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战友 感恩中队

一鸣惊人

<h3>  战友情浓,一生感动。重逢期近,相思与共。</h3><h3> 往事悠悠再回首,风来雨去曾同舟。峥嵘岁月竞风流,梦里相逢心依旧。</h3><h3> 人生短短几春秋,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战友,仿佛就在身边。</h3><h3> </h3><h3> </h3> <h3>  安徽六安大岗头,我们的营房,水塔边上的航外二队楼房,亲爱的战友,你还记得吗?</h3> <h3>  老战友,好久不见,分别几十年,今日重相逢,青丝变白发,芳华已花甲,当年中队那些事,如今说起,集合,出操,唱歌,开饭,出测,收测,竞然变得如此那般的充满情趣,这么的让我们难以忘怀,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回忆、怀念……。</h3> <h3>  测绘兵所用的测绘字典。</h3> <h3>  1977年2月在无锡华藏营区欢送退伍老兵留念照。</h3> <h3>  1980年元月在上海松江凤凰山营区欢送退伍老兵留念照。</h3> <h3>  1978年,航外二中队自建队后首次推荐几位战士,由黄龙沛、钱裕生带队,上大队教导队培训学习。培训结束后,在大岗头营区合影留念。</h3> <h3>  1977年,我们小组全体人员,在参观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时,在虎头山上的合影。</h3> <h3>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微笑的面容,照片回忆起一串串熟悉的姓名……。</h3> <h3>  这是当年我们外业作业时,核发的粮油供应证,计划经济年代的特珠产物。</h3> <h3>  这是在到达测区后,请当地人民政府出具介绍信,凭此介绍信再到有关部门购买生活必需品。</h3><h3> 当年我们拿着的是南京军区司令部介绍信,在江苏、浙江、安徽、上海这三省一市范围内,是最大、最高的介绍信了,所到之处,无论地方政府,驻军部队,畅行无阻。</h3> <h3>  这是每个测绘人员的个人通行证。</h3> <h3>  这是浙江温州乐清县雁荡山风景区观音洞内景。</h3> <h3>  训练用的蓝图。</h3> <h3>  控制测量经纬仪。</h3> <h3>  测绘兵的肩章。</h3> <h3>  “军事测绘”,四个字,为当年华国锋主席手书。</h3> <h3>  部分战友小聚。</h3> <h3>  芳华淘尽颜色褪,“美豪丽致”续前缘。</h3><h3> 几年相伴走测区,今日重逢乐无穷。</h3><h3> 古韵今风,苏州好风光,美丽江南,相城俏水乡。</h3><h3> 中队当年曾上“烟雨楼”,战友而今共观“雕花楼”。抛却相思忧和愁,相逢再把春光留。</h3> <h3>  滚滚流水带不走光阴的故事,巍巍高山终留下回忆的青春。</h3><h3> 亲爱的二中队的战友啊,聚散皆是缘,相逢是首歌,向曾经的二中队战友们,敬礼!</h3><h3> 不忘战友,感恩中队!</h3><h3> 刘正明战友已经为聚会送来了精美的书法作品。</h3><h3> 祝“航外二中队”战友联谊会园满成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