京的春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