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明德学堂亲子共学课堂《寒食》唐韩翃

刘春娣

<h3>今天讲的古诗是唐朝诗人韩翃的《寒食》。这首诗当时也是很有名的,有名到连皇帝都喜欢,所以我们要拿出来讲一讲了。</h3><h3>《寒食》 唐 韩翃</h3><h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h3><h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h3><h3>我们先来看一看这首诗是怎么写的,这首诗写得非常有画面感,什么是画面感呢,就是你读到这首诗的时候,脑子里可以闪现出漂亮的画面,像在看电影一样。第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这里的“春城”指的是“春天的长安城”;“无处不”是一个双重否定的结构,否定的否定,那就是非常的肯定;所以这一句是说“春天的长安城里面到处都飞满了花”,闭上眼睛想一下,繁华的长安城的春天,飘满了飞花,这是多么美的景象。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就是指“寒食节”,是清明节气的前几天;“御柳”指皇宫的柳树;寒食节的东风吹过来,皇宫里面的柳树,柳条都被吹起来,吹得斜斜的。第一句讲了一座长安城,第二句就具体到了皇宫,像一部电影,层层推进。第三句“日暮汉宫传蜡烛”,开始讲人的活动了。“暮”就是太阳落山的时候,“汉宫”其实指的是唐朝的皇宫,所以这句诗是说傍晚的时候唐朝的皇宫开始传出蜡烛。小宝可能要问了,传蜡烛是干什么啊?唐朝的时候,寒食节规定是不能生火,所以吃东西也是吃冷的,所以叫“寒食节”。但是,皇帝是可以用火的,为了表达皇帝对臣子的喜欢或者奖励,皇帝就会赐蜡烛给他喜欢的大臣,那些大臣家里就能用火了,所以就传蜡烛了。最后一句“轻烟散入五侯家”。“五侯”的说法有两种,不过都是出自汉朝,一种说法说是西汉的时候有一次,一位姓王的皇后家里五位兄弟同时被封了侯;还有一种说法是东汉的时候有一次,有五位宦官同时被封了侯。不管是哪一种说法,这个五侯都是非常有地位非常尊贵的人。所以这个皇宫传出的蜡烛,其实就是传给了这些地位尊贵的人,轻烟就飘去了五侯家。</h3><h3><br></h3><h3><br></h3><h3><br></h3> <h3>那么,寒食节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呢?我们现在怎么没有再过寒食节了呢?其实寒食节这个节日在古代中国延续了几千年,所以现在还有很多民俗方面的专家在研究寒食节。寒食节的时候,老百姓都是不生火,只吃冷的食物。一开始的时候,寒食的时间很长,根据古书记载,汉朝的时候,寒食节的时间有一个月的,也有长达105天。这些日子都是寒食,不生火吃热的东西。这样对人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好,所以到了三国的时候,曹操就下令了,不许过这么长时间的寒食节,谁违反了规定,抓去坐牢。曹操这个命令主要是从人的身体健康出发,那么长时间不吃热的东西,很多老人小孩的身体都受不了。所以三国以后寒食节时间短了,到了清朝的时候,寒食节就被定在了清明节前的一天。古代寒食节是重要的节日,活动非常丰富,祭拜祖先、踏青、插柳、秋千、蹴鞠、咏诗这些都是寒食节的活动。现在这些活动很多都进入清明节了,寒食节的内涵也并入清明节了。</h3><h3>那么寒食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因为这个节日延续太久了。学者们基本认为,寒食节最早的起源是来自改火仪式。在很久以前,老百姓们没有火柴,也没有打火机这些东西,大家靠钻木取火。点着火之后,就想办法给它保存下来。在寒食节那一天,大家就把去年取的火熄灭,第二天过了寒食节了,就要取今年的新火,表示新的一年生产和生活的开始,所以寒食节是古代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h3> <h3>后来呢,寒食节又被附上了介子推的故事。介子推是春秋时候的名臣。当时晋国的公子重耳有难,他的父亲非常宠爱骊姬,骊姬想让自己的孩子以后当晋国的国君,就想办法把其他的公子杀掉。重耳得到这个消息,慌忙之中逃离晋国。虽然重耳逃离了晋国,但是晋国还是派出刺客追杀重耳,所以重耳这逃亡的路非常艰辛。有一次,在路上实在没有东西吃了,重耳都快要饿死了,这时候他手下的人给他端上了一碗肉汤,重耳喝了肉汤,才感觉体力恢复过来。后来他知道这个肉汤就是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烧成汤给他吃的。重耳非常感动,说等到以后当上晋国国君一定好好奖赏介子推。后来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上了晋国国君,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当他去奖赏介子推的时候,介子推并不想接受奖赏,而是到了绵山隐居起来。晋文公去找介子推,没想到绵山这么大,晋文公找不到介子推。手下的人就出了一个主意,说只要放火把山的三面都点着,留下一面,介子推就会从那一面出来的。晋文公采纳了这个做法,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并没有出来,而是和他的母亲一起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晋文公非常悲痛,也非常自责,就下令把绵山改成介山,还规定这一天大家不许生火,只允许吃寒食,来纪念介子推。所以寒食节就又多了一层意义了。</h3><h3><br></h3> <h3><br></h3><h3>我们再回到韩翃写的这首诗。这首诗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是写唐朝时候寒食节的景象。有一种说法是韩翃借这首诗讽刺达官贵人的特权,别人家不能生火,“五侯”家里却有皇帝传过来的蜡烛。但是是不是真的是这样,个人觉得也是值得商榷的,如果韩翃真的是要讽刺的话,那么其实连皇帝也是一起讽刺了。但是实际上唐朝的皇帝是很喜欢韩翃的诗,也包括这首《寒食》。对于韩翃,唐代宗和唐德宗都给予了实际的帮助。</h3><h3><br></h3><h3><br></h3> <h3><h3>(韩翃画像)</h3></h3><h3>唐代宗帮助韩翃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妻子。韩翃当时以诗文出名,是大历十大才子之一。有一次他去一位姓李的好友家里邂逅了一名歌姬,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歌唱演员,不过当时歌姬是属于主人家的。韩翃和这位姓柳的姑娘第一次见面就喜欢上了对方,而姓李的朋友人也非常好,就成全了他们做了夫妻,还给韩翃一些钱让他安置生活。但是非常不幸,安史之乱爆发了,韩翃到节度使侯希逸手下做了一名书记,去抗击叛军,而妻子柳氏留在了长安,两个人分开了。后来我们知道长安陷落了,柳氏为了避免被叛军抓走,就去一个尼姑庵里面做了尼姑,在那里等韩翃回来。等安史之乱平定,韩翃到处找柳氏,就写了一首寻找柳氏的诗。很巧的是,这首诗到了柳氏手里,柳氏也就知道韩翃在找他,她就回了一首诗,并且开始蓄头发,等韩翃来接她。但是没有等到韩翃来,柳氏被一名番将沙咤利给劫走做了妾,沙咤利也是非常喜欢这个柳氏。等到韩翃去找柳氏的时候,他的妻子柳氏已经不在庵里面了。更巧的是有一天在长安的街上,韩翃在路上走着,有一辆经过的牛车上突然有人叫他“韩公子”,车上的人正是柳氏,两个人在长安的街上重逢了。</h3><h3>后来柳氏让自己的丫鬟给韩翃捎信,告诉他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沙咤利是将军,韩翃怎么跟他去争这个柳氏啊。韩翃心里非常难过。当天刚好侯希逸节度使手下的将军们一起吃饭,大家看韩翃心里闷闷不乐,问他发生什么事情,韩翃一五一十地说出来。结果有一位叫许俊的将军说,居然有这种事,我这就去把柳夫人请回来。他让韩翃写了一封信,揣着这封信拍马去了沙咤利府上。沙咤利不在家,许俊就对他们家人说沙咤利骑马摔下来受伤,让我跟柳夫人说几句话。见到柳夫人后,许俊把韩翃的信给她看,就把柳夫人接了出来。</h3><h3>这事情其实就很大了,人是接出来了,但是让沙咤利知道,这事情可了不得,因为沙咤利是很大的将军。这时候韩翃的上司节度使侯希逸出面了,他说这事情应该他来解决。侯希逸去面见了皇帝唐代宗,说沙咤利强抢别人的妻子。唐代宗听了以后,认为应该让柳夫人回家,到韩翃那里去,沙咤利那边,皇帝唐代宗出面安抚几句就结束了。所以最终还是唐代宗帮助韩翃夫妻团圆。</h3><h3>韩翃在侯希逸手下做了一段时间官以后,后来也不做了,休息了有十年,才复出到后来的宰相李勉那里做官。跟韩翃一起同事的都是年纪比较小的人,不喜欢跟韩翃来往,只有一位韦巡官喜欢韩翃的诗,跟他关系非常好。有一天半夜,韦巡官急匆匆地敲韩翃家的门。韩翃开门问,发生什么事情了?韦巡官说,你要升任驾部郎中了,专门帮皇帝起草文书。韩翃听了也很吃惊,怎么有这么好的事情,突然让他做大官,不会是搞错了吧。因为当时还有一位江淮刺史也叫韩翃,同名同姓。韦巡官说,不会错,皇上说让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那个韩翃来任这个官。等到天亮的时候,李勉和同事们都来韩翃家里祝贺,原来是唐德宗钦点了韩翃,做了驾部郎中。所以唐德宗也是非常喜欢韩翃了。</h3><h3>两任唐朝的皇帝都喜欢韩翃,个人实在觉得韩翃没有讽刺官家的理由。也许每个人对诗歌的解读都是不一样的,这首《寒食》诗人的本意也许就是写唐朝时长安寒食节的景象吧。</h3> <h3>愿孩子们的童年快乐!</h3><h3>愿孩子们在故事中长大!</h3> <h3>盐城明德学堂座位于盐城市区西环路八菱华庄别墅区内,是盐城市崇德文化传播文化公司名下的一所全日制现代私塾。堂主秋实从2002年了解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理论,到2008年,接触读经理论和在家上学模式,开始立志做新教育的探索践行者,并与2014年3月创办全日制私塾。 </h3><h3>创办私塾的几年里,学堂分别深入了解王财贵教授理论的读经学堂、徐健顺教授的整体国学模式、清一新教育、传统私塾教育及传统文化等多种思想理念,同时研究体制内的教育模式,不断实践总结。</h3><h3>2017年夏天,学堂通过对北京辛庄师范黄明雨老师举办的“第一届新教育中国文化研习营”活动的关注了解,2018年,学堂全体老师加入义工老师等一共8名老师参加了“第二届新教育中国文化研习营”,收获颇多!</h3><h3>经过多年的一线实践总结,学堂本着“经典源自生活、指导生活”的原则,提出“生命成长,经典滋养,学而时习,智慧点亮”的教育观点,学堂注重幼儿时期的性情培养和童蒙阶段的的启蒙养正,形成以“文字开蒙,经史明智,崇德尚道、继往开来”的教育理念。在孩子的童年,以生活体验和诵读经典为核心,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第一要务。</h3><h3>学堂目前以传统私塾教学模式为主,现代教育教学形式并行,既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又兼顾学习现代科技文化。让孩子在国学经典的滋养下,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在身、心、灵三方面得到全面成长,最终获得与体制顺利接轨、与社会顺利接轨的综合能力!</h3><h3>简单一点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不为分数和考试而学习,在他们最宝贵的时间里,能够读些书、写好字、锻炼好身体、认真学做人,生活能自理,做事有能力,悟道明事理,遇事不糊涂。总之就是:男的成为君子,像个男子汉、读书人,长大有担当、有责任。女的成为淑女,温柔、贤惠、大方,长大能够相夫教子,平安过日子。</h3><h3> 目前学堂共有全职老师(含生活老师)6名,兼职老师2名。全日制学生共二十余名学生。学堂目前开设的全日制班有:童蒙养性班、小学养正班,分别对应幼儿园阶段、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并将陆续开设经史养志班。具体的课程包括:德行礼仪、汉字启蒙、蒙学吟诵及国学经典教育系统课程(包括蒙学、小学、经学、史学)、体育、书法、国画、音乐、手工、习劳等课程以及体制内各种课程。另于周六周日在缤纷亚洲开设了周末体验班,主要包括经典诵读、说文解字、汉字思维和论语赏析等课程。 </h3><h3>为给孩子们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我们倡导以下理念:</h3><h3> 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作息时间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早起多运动、饮食清淡爱天然。</h3><h3>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简单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从小懂得节制,力求朴实。</h3><h3> 3、从容中道,择善从之。与人与事,常怀谦卑之心,不偏激、不极端。</h3><h3> 4、能力比分数更重要,品德比知识更重要、健康比享受更重要!</h3><h3>5、习劳就是修行和养生。从小学会三吃:会吃饭、会吃苦、会吃亏。 </h3><h3> 感谢各位家长对于我们学堂的认可,我们全体老师愿意同各位家长以及孩子们一起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同时,如有更多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多方面的对学堂进行考察了解,我们随时欢迎你们的加入!一起共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幸福美满人生。</h3><h3> 2018年12月1日成稿</h3><h3>地址:盐城市西环路青年路交界处八菱华庄别墅区38栋F座明德学堂</h3><h3>联系电话:刘老师15961989980</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