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老货郎

齐帆齐

<h3>布—隆—咚,布-叮-咚,相信你听到这种特殊的鼓声,一定会会心一笑。那我问你,手摇拔浪鼓的老货郎,是否也是你的童年记忆呢?</h3><h3><br></h3><h3>还记得老货郎的吆喝声吗?“大姐姐,小妹妹,可要针啦,可要线,可要青布做鞋面”。</h3><h3><b><br></b></h3><h3><b>孩童时一听到布咚咚、布咚咚的拨浪鼓声由远而近时,我们一群小屁孩,都会纷纷放下手中玩得正起劲的泥巴、键子、跳绳之类的游戏。</b></h3><h3><br></h3><h3>总会赶在大人们的前面蜂涌似的跑过去,把老货郎的两个箱子团团围住,左瞧右看,东询西问,眼里恨不得伸出钩子。</h3><h3><br></h3><h3>不一会,大人们放下手中活计,围拢过来讨价还价买点生活必须的日用品。货郎担的到来,把本是平常静谧的小巷,一时闹得沸沸扬扬。</h3> <h3>老货郎是我们隔壁村子里的,记忆里他那时大约四五十岁,小小的个子,干瘦的面容。</h3><h3><br></h3><h3>他的右手据说因机器碰伤过,成为残疾,全靠左手活动支撑。他用扁担挑着两个大箩筐,箩筐的上面是一尺深的正方形的手工木箱子,上层是透明的玻璃,好方便让大家看或选择所要的物品。玻璃里红红绿绿,尽收眼底。</h3><h3><b><br></b></h3><h3><b>在我还是孩童的时候,觉得那货郎所挑的简直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要啥有啥,取之不尽。</b></h3><h3><br></h3><h3>有我们这群小孩子所喜欢的糖豆豆,有种叫:“牛屎糖”的很粘牙齿的黑色糖果、有宝塔糖、有口哨、弹珠、画片、气球、有大们们所要选的各类纽扣、梳子、发夹、棉线、针线、松紧带、顶针、牙膏、痱子粉、胭脂、火柴等等。物品真是种类繁多, 只要你能想得到的,需要的,他那儿都有。</h3><h3><b><br></b></h3><h3><b>它就像一个“移动商铺”,满足着人们的日常所需,给人们带来许多便捷,也给我们这些小屁孩带来了很多欢乐。</b></h3><h3><br></h3><h3>货郎穿街过户,直到前往另一个村庄,我们这群孩子依然要在后面跟很久很久,不肯散去。</h3> <h3>货郎担适应了那个闭塞而贫乏的年代,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为人们送来不起眼,但又是必不可少的小商品,他一天不来,便有许多人惦念。人们也会感恩于心,念一句“莫道双肩难负重,送货方便千万家”。</h3><h3><br></h3><h3>在农村交通不便,物资及娱乐项目都极度匮乏的孩童时期,老货郎的存在,带给我们太多的欢乐及念想,也丰富了我们的童年生活,给我们单调的生活注入一些亮光,让人时时怀想。</h3><h3><br></h3><h3><br></h3><h3>老人的挑着担子走村串户了多少年,行了多远的路。卖了多少货,洒了多少汗,尝遍人间多少艰辛,大约他自己也弄不清了,也无需在意了。</h3> <h3>箱盖暗红的油漆已经被风霜摧惨得斑斑驳驳,脱落了不少,像极了阅尽沧桑的老货郎那脸上的皱纹。感觉它和货郎挑已经融为一体,共同呼吸,共同老去,互相照应,有了生命相依的痕迹。</h3><h3><br></h3><h3>那个光溜溜的“拨浪鼓”,也伴随着他走过了无数春夏秋冬,如同他身上的零件,无法分离。</h3><h3><br></h3><h3><b>货郎,也算是一种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货郎也逐渐消失在岁月深处,不复再现。只有拨浪鼓的声音,和货郎的模样,还停留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深处。</b></h3><h3><br></h3><h3>常常不由自主地,一丝感念涌上心头,犹如午后的一缕风,犹如傍晚的一抹夕阳,犹如山村的一处炊烟,拨动着我们的心弦……</h3> <h3>作者,齐帆齐。安徽池州市作协会员,自媒体人,自由写作者。</h3><h3>掌阅、微博认证作者,新华网签约作家。多平台人气作者。</h3><h3>文章曾发《人民网》《哲思》《皖江在线》杂志报刊等。</h3><h3>新书即将上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