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消息!12月31日,汶马高速试通车!

<h3>汶马高速(汶川—桃坪、薛城—古尔沟、尽头寨—马尔康东)段将于2018年12月31日试通车。需要注意的是因部分路段还未建成,本次试通车将分三段通行。除狮子坪特长隧道及前后受影响路段和个别受地质灾害严重影响路段外,汶马高速公路建成通车105公里,实现阿坝州府驻地马尔康不通高速的历史。届时从成都出发3.5个小时就可以跑拢马尔康</h3> <h3>向阿坝人民展示:阿坝州交通的新篇章,阿坝州2019年崭新的开始!</h3> <h3>至此</h3><h3>阿坝州内无一寸高速的历史性困局,即将宣告结束。</h3> <h3>汶马高速公路路线全长172Km,起于阿坝州汶川县以南凤坪坝,接映汶高速公路止点,沿杂谷脑河上行,与G317平行布线,经克枯、龙溪、桃坪、通化、木卡、薛城、蒲溪、甘堡至理县,再经朴头、古尔沟、沙坝、夹壁、米亚罗过尽头寨,穿越鹧鸪山,沿梭磨河下行,经梭磨止于马尔康市卓克基。</h3><h3>全线共设置11处互通式立交通式立交(包括汶川枢纽互通,汶川克枯互通,理县桃坪互通,理县薛城互通,理县互通,朴头互通,理县古尔沟东(西)互通,理县米亚罗互通,尽头寨互通,马尔康梭磨互通,马尔康东互通)、4处服务区、3处停车区、双向4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h3> <h3>汶马高速试通车路段共105公里,</h3><h3>定于2018年12月31日22:00试通车。</h3><h3><br></h3> <h3>最重要的是</h3><h3>往马尔康方向的朋友</h3><h3>只需通过成灌、都汶高速连接汶马高速即可。汶马高速建成后将结束阿坝州内无高速公路的历史,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改善贫困区和藏区交通条件</h3><h3>促进贫困区和藏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h3> <h3>汶马高速公路试通车期间,仅限 7座及以下非营运车辆通行,禁止货运(含危化品车辆)和客运车辆驶入高速公路,试通车期间为半幅、双向通行,广大车主需注意行车安全,公安部《高速公路交通管制方法》规定:“正常情况下当行驶时速100km/小时行车同距为100米以上;行驶70km/小时行车车距为70米以上”。而在雪天、冰冻天、雨天、雾天、因路面较滑或视线不清,此时的跟车距离更应加大。不允许在高速公路上停车、掉头、超车,确保行车安全。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服从高速公路管理规定,做到文明行为,珍爱生命。<br></h3> <h3>让我们来看看汶马高速的最新全貌吧</h3><h3>这是试通车段的</h3><h3>马尔康方向</h3><h3><br></h3> <h3>四川省阿坝州州府所在地马尔康市卓克基镇西索民居地处国道317线和省道210线交汇处,与原卓克基镇隔河相望,现于红色博物馆隔河相望。海拔高2680米,距离马尔康县城7公里,距离成都省城336公里</h3> <h3>西索民居始建于清代是嘉绒藏族最典型的村落,西索是“哨兵”的意思。现今的西索民居在土司时期被称为卓克基“赶抢巴”,就是卓克基街的意思,当时居住此地的人多是卓克基土司的科巴也就是差人,当地还有商人和民间手工艺人,解放后将这里划为西索村一组,现在民居中的村民大多是原来土司差人、商人和民间手工艺者的后代。</h3> <h3>嘉绒藏族女人头帕是由嘉绒藏族服饰的演变与发展而来。嘉绒服饰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据考古资料分析,距今3000多年前,这里的先民已能用线孔很小的骨针缝制衣服,并且有了骨梳及装饰品。</h3> <h3>嘉绒锅庄的故乡-马尔康的人们能歌善舞、豪放开朗,这里的锅庄仍然保持着原生态民间文化活动特征,被舞学专家称为“嘉绒锅庄的故乡”,也被誉为“中国圈舞的活化石。</h3> <h3>白云奉献给蓝天,绿草奉献给大地。马尔康人民拿什么来奉献给您?</h3><h3>把洁白的哈达献给您。</h3> <h3>喜欢吗?我也喜欢,背上行囊,从脚下出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