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嘛咔嚓(东东)的美篇

老嘛咔嚓(东东)

<h3>《430读书会第六期线下活动——畅谈曾国藩家风家训对当前社会和家庭教育的启迪》</h3> <h3>  三月的天象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昨天还春光明媚,今日又风起云涌。3月2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430读书会组织团队的所有人都隐隐担忧。</h3> <h3>  今晚读书会将举办第六期——2019年第一场线下活动。娄底市经济建设促进会长沙分会副秘书长王前老师带着他的团队应读书会的邀请,给书友们送来曾国藩家风家训公益课堂。此时此刻,他们应该在前来的路上。与此同时,430读书会工作人员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会场布置和设备调试工作。</h3> <h3>  晚上七点,王前老师的一行人风尘仆仆,准时出现在厂俱乐部三楼图书馆。双方工作人员成功会师。</h3><h3> </h3> <h3> 倾盆大雨过后,路面湿滑湿滑的,室外气温骤降,春雨还在淅沥沥下个不停,报名跟帖的书友们,还能准时到达吗?</h3> <h3>  7:15分,公益课堂准点开讲啦!图书馆内座无虚席。一切顺利!感谢敬业的老师,感谢可爱的书友,感谢曾国藩老先生的魅力。</h3> <h3>曾国藩老先生是儒家、法家、道家思想集大成者。他的一生也是一个普通人通过自己不断的勤奋、反省、自律而成就卓越人生的过程。</h3><h3> 曾国藩的“八本家训”:</h3><h3> 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h3><h3> 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h3><h3> 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h3><h3> 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h3><h3> 短短八句话,包含了修身、齐家、治国等方方面面的智慧。</h3> <h3>  “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曾国藩说自己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常怀敬畏之心,坚守做人为官的基本准则,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原则不动、底线不松。作为我国近代史上的军事家、政治家和理学家,曾国藩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其谋略过人、坚韧、不服输的精神有很大的关系。而他功成名就后的全身而退,则是得益于他的“敬畏”观。</h3> <h3>  曾国藩的“八宝”家教格言:“蔬、书、鱼、猪、早、扫、考、宝。”真正阐述了勤俭持家的理念。从“八本家训”和“八宝格言”中,能深刻的感受到曾国藩从生活、学习、工作方方面面都严格要求自己及家人,非常重视自我教育、家庭教育。</h3> <h3> 当时已成为湘军统帅的曾国藩认认真真地给时仅九岁的次子纪鸿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什么是君子呢?曾老先生接着说:“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意味勤劳俭朴,能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不怕劳苦,可以过好日子,也能过苦日子。这种人就是君子。君子是具有好品性的人,与财富、地位、权力无关。</h3> <h3>  两个小时的公益课堂,王前老师从曾国藩生平简介谈到到曾国藩家风家训对当前社会和家庭教育的启迪。曾国藩不是传说中的圣人,他对自己的评价也多是“生平短于才”“性鲁钝”,以“钝拙之材”闻达于晚清年间。曾国藩一生靠的就是一个“勤”字人生。</h3><h3> </h3> <h3>  王老师指出,在德育教育这一重要职责中,孩子最早接触到的人是父母。良好的家训、家教代代相传形成良好的家风,有了良好的家风整个家族才会兴旺发达。时常翻看领悟曾国藩写给儿女们的家书,可以从中学习对儿女们教育的方式与做法和寄语。</h3> <h3>  课程结束后,许多书友发表了感言。大家对老先生的“八本家训”感触很深。很多人表示自己在追求自律的过程中半途而废,一是因为意志不坚定,二是找到不到正确的方法。而曾国藩老先生的修身艺术清晰明了,值得我们字字斟酌与效仿。</h3> <h3>  每个人都渴望变得更好。但这不是看一本书,上一堂课就能做到的。它需要我们在终身学习的路上不断累积点点滴滴,不断成就更好的自己。<br></h3> <h3>  在追求物质丰盈的路上,我们可能失去了一些珍贵的东西。</h3> <h3>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归传统的文化,寻找我们的初心。</h3> <h3>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感谢分公司,感谢传统文化推广者王前老师及其团队。</h3> <h3>  感谢我们自己的坚持。这个美好的夜晚,我们风雨兼程,远离手机、电视、游戏的诱惑,走进读书会,走在共同学习的路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