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4.7.22-7.28西安、华山七日游,游记是16年才写的,和其他的相比印象就略模糊了。重新翻了一遍照片,发现我自己手机拍的根本没几张,我爸相机拍的全都是有人的,很多照片都不知道糊成什么样了。】</h3> <h3>其实我是不知道起个什么名儿。。。</h3><h3>终于有了一段空闲时间。这次还是打算写成流水账、旅游攻略之类的形式。</h3> <h3>西安也是14年暑假去的,在去香港的前一个月,所以说那一个暑假都是在旅行和计划旅行嘛。我们家几乎每年暑假都要远途旅行一次,时间大多是在7月底,特殊情况可能推迟到8月中旬。从高中毕业开始自由行,12年去的北京,原因是全家只有我没去过,13年学车哪也没去,14年去了西安。</h3><h3>当时为什么决定去西安呢,也是纠结了好几天的。原来一直打算去湖南,但是湖南各个景点之间的距离比较远,比如长沙、张家界、凤凰,而且得订好几个不同的酒店,感觉比较麻烦(其实后来发现也没什么),后来就突然决定去西安了,时间是7天,7月22至28日。不过后来看新闻湖南下暴雨发大水,想想幸好没有去。</h3> <h3>然后就是订酒店和买车票了。酒店我们订的是<font color="#167efb"><b>东五路如家</b></font>,家庭房208元一晚,离火车站1km,离地铁站也很近,旁边还有个万达广场,还是比较方便的,就是价格有点小贵。火车票我们打算买硬卧,吃完晚饭上车,下了车吃早饭,在车上睡一晚,这样既节省了一晚的房费,又充分利用了晚上的时间。从高中开始就没有坐过飞机了,那段时间又连续发生了好几起空难,吓得我们准备以后去哪儿都坐火车了。当时是提前10天左右买的票,去西安的票比较难买,我看的时候正常时间到站的只有一趟19个小时的了,非常慢,我只好一直刷票,突然间就刷出来T138有4张票,时间是13个小时多点,赶紧买票,不过买到的三张都是中铺,还不相邻,那也没办法了,还好在一个车厢。回来的票倒是很多,买的Z88,12个小时不到,只停一站渭南就可以一路睡到南京了,不过买的票还是有两张铺不相邻。</h3> <h1><b><font color="#167efb">D1:(7.22)出发 南京—西安</font></b></h1><h3>晚上7点多的票,下午安顿好阿公之后,我们先打车到龙眠大道地铁站,然后又坐了20几站地铁去南京站,也是折腾。晚饭在火车站旁边吃的肯德基,然后就去候车了。这趟车很奇怪,居然是在一楼VIP软席进站,不过这VIP也是挺破的。</h3> <h3>第一次坐这种卧铺车。一上车,就看见旁边人在啃鸭子。由于没有下铺,我们把包放在床上就坐旁边座位上了,时间也不早了,旁边座位都是空的。我们旁边上中下铺的也是一家三口,也是利用暑假去西安旅游的。</h3><h3>大晚上的也没什么事干,我们大眼瞪小眼加玩手机到9点多就准备洗洗睡了。不知道为啥,我妈不让我在车上刷牙,那就不刷好了。晚上我和我妈睡的14、15号,隔一堵墙,我爸在遥远的3号。这一晚上我也睡得不怎么踏实,可能是不习惯而且不累吧。旁边中铺那人一直问列车员要充电宝充电。车在半夜停徐州、开封的时候我都有印象,后来好像也就迷迷糊糊睡着了。</h3> <h1><b><font color="#167efb">D2:(7.23)明城墙—大雁塔—音乐喷泉</font></b></h1><h3>第二天8点多到的站。西安站在城墙旁边,很破旧的感觉。我们一出站就走路去宾馆,宾馆离车站有一公里,走路稍微有一点远。我们走的应该是一条小路,对西安街道的第一印象是比较破旧比较乱。来之前的几天西安刚刚下过暴雨,地上雨水还未干,不过也少了平时的那种炎热。</h3> <h3>我们这么早到宾馆,人家也给办理入住了。把东西放到房间,稍作休息,差不多有十点了,于是就出来吃一顿不知是早饭还是中饭的饭。一出来旅游,饮食就变得特别混乱。因为太饿了,所以就在宾馆旁边随便找了一家店吃的泡馍,没什么印象了。吃完就准备去<b><font color="#167efb">明城墙</font></b>游玩。</h3><h3>我们住的宾馆在城墙内,看地图一直往东走可以走到一个城门,叫朝阳门,到了那儿才发现不是所有的城门都能买票上城墙,于是问了人说要再往南走到长乐门。于是我们就沿着城墙边走,路上还碰到了一家三口也是来旅游的,也是江苏人。城墙的墙基看上去就是一种饱经沧桑的感觉,很有历史气息,城墙旁边那块地方被修建成一个公园,环境不错。</h3> <h3>没走多远就到了<b><font color="#167efb">长乐门</font></b>,买票上城墙。在城墙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城墙内和城墙外的差别,城墙内是老西安城,都是些低矮的房屋,甚至有一些年久失修的破屋,而城墙外仅一街之隔则是高楼林立。我们步行了四分之一多的城墙,累得半死,看到很多骑自行车的也是很羡慕,不过当天的天气不是很热,避免了在城墙上被天然烤肉。最后我们是在<b><font color="#167efb">永宁门</font></b>下的城墙,也就是南门,那边好像晚上有什么活动,正在搭台子,摆了很多面鼓。</h3> <h3>长乐门</h3> <h3>永宁门</h3> <h3>接下来我们打算前往<b><font color="#167efb">大雁塔</font></b>。永宁门外面的路况比较复杂,地下通道穿了半天也没找到要坐的公交车(怪我咯),后来坐了一辆马自达。下车后要经过一条长长的商业街才能来到<b><font color="#167efb">大慈恩寺遗址公园</font></b>门口,大慈恩寺并不需要游览很久,进去以后才发现爬大雁塔还要另外买票,爸妈嫌票太贵了也没什么意义坚决不上去了,硬拖着我让我买了一张学生票自己上去。只是塔内也没有什么东西,就是贝叶经、舍利子之类的,还有就是可以登高望远,看看全景。</h3> <h3>大雁塔</h3> <h3>塔上俯瞰</h3> <h3>贝叶经</h3> <h3>舍利子</h3> <h3>从大慈恩寺出来是下午四点多,找了一家肉夹馍店开始吃“午饭”。我当时吃的是肉夹馍和醪糟汤圆,肉夹馍是因为名气大,尝个鲜,感觉并不符合南方人的口味,太油了,好多肥肉,醪糟还是蛮好喝的,可能是因为我本来就喜欢酒酿的缘故。</h3> <h3>吃完饭又开始无聊了。大雁塔外面有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广场,不过看音乐喷泉要等到晚上呢。于是我们在旁边的公园转了好几圈,出来后广场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于是我们也过去坐在喷泉池子旁边的台子上,占据了一个观赏地点,开始聊天、自拍,又耗了几个小时。</h3><h3>好不容易熬到晚上9点,<b><font color="#167efb">音乐喷泉</font></b>终于开始了。感觉这个音乐喷泉气势上还是比较壮观的,但是缺少一些美感,灯光打得不是很好,所以喷泉基本没有色彩,而且都是朝一个方向喷的,没有什么花式,个人觉得还是西湖的音乐喷泉比较具有观赏性。</h3> <h3>音乐喷泉(相当模糊)</h3> <h3>看得差不多了,我们又去旁边的凉皮店吃不知道是晚饭还是夜宵的这顿饭。凉皮也是为了吃个名气,对味道并没有什么印象,对西北的美食本来就没有报多大希望。</h3><h3>从大雁塔这里可以直接坐公交回宾馆,回去也是困得要死了。</h3> <h1><b><font color="#167efb">D3:(7.24)兵马俑—秦始皇陵</font></b></h1><h3>第二天早晨6点准时被肚子疼醒,前一天吃的肉夹馍开始起反应了,后来一问我妈,她从前一天晚上看喷泉时就开始坏肚子。果然我们的肠胃还是接受不了这些油腻的东西,在外面吃个肉包子都能坏肚子。</h3> <h3>这一天的行程就是<b><font color="#167efb">兵马俑</font></b>。早上不记得几点起来的了,在酒店吃的自助餐,不怎么样,居然不带一点荤的,连个鸡蛋都没有(我妈把榨菜当培根了拿了好多)。不知道我从哪儿得来的消息,说去火车站坐游5人太多(其实不用排队很久的),于是自作主张乘4路车去了一个叫做纺织城的地方,然后准备乘307路前往兵马俑。到了那儿才知道那趟车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才来一辆,好不容易等来一辆,车上寥寥几个座位,坐满了就不带人了。这下没办法了,都是我的错,于是上了另外一辆公交车,到了一个叫做灞桥的地方。问了一下出租车,价格太贵,幸好这时不远处来了一辆7XX路车,也是从火车站开往兵马俑的。于是折腾到中午才到兵马俑,不过钱倒是没多花。途中车经过华清池,不过我爸说那是人造的景点,于是就没有去。</h3> <h3>这时候又回到了三十七八度的高温天气,感觉有点中暑。说到兵马俑,在这不得不批判两点:一是景点入口处的黑车司机太坑,非说景点入口离这儿可远了,让你坐他们的车去,其实是把你拉到一个叫做地宫的人造景点,里面只有几个模型,要40元门票,他们可以从中拿回扣,还好我们及时发现了,跟他说你就给我送到一号坑门口,他眼看斗不过我们只好又开了回去,最后我们花十块钱在兵马俑周围兜了一大圈;二是景区范围圈得太大,看到入口处三个字还要穿过很大一片商业街,有好几条街的距离,才能见到售票处和景区大门,你想招揽顾客也不能这么坑游客啊!</h3> <h3>于是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我们终于到了兵马俑景区门口。兵马俑最壮观的当然是一号坑,很难想象古人是怎么造出这么一个个形象逼真的人物的。从介绍中得知这些兵马俑原本的颜色十分逼真,但是由于发掘时保存方法不当,色彩很快就被风化了,不免有些可惜。其实现在被发掘出来的兵马俑只是一小部分,希望等以后技术手段提高时,再去继续发掘剩下的,最大程度地保存他们原本的样貌。</h3> <h3>铜车马</h3> <h3>一号坑的这些兵马俑其实并不是按照原来的顺序排列的,而是把一些修复比较完整的摆在前面,不过有一些头部还是丢失了,战车损毁也比较严重。坑的后部则大多是一些碎片,再后面是工作区,有一些修复用的工具,还有很多正在修复中的兵马俑。</h3> <h3>二号坑、三号坑和一号坑相比规模要小很多,也相对残破一些,这两个坑里兵马俑的队形和一号坑也略有不同。</h3> <h3>兵马俑出来四点多吃的午饭,还是凉皮之类的,景区里也没什么吃的,价格还贵。兵马俑和秦始皇陵是联票,参观完兵马俑可以乘摆渡车前往<b><font color="#167efb">秦始皇陵</font></b>。我们在秦始皇陵那儿蹭了人家旅行团一个导游,听他各种讲故事,他还说现在兵马俑在修什么旅游通道,说我们过五年再来,就可以从兵马俑直接乘自动扶梯前往秦始皇陵了。其实参加参加秦始皇陵也就是在山里转一圈,据说秦始皇建陵墓时在陵墓中注了很多水银,所以没有人能进得去。不过这块地方环境倒真是不错。</h3> <h3>后来那个旅行团被带去购物了,我们就直接出来了,这时候大概有6点多了吧,一出来就看到了那个7XX路车,直接上去了(后来发现那趟车好像是民营的,并不正规)。路上要晃两个小时,回去天已经全黑了。路上和后面座位上的一家人聊天,他们是打算在西安旅游完之后再去延安、洛阳等地,订了夜里的火车。</h3> <h3>车回去以后大概是停火车站的,不记得是走回去还是坐的马自达了。回去之后休息了好久决定去吃“晚饭”,不想再吃西安小吃了,于是决定改善一下伙食,晚上11点跑去旁边万达吃了蜀江烤鱼。</h3> <h1><b><font color="#167efb">D4:(7.25)陕西历史博物馆—钟鼓楼—回民街</font></b></h1><h3>来西安的第三天,相对轻松一点。早上比平时起得稍晚一些,又作死地去楼下一家挺有名的子午路张记肉夹馍店吃肉夹馍和岐山臊子面。我妈说这次点个优质肉夹馍给我尝尝到底优质在哪儿,结果拿错了,优质的被我妈吃到了,原来优质就是肥肉更多,更油。岐山臊子面味道还是不错的,不过被那些油腻腻的肉夹馍给搞砸了。</h3> <h3>去<b><font color="#167efb">陕西历史博物馆</font></b>可以乘地铁,我们是在附近的五路口站上车,到北大街转二号线,在小寨站下车,再走1km就到了。刚走到五路口站我们就发现相机忘带了,于是让我爸回去取,我和我妈就在地铁站外面无聊地看店家搞活动送奖品。</h3><h3>西安的地铁建的比较晚,还是蛮新的,装修风格是以城墙元素为主。这个时间在五路口这个站人并不是很多。</h3> <h3>到了博物馆已经快中午了,天气很热,排队的人还不少。博物馆有两种门票,一种是免费的,一种20元,20元的可以多看一个馆,里面是一些比较珍贵的文物。我们到那儿的时候看见队伍中间举了一个牌子,意思是上午的票到那儿就不发了,还白排了好久,下午的票好像到一点多才开始发,于是开始无聊地逛街边小店,走着走着又走回了地铁站,去了一个叫做赛格的商场。商场逛得也无聊,就坐在厕所边椅子上休息,时间差不多了我爸就回去排队买票了,这时候早上吃的肉夹馍开始起作用了,先是我妈,她刚出来我又进去了,这肉夹馍引发的拉肚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很神奇。至此,我对肉夹馍产生了严重的阴影。</h3> <h3>下午才进到博物馆里面。我们买的20元的那种票。博物馆里有什么就不多说了,西安作为一个历史古城,博物馆最大的特点当然是文物多,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小金龙、镶金兽首玛瑙杯、玛瑙长杯、水晶八曲长杯等,其中镶金兽首玛瑙杯被称为镇馆之宝,不过这个酒杯的造型比较奇特,像烟斗一样。</h3> <h3>白釉黑花卧美人枕</h3> <h3>小金龙</h3> <h3>镶金兽首玛瑙杯</h3> <h3>玛瑙长杯</h3> <h3>水晶八曲长杯</h3> <h3>陕西历史博物馆</h3> <h3>出来已经四点多了,本来准备直接坐地铁去回民街吃东西,后来实在饿得不行,就在地铁站吃了一点。烤冷面还是蛮好吃的(我以前没吃过啊)。既然吃饱了就只能先回酒店了。路上因为太热去买了个大西瓜,然后去楼下便利店买勺子,我妈跟店员说调羹、挑子她都听不懂,我用普通话说勺子她才明白,我说调羹、挑子应该都是南方方言词,我妈不服:“我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啊。”</h3> <h3>等肚里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我们就起身去<b><font color="#167efb">钟鼓楼</font></b>、<b><font color="#167efb">回民街</font></b>了。好像是坐公交去的。钟鼓楼位于一个十字路口,钟楼在马路正中央,鼓楼在稍微偏一点的位置,上楼的话需要从地下通道走,我们看票价比较贵也没什么意思就没上去了。</h3> <h3>钟楼</h3> <h3>鼓楼</h3> <h3>鼓楼旁边就是回民街,西安最有名的美食一条街。我们对回民街的第一印象是脏乱差啊,到处都是小摊小贩,不宽的街道,路中间还横了许多三轮车提前占道,地上到处都是垃圾,走路也是人挤人,水泄不通。我们先大致逛了一遍,吃了点小吃,然后去了一家很有名的面馆点了裤带面和biangbiang面。面馆的生意非常好,等了好一会儿才有空位,点完餐之后也是要等好久才能吃到。但是这面的味道实在不敢恭维,价格还死贵的,就当尝个新鲜吧,不过老酸奶还是蛮好喝的。</h3><h3>吃完饭又去逛了一圈,买了枣子、酸梅粉、饮料什么的。准备走的时候已经11点多了,街上的人群依然熙熙攘攘,甚至比之前还要热闹,很多小摊小贩也开始出动了。来西安旅游的人非常多,每天这个时候应该是回民街最热闹的时候了。</h3> <h3>回去的时候本打算坐地铁,刚走到地铁站就被铺天盖地的人吓回来了,后来随便找了个出口上去,恰好碰见了4路车,可以直接到宾馆门口的,西安的公交车上人倒是很少。</h3> <h1><b><font color="#167efb">D5:(7.26)华山一日游</font></b></h1><h3>来之前舅舅反复叮嘱我们别去<b><font color="#167efb">华山</font></b>,说太危险了,可是我们最终没听他的。华山毕竟是五岳之一,好不容易来一趟西安,连华山都不去,那就没什么意思了。由于路途比较远,所以我们在宾馆楼下旅行社报了个团,索道西上北下,应该是最好的一条路线了,一个人好像是500多块钱。</h3> <h3>第二天上车就觉得被坑了。因为是散客团,大客车去各个酒店带人、等人,据说最早的7点多就上车了,绕了两个小时还在城墙内。一开始旅行社也没通知我们时间,左等右等等到9点多终于上了车,我们算上车比较晚的,车一会儿出城墙一会儿进城墙,又过了半个小时人终于齐了,往华阴方向驶去。</h3> <h3>本以为可以爬一天的山,结果到了山脚下已经中午了,一下车就被旅行社拉去一家饭店吃团餐,还要自己交钱。到了一两点终于可以上山了。旅行社好像是让我们晚上6点到北峰下面的停车场集合,我想说这哪里来得及啊!</h3> <h3>从停车场到<b><font color="#167efb">西峰索道</font></b>入口坐车走盘山公路要好几十分钟,坐索道也要排很久的队。西峰索道是华山最长的一个索道,呈U字型,先是驶到最高点,然后突然下降,最后再缓缓上行。在索道上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刀劈华山的险峻。去过好几座山,黄山主要欣赏它的美,庐山上是一个小镇,而华山大多是裸露的石头。我是不恐高的,但是我妈非常害怕坐索道,吓得瑟瑟发抖。和我们一个吊箱的也是一家三口,扬州人,孩子刚高考完出来旅游,那个父亲开玩笑地对我妈说,你要是害怕的话就蹲在座位底下吧。</h3> <h3>华山索道</h3> <h3>刀劈华山</h3> <h3>西峰索道终点</h3> <h3>西峰索道的终点在一个山洞里,出来走不久就到了西峰顶。一条细细长长的石路,两边有铁链,再往边上就是万丈深渊。我倒没觉得害怕,只是觉得爬坡很累。后来到了南峰,再看身后的西峰顶,整个西峰就像刀劈得一样,很窄,山脊上的路细得像一条蛇,两边就是悬崖,想想之前自己就在这样的山上走,还有点小害怕呢。</h3> <h3>华山西峰</h3> <h3>斧劈石</h3> <h3>右侧是西峰顶</h3> <h3>爬山的过程不细说,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累,山路很不好走,很多地方要手脚并用才行,当然其中也有赶路的原因。中间有一段天梯,按我们的线路应该是从上往下爬的,这么陡的坡度让我下山实在是不敢,所以就绕下去从下往上爬了一小段,就当爬过天梯了。爬山的过程中看到许多年轻人徒步上山,也有不少带着帐篷准备在上山安营扎寨过夜的,如果是几个年轻人一起出行,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至少在时间上不用太赶,也避免了坐索道排队人挤人挤一个小时。</h3> <h3>金锁关</h3> <h3>天梯</h3> <h3>华山论剑</h3> <h3>北峰顶</h3> <h3>我们的游览线路是<b><font color="#167efb">西峰—南峰—北峰</font></b>,这是因为赶时间一再缩减了的,我们自认为走得不慢,最后到北峰索道排上队的时候已经6点多了,所以说旅行社给的时间根本就不合理。不知道前面那一大拨人他们是飞的还是哪都没去直接下山了。不过我们在人群中也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看来他们算是和我们一样比较正常的。排队的时候导游打了好几个电话来催,我们就说,在索道这边排着队呢,队伍不走,你能让我们怎样。排队花了至少有一个小时,最后到山下停车场时已经8点了,天全黑了,其他那些走马观花的游客早已回去,就剩下我们两家人,旅行社还不是安排了另一辆车把我们送回去。</h3> <h3>回到西安,我们是在钟鼓楼下的车,因为我爸觉得那里坐公交方便。钟楼这个四四方方的建筑,让人分不清方向,好像在哪个路口都是一样的。我们在路边找了好几个站牌都没看见4路车,我和我爸坚持认为没走错(其实第二天白天发现确实是走错了),我妈说你们肯定走错了,但是她也不知道到底在哪个路口,最后拦了一辆马自达回去。我想说这地下通道怎么每个出口看上去都是一样的呢。</h3> <h3>回到酒店,我爸妈是饿了,我倒是一点东西都不想吃,于是半睡半醒地在楼下餐馆里喝粥。来西安这么多天,每天晚上都是12点之后才睡觉,早上却要早起。</h3> <h1><b><font color="#167efb">D6:(7.27)大明宫遗址公园—回民街 返回 西安—南京</font></b></h1><h3>第二天起来腿已经开始起反应了,不太走得动路了。最后一天,也不能去太远的地方,之前看地图发现火车站后面有个<b><font color="#167efb">大明宫遗址公园</font></b>,就打算去那儿转转。不记得是坐几路车去的了。这还确实是个遗址公园,因为所有的老建筑都只剩一个地基了。公园非常的大,光靠走路是走不完的。里面还有专门划出来的一块要买门票的地方,我们当然没有进去。后来实在走不动了,就坐小火车在公园里大致溜达了一圈。</h3> <h3>椅子烫屁股。。。</h3> <h3>快到中午的时候出来的,顺路去取了票,然后打算再去一次<b><font color="#167efb">回民街</font></b>觅食。正值高温季节,艳阳高照,到了回民街根本没有一点胃口,于是几个人钻进肯德基喝饮料,又吹了好久的空调才缓过来。</h3> <h3>这次来主要是去尝尝羊肉泡馍,毕竟是西安赫赫有名的美食。我们去了一家很有名的老米家泡馍店,回民街上貌似有两家,我们去了才发现这家店的泡馍不是让我们自己掰的。泡馍的味道也就一般般,不过配的糖蒜倒是挺好吃,我是一个非常讨厌吃大蒜的人,不过这个糖蒜没有一点蒜味,反而有一丝甜味。后来又去了一个什么巷子里吃的灌汤包,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难吃的灌汤包,和无锡的小笼包实在是差远了,可能还是我们南方人吃不惯吧。来之前觉得西安有很多很多美食,来了这么多天,也算对所有西安美食丧失了信心。</h3> <h3>晚上7点多的车,回去之后在楼下买了点水果,又去了前一天晚上的那个餐馆喝粥,然后就收拾收拾准备进站了。</h3> <h3>西安站很破,人倒是一点也不少,管理也很混乱。排队进站的时候碰见一个西安交大的学生,家在杭州,和我们买的同一趟车,这个时候才放暑假也真是够晚的。我们这趟车的候车室在3、4楼的夹层,真是奇怪。候车的时候候车室里还有工作人员在喊:“Z88次,10块一位先上车先走。”这不是明摆着乱收费嘛。</h3> <h3>从候车室下去到站台的时候也特别搞笑。这时候腿已经疼得不听使唤了,我还勉强能憋出一个正常的走路姿势,我妈下楼的时候直接是扶着栏杆横着挪下去的,旁边一个小男孩见状大声说:“残疾人可以走残疾人通道!”瞬间笑喷了。</h3> <h3>上车后,因为我们买的票是8号的下铺和上铺,还有10号的下铺,9号那个人正好是一个人来的,我们就和他换了个位置,运气不错。一上车我们就开始吃西瓜。过了一个多小时车停靠渭南站,中铺那个人一上车就倒头大睡,整个隔间都挺安静的。可能是我太累了,晚上很早就睡着了,而且一觉到天亮。</h3> <h1><b><font color="#167efb">D7:(7.28)返回 南京—家</font></b></h1><h3>早上七八点到的南京站。这次没有采用来的时候那个折腾的路线,主要是因为时间不赶,所以我们先坐地铁到马群站(不要比龙眠大道近太多),然后坐公交车回家。表示这样也不费事啊。</h3><h3>回到家之后就把一天没洗澡浑身臭汗的自己扔进了水里。</h3> <h3>旅行线路图<br><h3><br></h3></h3> <h1><b><font color="#167efb">结尾</font></b></h1><h3>又到了清明时节,前几天去扫墓,想到已故的阿公阿婆,不禁感慨万千。</h3><h3>阿公是一个很爱玩的人,不爱逛街,就爱去旅游景点。以前阿公阿婆身体尚好的时候,跟单位出去旅游过几次,但是地方都不远,后来他们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每次我们出去旅游就问要不要带他们一起去,阿婆怕给我们添麻烦,每次都拦着阿公,说他们不想去,其实她又何尝不想出去走走呢。阿婆去世以后,我们每次出去旅游都带着阿公,桂林、云南、庐山……虽然每一次都承担着极大的风险,面临很多的麻烦,也要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整个旅游景点都没有见到过80多岁的老人,但是能让他老人家开心,我们也无怨无悔,虽然可能回来以后他很快就不记得自己去过哪儿了。</h3><h3>阿公几十年前因为工作去过一次西安。前几年,他时不时念叨着想再去一次西安,再爬一爬大雁塔。前几天扫墓,妈妈想到这件事,觉得那次去西安应该把阿公也带着的,现在十分后悔。然而那时阿公已年近九十,腿已经基本上走不动了,坐上了轮椅,所以想要带他去这么远的地方旅游几乎是不可能的。人生难免会有一些遗憾吧,不过这么多年坚持下来,我们也为他完成了很多心愿。</h3><h3>我想,人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应该多出去走走,这样等到以后老得走不动的时候,回想过去走过的路,回想旅途中发生的一幕幕,就像电影一般在脑海中放映,心中不免泛起一丝欣慰……</h3><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br></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End 2016.3.27】</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