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天台山镇在中国农村杂志社联合中央主要新闻单位举办“金龙鱼杯·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宣传推介活动”中,过精心策划和层层筛选、审核,天台山镇镇天台山村成功当选"2018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这也是天台山村第二次当选“全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村”。</h3> <h3> 天台山村位于邯郸市东部,距肥乡城区8公里。全村共有27个生产小组,1780户,7508人,常住人口1万余人,现有耕地11000余亩,人均收入从原来的不足千元增加到现在的1.4万元。全村党员141人。村两委干部9人,支部5人,村委5人,交叉任职1人。村内主导产业是“特色林果+中药材”种植、商贸物流和劳务输出。</h3> <h3> 天台山历史悠久,是千年古村。春秋战国时期,天台山村一带建有葛蘖城据《史记》记载,赵成侯与魏惠王曾在葛蘖城相会,商讨联合抗秦大计。《战国策》记载,赵武灵王与夫人吴娃、赵惠文王、赵国名相肥义、平原君赵胜等历史名人都把葛蘖城作为“养邑”之地,在此长期生活居住。《河北省县名考源》和肥乡旧县志亦有记载:战国时,赵国的相国肥义,其封地就在天台山一带。置县之前,天台山这一带就叫“肥乡”。战国时期赵国地图和《河北通志稿》记载魏黄初二年,将列人、邯沟等地并入肥乡,置县时取原名不变,称为肥乡县其治所就在天台山村的葛蘖城。同时,这里还诞生了伟大的医学家、炼丹家、道家鼻祖葛洪。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根据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应用发现青蒿素,使得干万疟疾患者得以根治,葛洪和屠呦呦成为天台山人津津乐道的话题。</h3> <h3> 砥砺奋进铸华章 继往开来启新程。勤劳朴实的天台山人,利用自己的双手,将天台山村旧貌变新颜。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1560万元,建设污水管网系统工程,将村内主要街道全部铺设污水管网,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水治理问题。将全村30余条街道全部推平,拓宽街道,硬化路面,现在的大型车可以通行到村内所有街道,铺设了路沿石、便道砖,安装了LED路灯并栽植了观赏树木,整个村庄面貌大改观。硬化田间路,方便群众耕作,为下一步土地流转工作奠定良好基础。</h3> <h3> 同时,全村建成文化广场、小游园、休闲长廊十多处,配置了健身器材、桌凳、棋牌等文娱设施,因地制宜打造靓丽节点。在中心广场安装超大LED电子屏幕,每晚广场聚集数百余人跳广场舞、看影视片。河北省文化厅“传统艺术进校园”活动和河北电视台大型文艺演出“乡村欢乐行”、“俺们村的春晚”等文艺下乡活动多次在天台山村进行演出,极大的丰富了村民文化娱乐生活。</h3> <h3> 天台山村将在区委、区政府,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全国重点镇”、“全国特色小镇”、“全国宜居小镇”、“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为依托,充分发扬老区人民优良传统,加快推进集贸综合市场、天台山新民居、天台寺、葛洪纪念馆和村东环路等项目建设,引进高效农业,发展葛洪养生产业,凝神聚力,真抓实干,奋力掀起建设肥沃之乡、打造美丽新城的新高潮, 争取打造全国“美丽乡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