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溯源,缅怀先祖

锦瑟华年

<h3>  正值腊月的早晨白雾锁道,寒意料峭,犹如“腊八腊八,冻掉下巴”所说,但为了寻根溯源,追思先祖,族人一行,怀揣着一颗炽热的心,驱散寒意,满怀春暧花开,向着远方的祖居地——儋州市宣泮村行驶。</h3> <h3>  千里寻根,不顾舟车劳顿,于中午时分,在宣泮村的李槐芳叔和李开盛兄弟的引领下,来到盼望已久的“李氏祠堂”,望我“陇西郡”和“显清堂”高悬头上,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大清久远的年代,见我李氏先祖繁衍生息的踪迹景象和浓厚的文化气息。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我们共同的先祖李峻公便是在此出生,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他凭借个人努力,通过科举考试,过关斩将脱颖而出,成为岁贡生,最终因“学而优则仕”,被麟选为福建省长乐县正堂(县长),造福一方人民,他的荣光,值得子孙后人学习效仿。</h3> <h3>  通过查阅宣泮村李氏族谱和世系图,寻到了我先祖的嫡系脉络及辈分派别,确认了我白井村李氏始祖李珩(又名观隆)公为世熹(监生名)之四子,李峻(又名允夫)公之孙子也。</h3><h3> 远去的成追忆,未来的可期待。希望同宗同源的宣泮村、香栏村、白井村的李氏子孙,虽已“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但一样的血,一样的脉,在每个子孙后人的心脏里流淌激荡,在可期待的将来,同心同德,相互扶持,效仿先祖,努力为国为家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h3> <h3>  李峻公葬于宣泮村,立有石碑铭记,而其次子李世熹葬于何处,还未有果。</h3> <h3>  本石碑为李峻公之坟墓,立于道光二十六年,公历为1846年,距今(2019年)有173年,其中,1820年为道光元年。</h3><h3> 由于年代已久,石碑风化,部分字迹模糊,考据有待周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