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4月10日上午8点30分从家出发,踏上旅行之路……上北京了……自由行</h3><h3>今天早上上海特别冷……又穿上棉袄了。</h3> <h3>车票🎫——1106元</h3> <h3>12点的高铁🚅出发了……</h3> <h3>下午4点30分到达北京南站,5点半住宿在凯旋商务酒店。(220x4=880元)</h3><h3><br></h3> <h3>坐出租车🚕(30元)6点钟准时赶到大鸭梨烤鸭店搓上了,杨大姐特约邀请。</h3> <h3>看厨师👨🍳片皮鸭……分三份,一份皮、一份肉、一份皮肉😯</h3> <h3>看二位8旬大姐笑的开心哦😃</h3> <h3>长城,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h3><h3>八达岭长城——中国万里长城最杰出的代表,明长城的精华。</h3><h3>八达岭长城坐落于北京市延庆区境内,距北京城区60公里,雄踞西北通往北京的咽喉要道最高处,最高城楼海拔888米,地势险要,是扼守京畿,守卫京城的重要关隘,素有"北门锁钥"之称。</h3> <h3>到前门——北京集散中心取票</h3> <h3>八达岭长城——佳网上订票,车费160元+保险20元=180元</h3> <h3>长城索道——门票280元</h3> <h3>一出缆车🚡……哇噻……雄伟壮观</h3> <h3>厉害👍连拖带拉终于上到上城顶了</h3> <h3>欢呼我好不容易上到八层</h3> <h3>看上去很淡定——呵呵🤭差点在八达岭长城下不来了(骨刺增生痛的不能站立了)</h3> <h3>这张是要进索道——七层商家照相机拍摄的——不错👍90元</h3> <h3>下午2点从八达岭长城出发——到水立方在装修——改为冰立方——迎接2020年的冬奥会</h3> <h3>等待装修中的鸟巢</h3> <h3>喜欢坐上火车🚞去旅游</h3> <h3>我爱散步</h3> <h3>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水立方、鸟巢)——出口</h3><h3>回住宿吃晚餐🥣——渝记私房菜(烤鱼)91元</h3> <h3>4月12日在住宿附近吃早餐,坐车直达到颐和园北宫门,门票🎫是直接刷身份证。</h3><h3>昨天上八达岭长城,今天要去爬万寿山🏔️。(累)</h3> <h3>颐和园,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与园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h3> <h3>墙壁上全都是——南无地藏王菩萨</h3> <h3>在万寿山山顶拍佛香阁</h3> <h3>大船坞——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扩建,连接一大两小三座船坞组成,专供帝后御船停泊。</h3> <h3>今天到颐和园去坐船,哈哈哈😄发觉没带💰,刷微信不能用支付宝哟</h3> <h3>颐和园的游船——60元——还好乘游船,少走一段路,到17孔桥。(否者太累)</h3> <h3>在昆明湖上拍万寿山</h3> <h3>十七孔桥——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东接东堤,西连南湖岛,全长一百五十多米,是我国皇家园林中现存的最长的桥,因有十七个桥券洞而得名。桥头及桥栏望柱上雕有五百多只形态各异的石狮。桥栏的两端有四只石雕的异兽,威猛雄健,当属清代石雕艺术品中的杰作。</h3><h3>十七孔桥——模仿芦沟桥</h3> <h3>走过十七孔桥到达南湖岛</h3> <h3>南湖岛——位于昆明湖前湖中央,向东通过十七孔桥与东堤上的廓如亭相连,岛、桥、亭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构图,与万寿山遥相对应。岛上现存有涵虚堂,广润灵雨祠,鉴远堂,月波楼,澹会轩等景点建筑。</h3><h3>南湖岛——模仿嘉兴南湖岛</h3> <h3>遥相对应的万寿山</h3> <h3>长廊——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后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共二百七十三间,全长七百二十八米,枋梁上还绘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种彩画14000多幅,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游廊。长廊中间建有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重檐的亭子、依山临水,以排云殿为中心,向东西两边对称地展开,将分布在万寿山前的建筑连成一气。</h3> <h3>走了一遍看来——就这二张照片好点,其他的都已经模糊不清了。</h3> <h3>排云殿、佛香阁——颐和园内建筑布局最完整、建筑形式最丰富的中辐建筑群体,殿、阁、廊、亭、桥、坊、碑等建筑约两万平方米。从临水的云辉玉宇牌坊至排云门、排云殿、德晖殿、佛香阁、众香界、智慧海、层层升高,排列有序,气势巍峨,金碧辉煌,将园林、寺庙和宫殿融为一体。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以大报恩延寿为主体,一八六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年间改建成现在规模。</h3> <h3>从颐和园出来,沿着路边买了根玉米与手抓饼当午餐🥣</h3> <h3>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个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h3> <h3>圆明园展览馆——十二生肖</h3> <h3>圆明园太大了,为了看几块遗址,走的累垮了。</h3> <h3>这张是在地铁四号线——圆明园站拍的。</h3><h3>坐四号线到北京南站——吃兰州拉面🍜……117元</h3><h3>北京地铁四号线——是全北京最拥挤的一条线,也是客流最高的一条线。也是全国第二大拥挤与客流量大。全国第一据说是广州地铁一号线。</h3><h3><br></h3> <h3>天坛是北京"天地日月"诸坛之首,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一座典型坛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h3> <h3>购买天坛公园门票🎫,抄写身份证号码。</h3><h3>检票口警察又看身份证。好严格哟!</h3> <h3>这条大道通往天坛</h3> <h3>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为一矩形大殿,用于合祀天、地。嘉靖二十四年(1545)改为三重檐圆殿,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并更名为"大亨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改三色瓦为统一的蓝瓦金顶,定名"祈年殿",是孟春(正月)祈谷的专用建筑。高38.2米,直径24.2米,内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例。</h3> <h3>祈年门——祈年殿院落的正门,为庑殿顶建筑。殿宇五楹,中三间为门,崇基石栏,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门制,祈年门中门供皇天上帝专用,皇帝进出左(东)门,百官进出右(西)门。</h3> <h3>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初为重檐圆形建筑,名"泰神殿",是圆丘坛天库的正殿。用于平日供奉祀天大典所供神版的殿宇。嘉靖十七年(1538)改名为"皇穹宇"。清乾隆十七年(1752)改建为今式。</h3> <h3>在第三块石板上拍手👏应该有回应的,可惜现在没有了。</h3> <h3>圆丘——嘉靖九年(1530)。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祀天大典",俗称祭天台。初为一蓝琉璃圆台,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同时变蓝琉璃为汉白玉石栏板,艾叶青石台面。圆丘的蹬坛石阶、各层台面石和石栏板的数量,均采用"九"和"九"的倍数,以应"九重天"。通过对"九"的反复运用,以强调天的至高无上的地位。</h3><h3><br></h3> <h3>天方地圆</h3> <h3>4月13日下午13点半到达——鲜鱼口——大栅栏</h3> <h3>鲜鱼口街区形成于明朝,原名鲜鱼巷,属正东坊,清至民国称鲜鱼口,一九六五年,小桥等三条胡同并入。统称鲜鱼口街。</h3><h3>清朝时期,这里从早到晚与活鱼为市,依此得名《顺天时报》。此街十分繁华,素有先有鲜鱼口后有大栅栏之称。</h3> <h3>这家吃的中餐——北京炸酱面、北京卤煮,56元。</h3> <h3>转了一圈回到前门——买了双老北京布鞋178元,回家了。</h3><h3>到住宿附近吃的晚餐——56元(干煎小黄鱼、包心菜)</h3> <h3>4月14日在住宿附近吃了点早餐,从凯旋商务酒店搬出,到帽儿胡同28号荣府老宅酒店南锣鼓巷。</h3> <h3>帽儿胡同——东起南锣鼓巷,西至地安门外大街。全长585米,宽7米。清称帽儿胡同。沿称至今。</h3><h3>今胡同内5号系清朝四合院。9号、11号的可园和35号、37号的婉容故居。13号是北洋军阀冯国璋的住宅。45号为清朝提督衙门。</h3> <h3>下午到什刹海逛逛——古语: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h3><h3>北京什刹海——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北部,由什刹海(又名前海)、后海和西海(积水潭)三个相连的湖泊组成。</h3> <h3>北京什刹海第一古刹——火神庙</h3> <h3>这是西海(积水潭)</h3> <h3>什刹海公园——打鼓🥁的爱好者厉害👍……从早打到晚</h3> <h3>什刹海——历来是札根皇城的佛教僧侣弘法结缘的首选之地,素有"九庵一寺"之说,所以这里也得名为"十刹海"。</h3> <h3>中午饭🥣——在这小吃街——鸡翅包饭、李记豆腐馆、雪梨汤。</h3> <h3>荷花市场——清朝末年已具雏形,1916年注册"临时市场,每年阴历五月初一至七月十五开市,此时恰值什刹海荷花盛开,故俗称"荷花市场"。当年的荷花市场集吃、玩、游逛于一市,是典型的老北京民俗市场,更是老北京人消夏纳凉的胜地。</h3> <h3>恭王府门前一道亮丽的风景线。</h3><h3>没有进去,人实在太多了,商店转了一圈——买了二件宝宝的汗衫100元(北京——我登上了上城)</h3><h3>买了一双老北京布鞋(红50元)</h3><h3><br></h3> <h3>北海公园——全园以北海为中心,湖口琼华岛上建的藏式白塔为全园标志。是几组宗教建筑,小西天、大西天、阐福利寺,西天梵境等,还有五色琉璃镶砌的九龙壁,两面各有蟠龙9条,戏珠于波涛云际,造型生动,色彩明快。</h3> <h3>双面九龙壁</h3> <h3>北京大运河源头——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h3> <h3>什刹海的夜景</h3> <h3>晚餐——320元</h3><h3><br></h3> <h3>这羊肉好吃😋</h3> <h3>4月15日早餐吃泡面🍜</h3><h3>一大早4点半出发到天安门看升国旗,日出是5点38分。</h3> <h3>看升好国旗到中山公园逛了一圈——午门——皇城根下——筒子河:是故宫的护城河,以神武门、午门为南北轴线,东、西门为东西轴线,筒子河划为西北、东北、西南、东南四部分。西华门和神武门门前路面下各有涵洞将四部分连通。筒子河全长3.73公里,东城区流经东门华街道,河流长2.25公里。</h3> <h3>坐车回家——第二次进天安门广场——正好看到了喷水🐳</h3> <h3>中午到鼓楼,在望德楼吃的午餐——124元(京葱炒羊肉、炒素菜、北京疙瘩汤)</h3><h3><br></h3> <h3>晚上在皇城根下拍摄——皮影</h3> <h3>第三次天安门——看夜景🌃</h3> <h3>玩了几天太累了,下午狠狠地睡了4个小时。</h3><h3>晚餐在帽儿胡同43号《伊隆斋》——62元(虎皮青椒、干煎小黄鱼)。</h3><h3>这二个菜是我的最爱。</h3> <h3>4月16日——8点到达天安门广场想瞻仰毛主席遗容,可惜排了一个半小时,有外宾光临,苦了我们,排队不动了,只能放弃进古宫游玩了。</h3> <h3>北京古宫博物馆——景点午门、东华门、太和门三大殿。</h3><h3>午餐就在古宫里买了吃——62元(咖啡、香肠北方人喜欢吃)</h3> <h3>晚餐到伊隆斋吃——69元(烧烤、土豆丝、兰州拉面🍜)</h3> <h3>雍和宫位于北京市东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驾崩,曾此停放灵柩。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乾隆九年(1744),雍和宫改为喇嘛庙,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h3> <h3>4月16日晚与4月17日晚到南锣鼓巷逛一圈。</h3><h3>在南锣鼓巷发现了——天边的骆驼🐪</h3> <h3>最在北京最后一顿晚餐——帽儿胡同北门涮肉——141元</h3> <h3>4月18日上午——住宿附近玉河故道遗址(东城段)</h3><h3>玉河属于京杭大运河——通惠河的城内河道,建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起着通漕至北京城区终点码头积水潭的作用。东城区的玉河古道,起点自地安门外万宁桥澄清上闸东侧,沿途经帽儿胡同南侧,东不压桥胡同西侧,北河胡同,沿东皇城根一线至正义路南口,复沿崇文门东,西河沿一线,出东便门与朝阳区故道衔接,全长近8公里。</h3><h3><br></h3> <h3>出发回家喽——在北京玩了九天啦</h3> <h3>4月18日中午12点的高铁🚄……准时16点半到达上海虹桥火车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