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肘部感染的治疗分享

初心

<h3>患者苏某某,男性,66岁,半年前干活时摔伤左肘部,肿痛明显,无出血,未在意。5月前干活时再次摔伤左肘部,肿痛明显,无出血,未在意。3月前干活时第三次摔伤左肘部,肿痛较前两次加重,但仍无出血,仍未在意。1周后左肘创面出现波动感,之后创面不同区域反复破溃流脓,迁延不愈,期间患者就诊多家医院,遍寻“偏方”,均无任何效果,两月前就诊我院寻求治疗。</h3> <h3>长期感染导致左肘僵硬,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入院后,通过X线片及MRI,结合化验,判断患者为左肘关节囊外感染,但尺骨近段已继发骨髓炎,感染范围大,治疗棘手。术前取样做细菌培养,证实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之后为患者制订了详细治疗方案:多次扩创+负压封闭引流,逐渐关闭切口。</h3> <h3>初次扩创,将左肘后部完全打开,可见左肘关节感染深及脂肪垫,鹰嘴处骨皮质受侵蚀,皮质缺失,伤口尺侧尺神经周围皮下及屈肌间隙广泛受累,组织硬脆,间杂异常分泌物,地毯式逐层清创,彻底清除坏死及感染物,打通近段尺骨髓腔,反复搔刮干净,碘伏反复浸泡,盐水反复冲洗,创面干净后给予负压海绵封闭引流,术后每日上下午给予庆大霉素水浸泡冲洗。术中同时取样培养并进行病检,术后结果证实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h3> <h3>初次清创术后1周,去除负压海绵见创面肉芽新鲜,无明显坏死及渗出。</h3> <h3>之后我们再次选择二次扩创及负压封闭冲洗引流,第二次扩创术后一周,去除负压海绵,见创面较前进一步新鲜,几无坏死组织。</h3> <h3>第三次清创后见创面良好,无肉眼可见坏死及感染组织。</h3> <h3>之后我们选择进行伤口关闭,伤口张力大,对皮瓣进行广泛游离后减张缝合。</h3> <h3>术后第一日换药情况。</h3> <h3>术后第五日,伤口总体良好,但尺骨近端一针距伤口愈合慢,无异常渗出,考虑为老化皮缘处理不到位,之后再次局部清创缝合。</h3> <h3>术后15 天,伤口愈合良好,部分拆线。</h3> <h3>术后20天,伤口完全愈合,化验感染指标系列,全部正常。静脉万古霉素治疗结束后目前患者仍在服用利福平及左氧氟沙星长程治疗观察。</h3><h3>关节感染是骨科医师的梦魇,骨髓炎又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治疗周期长,花费大,效果不确定,通过上述病例的治疗,我们对骨科感染有了更深的体会,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治疗经验。</h3> <h3><b><u>作者简介</u></b>:许钰,男,主治医生,医学硕士,本科及研究生分别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及第二医院骨科,2017年于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学习工作一年,期间先后师从我国多位著名骨科专家,对创伤骨科最新治疗理念及技术有全面深入的理解与掌握,目前主要从事创伤骨科及其并发症处理、运动医学方面的工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