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五个需要</h3> <h3>男女搭配干活不太累。</h3> <h3>不同年龄阶段。</h3> <h3>能干,及时,严格。</h3> <h3>一起走过许多地方。</h3> <h3>想起向李红护士长申请以“备胎”方式讲课,等待有人缺席。</h3> <h3>没有知晓度,那来影响力。</h3> <h3>论文的医护一体化,骨架+护理。</h3> <h3>省肿瘤医院护理部王国蓉老师。</h3> <h3>一体化。</h3> <h3>静疗。</h3> <h3>病房经理。</h3> <h3>药疗护士应该持“证”上岗</h3><h3>门诊病人是从药房小窗口接过药物,是药师完成这一过程,交待的话多,话少,也代表药师的把关。</h3><h3>住院病人的口服药,则是护士交到病人手里,无论是每天每次的摆放,还是整盒的发给,护士也对病人有交待,但是,这个交待,药师是否满意?当然,也要考虑,临床医生是否满意?</h3><h3>也许不可能完全由药师发放住院病人的口服药,也不可能让护士完全达到药师水平,但是,也许可以通过短期的管理者、药师、医师培训,把药师和医师的关注点,交待给护士,特别是心脑血管、肿瘤血液的专科药品,有可能产生严重毒副作用的药物,怎么交待给病人?护士交待到什么程度是正确的?什么时候应该说:这个问题,要问主管医生和药师了,把握尺度很重要。</h3><h3>陈江主任,曾经在南区给门诊护士讲解化验单解读,病人问起,护士不告诉不对,但是,以取代医生话语权的解读,是不对的,也是超越了应有的权限。</h3><h3>陈江主任说,有临床检验师,负责解读化验结果和保障环节质量,我想,护士是临床护理的基础职业,在注重专科性的同时,也要有一些倾向,比如懂些财务和社保从事记费方便些,如果懂一些“药理”,摆发药物更好。</h3><h3>护士摆发口服药品,给病人交待可能有两方面,一是服用方式,每天几次,饭前饭后,这在每个科差不多,暂时称为“普遍性”;二,每个科有特殊性,华法林抗凝治疗,必须根据凝血图的lNR值调整,而口服化疗药,除了观察可见的恶心呕吐外,还要嘱咐检查白细胞,白细胞降低,往往没有明显表现。</h3><h3>当然,一些药物,比如胰岛素笔的安装,硝酸甘油的折断,喷雾剂的使用也是要掌握的。</h3><h3>经过“院内”的几个学时的培训,药疗护士持“证”上岗,护士长满意,医生相对放心一些,药师的意愿也得到一部分的贯彻,当然,医疗质量也有提高。</h3><h3>临床药师全面“展开”,可能要十年以上,护士的几个学时培训,也不可能达到很高水平,让各方面满意,而且,尺度把握不好,也不行。</h3><h3>但是,护士摆发药品是既定事实,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是不对的,培训是必须的。</h3><h3><br></h3><h3>医药-医护-药疗护士:医护药终于在一起了。共同的目的应该是患者得到更多的获益!处于三个环节的不同部门,如果能够更好地协调运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更多需要的是协作。语言、药物、手术刀,这三种被誉为医生三宝的小伙伴,肿瘤学科因自身的特殊性,就是需要一个多学科的共同努力,我们医院有临床试验,有介入,有实力担当的外科。而药物这个小伙伴往往被我们在日常中忽视了,但他的作用很多时候又无可替代,所以医护药站在了一起!医生所开具的每一个医嘱,用药目的应该足够明确!也就是在患者诊断明确后,药师与护士能够意识到每一个医嘱的用药目的,而这个用药目的是使患者获益!即使大病医保能够报销一定的甚至大部分费用,我们的用药目的是去缓解甚至治愈,而不能利用医保去做一些文章使自己获益,那就有些狭隘了。基于能够明白每一条医嘱的目的,首先,医生必须亮出你的那把剑,锋利与否医嘱相关!在明确医嘱后,药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输注顺序等,更多的好像是属于药师的工作,当然也只是补充的作用,就这三点,想要做的出彩,药师可能也需要不少于十年的临床经验。护士老师们需要清楚配伍禁忌的背后的原因与机制,也同样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原因,他们的角色才是最重要的!就像质子泵抑制剂一样处于抑酸最下游,强度最强!这个时候可能药师需要更好地配合护士老师做好这一步。而患者的用药教育,可能在查房的那段相对过于集中的时间内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故临床药师可以分担医生的一些琐碎工作,当然前提是医嘱必须是依据充分,目的明确。出院带药用药教育,药师同样可以发挥一点小小的作用,至少在院期间的用药依从性方面可以做到更好。医药护,各部门老师把自己的注意力行更多地放在自己更擅长的领域,在循环中才会有更高的效率吧。从上周接到贾主任的指示后,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如果第一次坐在一起谈一下各自的想法,那么,我们药学可能最想看到的就是医生的亮剑,锋利与否,医嘱相关,我们药护希望可以看到医嘱后是个自己预想的用药目的一致。当然,这需要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我们医院也是规培基地,有些时候也都是规培医生在执行上级医生的命令,这个传达的过程应该也能得到保证,不至于出现偏倚。我也仅仅是站在一个刚刚上路的临床药师的身份提出我自己的一点想法,你们作为各学科的主任,贾主任,丁主任,还有王护士长,你们所站的位置更高,考虑的会更加周全,所以你们届时一定要做好提纲挈领的作用。又坐在去成都的火车上,目的很明确,就是去学习,希望回来后可以在临床上帮着医护做一点点的事情。</h3> <h3>优秀护士的“量化”。</h3>