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古法造纸,回味儿时的记忆

飞飞

<h3>听说龙胜山区还有古法造纸,一下子心血来潮,说走就走,只有一个目的,尽快地记录下来,更多的冲动,还是儿时的记忆,第一次见到造纸还是四十年前的勤工俭学,见过这种纯手工土法造纸,如今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所以,特别兴奋,无论路有多难险也得去用镜头记录下来,果不然,等我们拍摄完第二年那村子就一把火成为了记忆。今天,翻出箱底,纪录下这一既将消逝的行当。</h3><h3>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古法造纸”也叫“蔡伦造纸术”,据说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整套操作工艺包括伐竹、破竹、沤竹、蒸煮、碾篾、提浆、抄纸、压榨、烘晾等72道工序,与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载造纸法完全相同。在桂林龙胜至今还保存着“古法造纸”,据了解,这种造纸目前在全国都不多,它们顽强地生长在条件适宜的边远山区,像珍贵的活化石,携带着古老文化的丰富信息。</h3><h3> 龙胜“古法造纸”的产品,俗称包皮纸,原来用于店铺物品的包装,如到中药店买药,到南杂店买食品,就是用这种纸包装。再就是用于祭祀、传统节日期间的钱纸原料。随着社会的发展,包皮纸已基本退出简单的“包装”市场,而今主要应用于祭祀一类场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